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孩子的正確打開方式:娃想不優秀都難

2021-04-06     淘媽育嬰

原標題:父母教育孩子的正確打開方式:娃想不優秀都難

文|淘媽

上次給孩子開家長會的時候,其中一位媽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媽媽說她家孩子很調皮,經常推、打小朋友,回到家也很鬧騰,注意力不集中,大人說的話聽不進去等等。然後,媽媽總結說孩子的問題很大。她曾和孩子爸爸溝通說該怎麼辦,爸爸輕描淡寫地來了一句「我們不會教,那就去幼兒園讓老師教。實在不行,請專家來教。」其他家長都表示接受不了,也理解不了這位爸爸的說法。是啊,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出現問題,父母應該反思自己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式,怎麼能把教育孩子的事交給老師甚至是專家呢?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有著重要的影響,想要教育好孩子,這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1. 尊重孩子的想法

生活中,有不少家長覺得孩子還小,所以很多事情都是自己替孩子安排。當孩子提出自己的想法後,以孩子不成熟為由拒絕了。這真的是很殘忍的一件事。

去年冬天我家娃說想要魔法棒,我在網上搜到了幾種,讓他自己選。孩子看對了一款,並告訴我買個紫色的。我聽後第一反應是「你確定要紫色而不是藍色?」孩子很肯定地告訴我,就是紫色。可能在我們成人眼裡,像紫色、粉色這些都是女孩專屬的顏色,男孩用的話不合適。但是這既然是孩子自己的選擇,我們為什麼不尊重孩子呢?孩子從3歲開始就有了自己的想法,想要擁有自己的選擇權和決定權。如果孩子提出的想法、要求是合理的、不傷害他人的話,家長就應該尊重。這樣孩子才會變得有主見,而不是按照他人的意願去生活。

2. 發現孩子的閃光點

很多家長都擅長發現別人家孩子的優點,說起自己孩子總是一無是處。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如果家長能發現孩子的閃光點,並且及時鼓勵孩子的話,會讓孩子充滿自信。比如有的孩子喜歡自己安靜地待在一個地方思考,有些父母看到就會說孩子太悶、不合群、不擅交際等等。事實上,孩子是在全神貫注地鑽研自己的事情,家長應該對孩子的這種表現給予讚揚「你能專注的做一件事,不被外界所打擾,真的很厲害。如果你一直能保持下去的話,相信你每件事都會做得很好。」有了父母的認可,孩子就會朝著那個方向努力,變得越來越好。

3. 降低對孩子的要求

有些父母嘴上說自己很佛系,對孩子沒有太高的期望,只要孩子開心快樂就行。但是當孩子上了一節英語課卻一個單詞都不會說的時候,父母又很著急,甚至責備孩子「怎麼這麼簡單的單詞說了好幾次還沒記住?」你看,這就是典型的知易行難。其實大多數的父母對孩子都是高期望,一旦孩子沒有達到自己預期的結果,就怪怨孩子。要知道,他們僅僅是幾歲的孩童而已,我們不能用大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所以在孩子做什麼事的時候,請先想想,如果是你的話,你能做到什麼程度。孩子能完成最好,完不成也要多鼓勵。

4. 敢於向孩子認錯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我們之前也有專門寫過。很多家長覺得父母就代表著權威,如果向孩子認錯道歉的話,就會失去在孩子心中的威信。殊不知,如果父母做錯了事情不認錯的話,反而會失去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威嚴。因為我們平時就是教育孩子做錯事情要認錯、道歉,但是我們自己帶頭破壞了這樣的規矩,孩子以後也難以守規矩。對孩子來講,威嚴並不是獨裁,父母的威嚴還是來自實事求是、堅守原則和分寸感。每個父母都有犯錯誤的時候,如果你在犯錯後能真誠的向孩子道歉,很容易獲得孩子的原諒,而且你在孩子心裡的形象更加高大了,孩子以後會更尊重父母。

淘媽說:教育孩子是一門大學問,想要教出一個優秀的孩子,父母也需要不斷用科學的育兒知識武裝自己。如果平時你也能用這些方法教育孩子的話,娃想不優秀都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LhNfxngBMMueE88vDh4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