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在醫學上稱為"急性心肌梗死"。
是因為冠狀動脈持續性、急性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壞死;心梗的發病率、死亡率極高,若堵塞面積大,即使經過治療,也會嚴重影響患者今後的生活質量。
表現1、"撲克臉"
人的表情與面部肌肉的活動息息相關。
但當人體心臟出現異常,機能會把各個部位的耗氧量降到最少,導致面部肌肉活動異常,出現撲克臉的狀況。
表現2、異常牙疼
突然牙疼劇烈,疼痛位置不固定,吃藥也無法緩解。
要警惕是心梗要來,這一症狀在醫學上被稱為"心源性牙疼",除此之外,這种放射性疼痛還可能發生在胸前、後背、胳膊等部位。
表現3、山根異常
善根位於眼角間的鼻樑處,這個部位也是心臟在面部的反射區。
臨床上,有超過70%的心臟疾病患者的山根處出現了橫紋、斑塊與紅斑,建議一旦出現這一症狀,早做CT。
表現4、偏頭痛
突然頭痛嚴重,不僅是頭部的問題,也可能是心臟疾病引起的。
偏頭痛與心臟異常都與自主神經系統失衡有關,是心梗發生前血管痙攣,並發腦血管痙攣引起的。
第1類、大量吸煙者
吸煙不僅損害肺臟,也傷害心腦血管。
研究結果表明,吸煙產生的一氧化碳、尼古丁等有害物質易引起心肌缺氧,使血管痙攣,使血液粘稠度增加,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發展。
有調查結果顯示,吸煙者發生心臟疾病的風險是不吸煙者的3倍。
第2類、頻繁過度勞累者
這一現象常發生於中年男性。
過於疲勞、長時間的精神緊張,都容易使機體免疫異常、使抵抗力下降,內分泌紊亂,神經功能紊亂。
從而加重心臟負擔,增加心梗的發生幾率。
第3類、經常便秘者
臨床上,因為便秘而猝死的人不在少數。
長期便秘的人,在排便時會異常用力,腹壓的升高會使血壓也隨之升高,心率也會增加,使心臟壓力過大,增加急性心梗的發生率。
第4類、三高患者
高血壓患者,在受到突然的刺激,如情緒不穩、氣溫不穩等的刺激時,血管容易收縮異常,增加心梗的發生率;
而血脂升高,脂肪就容易在皮下組織沉積,血液中的脂類物質也會在血管內皮沉積,加速動脈粥樣硬化,若冠狀動脈完全堵塞,就會出現心肌壞死,也就是心梗。
此外,血脂升高,血管壁沉積的脂類物質易形成斑塊,若斑塊脫落,會形成血管,堵塞血管,誘發急性心梗。
第1件、補水分
缺水,血液的粘稠度就會升高,易形成血管,誘發心梗。
因此,睡前喝小半杯溫水,維持夜間睡眠排出的水分,早起喝一杯溫水,稀釋早起時粘稠的血液。
三餐之間也要注意補水,溫度要不涼不燙,喝水時注意少量、多次、慢飲。
第2件、補睡眠
熬夜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無異於家常便飯。
但是熬夜會大大增加心梗的發生幾率,熬夜時,人的交感神經非常薄弱,副交感神經很活躍,導致植物神經紊亂、心律失常、甚至誘發心梗。
而長期的熬夜,會使機體處於衰弱狀態,誘發急性心梗。
建議,23點之前進入深度睡眠,若不得不熬夜,最好不要超過2點,每晚保證7~8個小時的有效睡眠。
第3件、補運動
生命在於運動,運動是提升免疫力、增強體質的有效方式。
運動也有講究,建議大家謹記3個數:
"3":指30分鐘或者3公里,就是指每天運動的時間在30分鐘左右,或者運動的距離達到3公里。這一口訣適合慢跑、快走的方式。
"5":指一周運動的天數不少於5天。
"7":指運動時心率最好在"170減去自己年齡",如今年35歲,170-35=135,所以運動時的心率最好在13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