電視劇《天道》,葉曉明劉冰馮世傑等人,命運早就註定

2019-10-22     段公子的劍


《天道》的書很薄,讀起來卻很厚。電視劇《天道》把書中人物的狹隘,一個個都具象化了。

電視劇《天道》,裡面透露出的,是狹隘的人性。

沒法改變的人性

《天道》的故事,從一開始,就決定了葉曉明,馮世傑,劉冰三個人的結局。

電視劇《天道》中,葉曉明,馮世傑,劉冰三個人頗具代表性。

瀕臨倒閉的音響店店主葉曉明;鬱郁不得志的修車店老闆馮世傑;蠅營狗苟的唱片店老闆劉冰。

是音樂把他們幾個不同身份,背景的人,串成串,連成了一線。

在這其中,葉曉明因為經營音響店,以他的店為據點,聚集了音響愛好者馮世傑跟劉冰。

簡單說,這幾個人就像是一個池塘里的鹹魚,「臭味相投」

如果丁元英沒有出現,等待他們幾個人的結果,葉曉明結束音響店,另做他想;馮世傑還是經營著自己的汽車裝潢店;劉冰,還是有一搭沒一搭地守著自己的唱片攤子,低賣高賣吃個差價,儘管餓不死,但也掙不到大錢。

丁元英的出現,就像給水井裡搭了一架梯子,給了他們機會,讓他們爬上來。

如果這三人,沒有被樂聖公司的一紙訴狀嚇到,而是跟格律詩公司一起同生死共命運,他們的結果,尤其是葉曉明跟劉冰,會比最後的結局要好的多。

葉曉明不會被無情的淘汰,劉冰不會走進死胡同跳樓自殺。

但是,就像鵬哥我文首說的,他們的本性,一開始就打著「借雞生蛋」的主意,利用丁元英的理念,思路;借著歐陽雪抵押來的資金(她不懂經營,只會開飯店),完成著自己創業的夢想。

丁元英幕後策劃,歐陽雪是甩手掌柜,他們仨人,勢必成為了格律詩公司的運營骨幹。

幾個人雖然投了幾個錢,但大頭都是歐陽雪的,就像丁元英歐陽雪說的,你的錢不進來,別指望他們投錢。

簡單說,這哥仨,打仗的時候就是搖旗吶喊的小弟,甭指望他們衝鋒陷陣。

如果說,格律詩公司的事情,一切都是按部就班,順風順水的話,哥幾個可能也就萬馬齊喑究可哀,占著公司的便宜,開著公司的寶馬,用著公司的資源,雇著自己的親人,直到公司不堪重負的倒閉。

可在丁元英計劃中的格律詩,就是一個劫富濟貧的角色,打定主意要從樂聖公司口裡奪食,勢必要跟樂聖產生衝突。

關鍵時刻,樂聖要告格律詩不正當競爭,用工成本低於正常值,要讓格律詩賠600萬。

這600萬,像是懸在葉曉明,劉冰,馮世傑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誰是有可能讓他們雞飛蛋打。

大難臨頭各自飛,哥仨先是攛掇歐陽雪跟他們一起去樂聖道歉,誰知道樂聖叫了媒體,勢必要把事情搞大,搞臭格律詩。

眼看眼樂聖氣勢洶洶的要滅了格律詩,總裁林雨峰信誓旦旦的要跟格律詩分個你我死活。

大船將傾,哥仨一合計,跳船,哪管東主(歐陽雪)的識貨,直接逼供,讓歐陽雪買回三人的股份,省得大家一起玩完。

關鍵時刻的表現,葉曉明帶頭,劉冰附和,馮世傑半推半就,在從樂聖公司回去的汽車上,葉曉明就急不可耐的要求退股。

歐陽雪早有預感,但也如同遭到雷擊,萬念俱灰。但出於對丁元英的盲目信任,出於大局觀,大氣的歐陽雪忍著遭到背叛的傷痛,爽快的讓會計拿錢,給三個人退了股。

最後,葉曉明的姿態是白玩了,認慫;劉冰無恥的依舊要待在公司,萬一公司勝訴了呢,自己就成了元老了;馮世傑矛盾的很,良心未泯,一直心存愧疚。

這三個人之所以見利就上,見危及就打退堂鼓,都是基於弱勢文化,從來都想著依附別人,而不會自己承擔責任,擴展疆土。

丁元英提出的強勢文化,是建立在人性弱點基礎上的,丁元英像是局外人, 上帝一樣的人,居高臨下俯視著芸芸眾生,葉馮劉的依附性,決定了他們的不忠誠,見利忘義,淺嘗輒止。

都說性格決定命運,他們三個人的成長曆程,生活軌跡,決定了他們身上的弱勢文化,決定了他們對強者的依附性。

都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性格不改,他們三個人依舊會掉進同一個坑裡。

你說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Ltxm9m0BMH2_cNUgLYm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