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美食刷存在感的鄭州老街道,法院東街必須擁有姓名

2019-04-22     有趣鄭州




這是有趣鄭州第305篇原創文章

全文字數:2996

閱讀時間:6分鐘

每天10:10,多愛鄭州一點點

在鄭州,一條優秀的舊街應該具有幾個必要要素?

可往前數上好幾輩的歷史、陪伴一代人長大的美食老店、飽含煙火氣息的居民生活、外加一點小小的名氣,這些要素,法院東街全占了。

在這條「擁有兩幅面孔」的街道上,收穫的不僅是味蕾上的愉快,還有讓時間慢下來的市井生活之旅。


一家店帶火了整條街,宋老三蘇肉老店

說起法院東街,肯定有人流著哈喇子想到「高門台兒」原油肉,這碗原油肉是著名美食家蔡瀾老先生曾經來鄭州時都特意去品嘗過的,火爆得很。

宋老三蘇肉老店的「高門台兒」之稱由店的位置而得名,它坐落管城街和法院東街交叉口高高壘起的台子上。

| 新店位於管城街上




| 到了飯點時間,店裡人都坐不下

每到飯點那個高台的矮桌凳上總是坐滿了人,一口大鍋里三十年如一日地翻滾著濃郁鮮白的羊肉湯。它在法院東街西頭上空的寥寥炊煙,是無數老鄭州吃貨們的心頭牽掛。

管城街上的宋老三是前兩年開的,新店乾淨又寬敞,一到中午還是人滿為患,許多人端著碗還跑到老店高門台兒上「股堆」那吃。

| 坐在高門台上堂食的人


| 不少人在新店裡端著碗來高門台吃

招牌原油肉和小蘇肉稍貴,但實在,二十公分的碗直接先盛了半碗肉,撒點味精,最後倒羊肉高湯、撒上香菜,點綴著綠色的白湯上浮著油星,碗底的肉若隱若現,香氣撲鼻。

原油肉是五花羊肉,沒有腥膻、肥瘦相間,羊油放在嘴裡噴香撲鼻、肥而不膩。

| 鍋里翻滾著濃郁鮮香的羊肉湯


| 蘇肉筋道,原油肉肥而不膩


| 肥瘦相間毫無腥膻的羊肉


| 一頓讓人食慾大開的午餐

搭配這碗羊肉湯的最佳主食其實不是店裡的燒餅,而是高門台兒老店旁邊的「永舉燒餅店」的。燒餅外皮烤的焦黃,咬一口很筋道,五香餡鹹淡程度剛剛好。

店主自稱「高門台兒燒餅」,這也是一家將近二十年的老店了,現在的店主是從父親的手中接下這家店的,和宋老三的人也很熟稔。

| 從父親手中接下的夫妻店


| 烤至金黃剛剛好的燒餅

一碗湯喝完是可以免費續湯的,為了能全方位感受這碗高湯的不同美味,有趣君倒是有一個喝湯的順序可以分享一下:先喝原湯,原湯味道很淡卻保留著高湯最原始的鮮香,然後按照自己的口味加鹽,喝得差不多去續個湯,把燒餅掰碎了泡饃吃,最後加辣椒。

