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有趣鄭州第308篇原創文章
全文字數:2965
閱讀時間:7分鐘
每天10:10,多愛鄭州一點點
提起西郊的大型商場,消亡多年的商業大廈已經成為過去,如今的西郊商圈扛把子是錦藝城和中原萬達。
沒有別的了......吧?
你們居然都忘了夾在錦藝城和中原萬達之間的西元國際了嘛?太沒存在感了。
不過對於在附近生活多年的老鄭州來說,西元國際對面,汽車西站邊上的批發市場的存在感還更強,大概。
丨汽車西站幾十年來沒挪地兒,車站附近誕生批發市場似乎是慣例
批發市場,居然還在
有趣君在西郊土著老劉(說他老,其實也就三十出頭)的指點下,趕到汽車西站,去看看據說多年前西郊人愛逛的食品批發市場「遺址」。
到現場一看,哪裡是「遺址」了?人家批發市場明明開得好好的。
丨批發市場其中一個門,緊挨汽車站的進車口
把這個消息發給老劉,他回了句:「真的假的?居然還開著沒關!連我媽都多少年不去逛了,我以為早沒了。」
好一個連您母親大人都不去逛了,一句話就總結了這個市場如今的地位。
丨這個通向批發市場的路口多年變化不大
丨正在打盹的店家
進去市場,給朋友開了視頻通話,給他瞅瞅這個市場的現狀,他一陣大呼小叫「這兒跟我小時候逛的一模一樣哎,咋都不帶變樣的」。
老劉回憶起小時候跟家人來這裡批發各種吃穿用度的小東碎西:
家裡平時用的新華紙業的草紙、爺爺奶奶要喝的維維豆奶、姥姥姥爺經常用的紅燈牌痱子粉,還有逢年過節招待客人的瓜子果仁......
丨不同口味的瓜子和花花綠綠的糖果,過年的果盤標配
老劉小時候最喜歡和爸爸來這裡,想吃的零食能無上限購買,不過前提條件是回家前得全部吃完。
於是父子倆先搞定家裡母親大人責令必須購買的種種,買好後用一種帶彈性的皮繩捆在自行車後車座上,再去買他喜歡吃的零食。
丨周邊新開發的樓盤,配合招牌統一的批發市場有種荒誕感
買完收工回家,他坐在二八大槓前面,迎著風往嘴裡塞零食,要是到家前還有剩,就去吆喝小夥伴瓜分。
從批發市場到家的那一條路上,至今似乎都散發著親親蝦條和棒棒糖的香氣。
丨名為「飼料」的零食前,有一隻不吃「飼料」的狗狗
不過童年回憶再美好,在更具價格優勢的網購、品質更優良的大型超市競爭下,這種小型食品批發市場,還是漸漸落寞。
或許,這樣的市場不是被改變購物習慣的大爺大媽所拋棄,而是被時代遺忘了。
丨一家喜糖店門口的風車迎風轉動
批發市場,居然不只有吃的
這個批發市場並不是單純的食品批發市場,還有一部分是賣日用百貨和服裝的。
雖然服裝市場存在的時間遠沒有食品區長,但這裡居然也有老劉的童年回憶——他的第一條兒童泳褲就是在這裡買的。
丨服飾區入口處這家賣泳裝的,二十年前也是賣泳裝的
甚至他當年買泳褲的店鋪位置都沒有變化,只是不知道今天在這裡經營的店家是否還是二十多年前的同一人。
老劉當年在這裡買泳褲的經歷堪稱悲壯。
那時候大人對孩子的性別教育意識很淡漠,雖不至於神經大條到直接讓孩子脫了褲子試,不過也夠讓當時才七八歲的老劉尷尬的。
丨市場裡很寬敞乾淨
一個赤腳穿著涼鞋的小男孩,短褲外面套著一條泳褲,泳褲被短褲的皺褶塞得奇形怪狀壓根兒看不出來穿著效果,旁邊還有幾個阿姨對著男孩「品頭論足」。
太難受人了,真恨不得立刻衝出門離家出走。
丨很典型的中老年服裝審美...嗎
買泳褲的過程堪比受刑,好在之後的整個暑假,他都能泡在廠子所屬的游泳池,穿過氣味濃重的消毒池,穿上新買的泳褲,一頭扎進人滿為患的池子裡,那是屬於紡織廠子弟的夏天。
扯遠了,拉回來。
丨不知道多少孩子穿的第一件山寨名牌,就是出自這裡
這裡的服裝市場,審美仿佛停留在了二十年前,一度讓有趣君覺得是不是只有奶奶姥姥級的才會來逛。
還真不是。
丨奶奶閨蜜和老夫老妻是逛這裡的常客
老劉表示,他總算是知道初高中時,身上那些山寨版耐克阿迪的運動衣是從哪兒來的了——
想必就是他老媽從這個市場淘回去的,完全不顧他正值情竇初開、虛榮心高漲的年齡,盡給他穿LOGO顯眼的山寨名牌。
