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興趣的重要性不可懷疑,但是對於應對考試來說,孩子的意志品質卻更重要。考試不能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只能從選拔的需求出發。而絕大多數學生很難對所有的考試科目都感興趣。不感興趣也要學下去,還要學好,這就只好靠意志了。
我們會發現,那些考上重點中學和重點大學的學生,差不多都是在學習方面意志比較堅強的學生,他們能忍耐,能堅持,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去做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情。反之,小編見過很多學生,十分聰明,學習成績卻不佳,或者嚴重偏科,他們的問題往往出在意志上。他們怕苦,他們任性,而怕苦和任性是意志薄弱的典型表現。
如今孩子的意志品質總體情況令人擔憂。這首先是家庭教育失誤造成的。對獨生子女生活方面的溺愛和遷就,勢必助長他們的任性和怕苦。過度保護和包辦代替嚴重妨礙孩子意志品質的提高,因為意志本質上是自己管住自己,父母管得太多,他就沒有機會學習自己管住自己了。父母對孩子學習上的過高要求也破壞孩子意志,因為意志品質只能在壓力較大而不算太大的情境中才能提高,壓力過大會導致放棄,意志無法發揮作用。
為此,小編建議父母把培養孩子意志品質作為一項極重要的任務,認真抓好。
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父母絕不要插手,更不能包辦。若一時搞不清孩子能不能做到,應該讓他先試一試,父母再決定幫不幫、幫到什麼程度。要想使孩子意志堅強,父母自己要先做一個理智的人、能保證自己的"愛心"不泛濫的人。
對孩子的不合理要求,父母必須學會拒絕,否則就是在鼓勵孩子放縱感情。在這方面上,父母們要互相通氣,保持一致,以免讓孩子鑽了空子。
對孩子的合理要求,只要情況允許,最好也不要立刻滿足他,要讓他等待一些時日,讓他學會忍耐。要磨孩子的性子,磨掉他的脾氣,使他變得更有彈性,更有耐心,這對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學習是慢功,不能一蹴而就。
當孩子遇到確實解決不了的學習問題時,父母不要硬逼他完成什麼指標,要"撤退"。"撤退"不等於"敗退","撤退"之後要想辦法找內行的人看看孩子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加以解決。明知打不勝的仗硬是要打,這很容易摧毀孩子的意志。
培養堅持性本身就需要父母有堅持性,不能急於求成。也不要講什麼大道理。培養意志靠的是行動,而不是說教。
總而言之,能否培養孩子毅力,這是對父母的教育藝術考驗,更是對父母的毅力考驗。意志堅強的父母才能培養出有毅力的孩子。
圖: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我刪掉。 我是智慧伴你一生。喜歡我的作品的話,請關注我吧!為您提供優質的育兒知識,如有育兒方面的疑問或困惑,請私信我,我會及時回復,希望我的一些建議,能幫到作為父母的您們,您們的育兒之路有我相伴。感謝您的閱讀,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