一流程吃完,滿嘴是油,肚子撐得鼓鼓的,這家口口相傳的三十年老店著實沒有讓有趣君失望而歸。


北大街西段,舊街小巷的模樣

法院東街在清朝之前,西段因為有科舉考試的考場因此叫貢院街,東段有座送子奶奶廟所以叫奶奶廟胡同。

解放後貢院消失,因為1953年鄭州市人民法院設在此地,因此整條路改名法院路,以管城街隔開,西邊是法院西街,東邊就是法院東街了。


| 一條處處充滿生活氣息的街道

而法院東街又被北大街中分開來,北大街西段的法院東街完美保留了鄭州市老城區的風貌:破舊的居民樓、小小的單元門,路邊亂七八糟拉扯的電線,頂著褪色招牌的路邊小店……

這些零售小店將附近居民的生活安排得妥妥帖帖,生活用品需要出門五分鐘就能解決。

| 百貨小店店長說,每天都有人拿著相機來拍這條街


| 這條街上許多類似這樣再簡樸不過的小店


| 坐在自家門口曬太陽,抽煙,觀察行人

對於住在這裡的人來說,整條街都是熟人,出門隨便站在一家店前,家長里短可以嘮個半下午。閒來無事坐在路邊曬太陽的老人,優哉游哉地觀察著每個路過的人。

路邊的小巷僅容得下兩三人通過,一些巷子裡還堆著雜物和自行車,更顯擁擠。

有趣君注意到一條巷子裡停放了很多小黃車,仔細一看全都上著私鎖,一個人若無其事地走過來開了鎖騎走了。


| 這條巷子裡許多被私占的共享單車

一條老街上,也少不了流浪散養的貓貓狗狗。這裡的貓貓狗狗生活得都非常愜意,在溫暖的陽光下懶洋洋地一起打盹。

巷子裡的狗,那真是正宗的中華田園犬,可以看家護院的那種,只要有奇怪的人接近立馬站起來狂吠,直到把人趕出巷子才慢悠悠地扭頭往回走。

| 把有趣君趕走後,翻著白眼一步三回頭地走了


| 可以在人前毫無顧忌露出肚皮的貓咪

巷子裡的昏暗和已經漚爛變形的木門宣告著它的歲月曆程,走進去可以聞到一股陳舊的氣息,有趣君甚至懷疑這裡是否還住著人。

在這段路上,還有一家鼎鼎大名的小黃樓燒餅,和宋老三一樣,也是三十年的老店。

店裡由一個年輕人一個老人一起打理,年輕人在後面擀麵,老人在前面烤,烤出來就扔在攤前,來買的人付錢自己拿。



| 這個燒餅和前面高門台燒餅非常像,但拿在手裡特別香

站在門前,那種焦香使剛吃飽的有趣君都想拼著命再來一個。

這裡是陳舊的、有血有肉、生動的生活場景,這裡擁有舊巷最原本、不加修飾的模樣,和已經被當成居民生活中一部分的老店,在周邊商場林立的情況下頑強生長著。


北大街東段,法院東街的第二幅面孔

沿著法院東街往東走,可以看到舊街的畫風逐漸改變。

街道慢慢變得乾淨規整,路的兩旁和中間被裝上圍欄,街邊店鋪的招牌也煥然一新,不再處處透出古舊,和鄭州現在大多數的小街道無差別。

| 整潔並加上隔欄的道路


| 敞開著家裡的大門,坐在路邊吃飯、掃地的居民

到了金城國貿和興達國貿這裡,滿目的高樓大廈和遠處人聲鼎沸的商場,和剛剛那個貓咪在路邊打滾的小巷仿佛是兩個地方。

這一段是美食的天堂,熱乾麵、大盤雞、黃燜雞、擀麵皮、水餃、涮鍋、老碗面……路邊的店鋪被小吃店占領,屋裡坐不下,屋外放上一兩張桌椅,人坐得滿滿當當。

小吃的種類豐富到每天換一家吃好幾個星期都不帶重複,對附近上班族的減肥大計來說著實是個威脅。

| 兩個寫字樓在法院東街的一南一北


| 其中一部分小吃店,每家都坐滿了人



| 金擀杖擀麵皮拌著噴香的辣椒油,和肥嫩的肉夾饃

衣著時尚的人也多了起來,在現代化的寫字樓下和排列整齊的共享單車旁,有趣君仿佛同時穿越了時間和空間,從三十年前的鄭州來到了2019年。

雖然普遍認為法院東街西起管城街,東到紫荊山路為止,但是實際上過了紫荊山路,大概還有200米長的一段也是法院東街的路段。

而紫荊山路把它攔腰折斷了,過去的話還要繞一圈,從新世界百貨的紅綠燈路口穿過。

| 在高樓聳立的東邊,哪還有西邊那煙火氣息的樣子

| 粉刷還未完成


| 粉刷好的牆顯得非常乾淨

有趣君在法院東街西段聽到有居民在討論,這裡什麼時候規劃,而過了紫荊山路口的這段顯然是已經被規划過的。

牆壁被粉刷得乾乾淨淨,還畫上插畫、掛上花籃,但矮矮的白牆,依然擋不住四十三中家屬院裡面舊樓斑駁的牆壁。

| 牆上還掛著非常別致的花籃


| 舊舊的樓從新牆的上方探出頭來


| 整面牆走文雅風,寒梅很美

從西走到東,從舊走到新的有趣君,仿佛參與和目睹了一場舊街的變化歷程。西邊靜謐的舊街還有東邊熱鬧的新街形成了一種巨大的反差。

如果以後東邊被規劃、改造如西邊一樣煥然一新,這裡的人會不會懷念那個親切而熟悉的煙火小巷?


時光淌過街巷見證故事老,泥車駛過舊鋪拆去今日新

在一座城市高樓大廈堆砌的城市,只有在這種老街巷才能看到最平凡的生活的樣子。

曾經有多少人在這條舊街中擁有過最美好的時光,也有多少從這條舊街中走出的人,帶著對這裡的泛黃回憶。

| 曾經,這裡也有一場盛大而熱烈的婚禮

也許就像一本書中的一句話:

「或許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條舊街,永永遠遠地處在小傷懷裡。不管你是到了曼谷還是巴黎,它總是每時每分都被夕陽染紅了天。」


圖片拍攝:CC

在此特別感謝攝影編輯CC的協助,把舊街拍的很有感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LOEhCGwBmyVoG_1Z1tt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