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鑄幣中,隨著機器的精度越來越高,極少出現瑕疵品,但是仍然會有一些瑕疵幣流出,最後成功入盒。
NGC對於這樣的瑕疵幣會特別註明「MINT ERROR」,即造幣廠錯誤。
今天帶大家看看,那些造幣廠流出來的瑕疵幣。
這個瑕疵,我們一般稱之為弱打幣,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幣,是因為在鑄造的過程中,壓印的機器力度過小,導致幣面的圖案非常淺,而大部分弱打幣,一般都會被銷毀,只有少量流出。
華盛頓25美分(弱打版)
而正常的華盛頓25美分,長這個樣子:
是不是立體感強很多呢?
鑄缺錯誤,指的是在壓印的時候,有異物跑到了幣胚上,在巨大的外力作用下,幣面就出現了缺一塊的狀態,比如說下面這枚南非硬幣,就是非常明顯的「鑄缺」錯誤,幣緣的「south」字母明顯少了一塊:
1982年南非克魯格金幣
而正常的版本長下面這樣:
偏離中心壓印,是在幣胚沒有固定好的時候,進行了壓印,導致幣胚只有一部分有圖案,看上去就像是硬幣多長出了一塊「肉」,下面這枚幣就是很典型的偏離中心:
1988年50美分(偏離中心)
而正常的一枚50美分硬幣長這樣:
當同時壓印兩個幣胚的時候,就會出現只有單面圖案的硬幣:
1975年香港20分
這個也是因為同時對兩個幣胚進行壓印造成的錯誤,當兩個幣胚被同時進行壓印的時候,其中一個幣胚就留下了另外一個幣胚的印記。
馬來西亞20仙 背面凹痕
印度2安娜斯 兩次壓印
這種瑕疵出現的幾率非常小,必須要幣胚在垂直的時候才有可能產生,垂直狀態下的幣胚被壓印後,產生的形狀也是千奇百怪,能夠從造幣廠中流出來的更是少之又少,如果你遇到了,一定不能錯過!
林肯一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