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實用!運動損傷如何自我判斷?急性損傷的處理原則要記牢

2019-09-16     脊柱特工

籃球世界盃西班牙已經創造歷史,中國男籃也已完成了本屆的賽事,作為FIBA改革後新周期的首屆籃球世界盃,終於落下了帷幕。


到目前為止,除了塔圖姆的腳踝崴傷之外,沒有出現嚴重的傷情。


但是籃球這項高對抗強度的運動,受傷風險是很高的,對應的急性受傷處理和後續康復也非常重要。

對於運動愛好者來說,出現運動損傷是很常見的。這個時候一定要積極地進行系統性的物理治療和運動康復才能重返賽場,預防再次損傷,而不是休息制動。

一、出現運動損傷,如何判斷受傷程度?


出現損傷的時候,能夠自我判斷受傷程度,從而選擇對應的治療手段是非常必要的。


(PS:我們去除極端特殊需要馬上120處理的狀況 :如開放性骨折 、頭撞擊地面、持續出血無法止血等。)


1、受傷後需要立即自我檢查,A級受傷部位是否可以主動活動?


  • 頭頸軀幹自我是否允許活動?
  • 上肢是否允許舉起來
  • 下肢是否允許站立

如果答案出現「否」,屬於A級,建議馬上去醫院處理;如果答案為「是」,則為B級或以下。


2、B級或以下損傷時則檢查,是否有明顯聽到自己身體發出任何響聲?


如果出現「是」,屬於B級,建議去醫院拍片找專業醫生處理,後續進行康復,如果答案為「否」則為C級。


3、檢查自己是否出現疼痛/腫脹並且程度無法忍受?


如果出現「是」,屬於C級,建議按照POLICE急性原則處理並停止比賽,後續需要康復並非靜養。


二、急性運動損傷處理 -- POLICE原則


最後再普及一下關於急性損傷的基本小常識 —— POLICE原則 。


我們在急性期(受傷後24小時內,或者24小時後局部紅腫熱痛仍有加重,一般不超過48小時。)時,都該遵守POLICE原則。


P-protect 保護,意在防止損傷進一步加重,減少受傷位置再次產生受傷可能性;


O L-optimal loading 即為適當負重,原則上建議急性損傷開始儘可能不負重,過了急性期(48-72小時)後逐步根據合適程度負重康復;


I-ice 即為冰敷,急性期內,建議冰敷每天2次,每次冰敷時間為15-20分鐘,冰敷採用冰水混合物效果最佳;


C- compression 即為加壓包紮 ,包紮可採用彈力繃帶進行,最簡單方式可用繞圈或「8字」包紮法固定關節;


E-elevation 即為抬高受傷肢體,讓其循環可以加強,減少腫脹。常見下肢腫脹提高大約30-45°,抬高時間大約20分鐘。


受傷無大小,有些運動損傷看起來很小,但是同樣不可忽視,耽誤治療不僅會影響運動表現,還可能加重損傷,造成更大的傷害!


希望每一位運動愛好者都有最佳的運動表現,如果有受傷請先分辨好嚴重程度,然後根據不同程度尋求醫生/物理治療師專業幫助。


脊柱特工專注於脊柱健康和運動損傷,我們有國家認證的專業物理治療師團隊,關於運動損傷防護及康復等健康問題,歡迎隨時聯繫我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LLSiOW0BJleJMoPMTK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