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種類型的爸爸,養出來的女兒長大容易遇上渣男,很可悲

2019-06-25   奶油媽媽育兒

現如今,重男輕女的情況越來越少,很多年輕爸爸都希望有了一個女兒,活潑可愛又討人喜歡,是自己的貼心小棉襖。但是很多爸爸對於女兒的「愛」,似乎走偏了道路,認為自己只需要負責工作賺錢,給孩子家庭提供好的生活環境,而教育孩子應該是媽媽做的事情。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並不然,媽媽的教育雖然也很優秀,但爸爸的教育也不能缺失。爸爸身上所具備的一些特質,是媽媽給予不了女兒的。尤其在擇偶觀與愛情上,爸爸沒有做好該做的,長大後女兒很容易遇上渣男。尤其這三種類型的爸爸,很可悲!

1. 只在物質上滿足女兒

老話常說「窮養兒,富養女」,所以很多爸爸覺得在物質上一定要富養女兒。這種想法其實並沒有什麼錯,但是一昧只在物質上滿足孩子,精神上卻缺乏關心的話,對孩子其實是一種危害。

高中的時候,同桌家裡條件不錯,基本上她想要的東西,她爸爸都儘量滿足。但是上大學之後,每天都是吃喝玩樂,交男朋友,兩年的時間換了五個男朋友。這些男友要麼是物質上不能滿足她,要麼就是渣男,但她仍舊樂此不疲。

爸爸只在物質上滿足女兒,女兒內心不清楚真正想要的另一半是什麼狀態。處於這樣一種迷茫的狀態,沒有明確的擇偶觀,將來婚姻也只會過得一塌糊塗。

2. 離異後,缺乏對女兒陪伴的爸爸

有一個朋友,父母在她上小學的時候就離異了。從小媽媽把她拉扯大,爸爸很少關心她,也就偶爾給些零花錢。因為內心缺乏父愛,她很希望自己將來的另一半是個貼心能給自己安全感的人。

上大學的時候,她談了一個男朋友,很是會花言巧語,在言語上呵護她。那個時候,她一度認為這就是自己要找的人。但其實她男友是個渣男,瞞著她還和別的女的不清不白。被發現後,男友幾句好話竟把她迷得神魂顛倒,最後她竟然選擇了「原諒」。

對於女孩的選擇,很多人可能不解。但正是因為從小內心缺乏父愛,所以渴望有個人給予言語和身心上的安慰。這些條件,渣男完美的都占據了。

3. 對女兒過於嚴厲的爸爸

老家伯伯是一個非常強勢的人,在女兒的教育上說一不二,面向不怒而威,連女兒同學都不敢往家裡去。

因為遺傳的原因,伯伯的女兒也是個急脾氣,小的時候伯伯威嚴尚在,能夠管著女兒。但是隨著女兒越來越大,性格也是越來越叛逆。高中的時候偷偷談了男朋友,有一次甚至徹夜未歸。伯伯氣的拿著皮帶狠狠打了一頓,但是女兒一點不低頭,直言就是打死也不會分手。

孩子的成長,爸爸的陪伴不容缺失,不管再忙也要抽出一點時間多關心孩子。在女兒教育上,不要搞得太僵硬,多溝通而不是說教。優秀的父親,女兒都是照著爸爸找另一半的。

我是奶油媽媽,每天分享科學育兒知識,關注我,讓你不打不罵教出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