不用他講具體的故事,有趣君都嗅到了濃濃的辛酸淚氣息。
丨一個粗糙的小遊樂設施或許表示了,來這裡逛街的奶奶們也是帶娃一族
下午四五點鐘,市場裡客人稀少,偶爾能聽到客人和老闆討價還價的聲音,棚頂上的吊扇還不到轉動的季節,相熟的店主圍攏在太陽下嘮嗑。
或許,這樣的市場不是被時代遺忘了,而是時光在此靜止了。
丨這裡有好幾家開了多年的土產、文體店
西元國際廣場,居然才開了7年
批發市場的對面就是西元國際廣場,這座和錦藝城王府井於2012年前後腳開業的商場,卻走的是截然不同的路線,非常的——接地氣。
有趣君在華潤萬家的樓梯上下了兩趟,才確認商場的正門不在這裡,又在一層轉兩圈,才發現進入商場一樓的兩個門都不太大,是真的不好找。
丨西元外牆的廣告招牌,正門口掉字的蓮花雕塑
西元的地下一層直通地鐵,整個鄭州,地鐵上蓋商場的,除了它,也就正弘城了。
但跟正弘城比,無論是西元整個商場,還是地鐵口的商業街,都有種謎之土氣,著實浪費了這樣好的地理優勢。
丨位於地鐵口的西元「樂淘」步行街
進入商場後,既沒有老式商場的一眾化妝品專櫃,也不像新式商場那樣散發著不知名的香水味兒。
商場裡照明的燈光昏黃,雖然沒有那種破舊的陳腐氣,但也確實感覺不出來這居然是家開業才7年的商場。
丨正對著公元1號門和2號門的商場內部,非常接地氣
入駐的店鋪鮮少有「大品牌」,甚至兒童輔導培訓機構還占了不小的區域。
有趣君在四樓美食區溜了一圈,最後還是跑去一樓吃了肯德基,不是沒有好吃的,而是適合單人就餐的館子實在太少。
丨商場懸掛的最大廣告,居然是紙的時代小劇場
這方面,錦藝城和周圍林立的店鋪,品類豐富、選擇眾多,拉了西元十條街不止。
西元也不是沒在逼格上做掙扎,做了一個名為MO²的個性小店街,有點萬象城負一層9¾站台的意思。
丨西元摩登文藝的嘗試MO²
店鋪幾乎是清一色的手工作坊,有做捕夢網的、有做皮具的、有做沙畫的,看起來很美好,不過百分之90%的店鋪都是大門緊鎖狀態。
不過在西元三樓,確實有一家成功的文藝品牌——紙的時代書店。
丨紙的時代書店已然是西元的標誌了
從進入書店周邊的店鋪區域,仿佛就從20世紀一腳邁入了21世紀。
書店不太大,座椅設置出乎意料的多,不僅有長廊形的座椅,就連一些書架旁也設了一個四方的小座位可供讀者倚靠。
丨「噓~」這裡真的很安靜
書店的裝修設計算不上亮眼,但擱在西元,和其他店鋪對比已經是清流了。
人造的流水淌過正在閱讀、打盹、摳手機的人們,潺潺的水聲、沙沙的寫字聲,這裡的確是個非常適合看書、學習、休憩的好地方。
丨流水在側,很難不困
西元時代在接地氣的商鋪中找到了和錦藝城差異化經營的方式,而又運氣很好地擁有了紙的時代書店。
或許,時間是不會靜止的,只是把青春從一個地方流向了另一個地方。
丨書店外的奶茶店前,聚攏了一波可愛的學生
西郊≠過時舊城
對於生活在西郊的老鄭州人,重訪汽車西站旁的批發市場,是懷念一個已經逝去的時代。
而實際上,這個市場看起來不合時宜,卻以自己的方式存活了下來。
丨建設路和秦嶺路交叉口,原來也這麼「禿」嗎?
地理絕佳的西元國際廣場,在附近中原萬達和錦藝城的襯托下,顯得不尷不尬。
而實際上,這個商場看起來土不拉幾,卻以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共存的方式持續經營著。
丨書店旁的「藝言堂」
丨書店門口偶遇一隻貓
在建設路和秦嶺路交叉口,懷舊老城和探尋商業,放在這裡似乎都不適用。
就像鄭州這座城市,你可以用一種規範的、既定的標準,GDP數值、基礎設施建設、教育醫療設施等等,去衡量距一線城市的差距有多遠。
丨西元作為一家商場,有不少糟心的細節有礙觀感
但鄭州又是活的,有著不斷變遷的勃勃生機,不必用那些條條框框的標籤去定義老舊、發達、過時、新潮。
只要你喜歡,那就是最好的。
有趣君喜歡這個批發市場,喜歡西元國際,也超愛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