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情漂亮的「賣參女孩」主動加微信,且對方「身世可憐」「際遇悲慘」,不想卻是詐騙團伙的陷阱。日前,江蘇省無錫市新吳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一起利用微信設局實施電信網絡詐騙案件一審宣判,被告人鍾某某、向某某等13名詐騙團伙成員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至一年二個月不等刑罰,均並處罰金。
網遇意外之喜
2019年6月,江蘇無錫的岳先生在網上遇到一名叫小葉的吉林女孩,因弄錯號碼加了其微信,後岳先生在朋友圈看到小葉的照片是一個清純漂亮的女孩,就與其攀談了起來,每日在微信上噓寒問暖。
聊天中,小葉表示由於遭遇職場潛規則辭職回了老家,和長白山的舅舅一起挖人參。同時,由於家境貧寒,父親早逝,母親生病,家中債務累累,被債主逼債,現在還缺18000元,希望岳先生能夠借錢救急。隨後,岳先生毫不猶豫轉帳。三周後,小葉又以母親生病為由,向岳先生借款3萬元。不曾想,轉帳之後,岳先生微信就被拉黑,察覺可能被騙,岳先生遂向公安機關報案。
無獨有偶。浙江的沈先生在微信上認識了吉林女孩小高也是因為潛規則辭職回老家,跟著舅舅挖人參,因借錢還不上還被村霸逼婚。小高為還債在藥店售賣人參,但因缺口太大希望沈先生能幫一把。由於憐憫小高身世可憐,沈先生直接轉帳5000元。後小高先後以「母親生病住院」「自己付房租買衣服買包」「幫助和暗戀的男同學劃清界限」等理由向其索要錢款,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裡,沈先生向小高轉帳11.6萬餘元。
設局偽裝「賣參小妹」
接到岳先生的報案後,公安機關立案偵查,確定相關作案人員。2019年8月14日,在廣東省廣州市、河源市分別抓獲犯罪嫌疑人鍾某某、李某某、向某某等人。
公安機關查明,2018年,楊某達、楊某歡(均另案處理)設立廣州某科技有限公司,通過整合、編制「話術」,招聘員工冒充女性實施交友詐騙活動。團伙實行公司化運營,由公司向員工提供手機和微信號,對員工進行培訓,傳達發展客戶統一話術,後業務組長、業務員假冒女性身份通過微信添加男性被害人為好友,騙取被害人信任,在雙方感情加深後向被害人提出「村霸逼婚」「退還彩禮」「家人生病」「賣人參」「買機票」等困難事由,要求被害人微信轉帳、發紅包,騙取財物。2019年3月至8月間,通過上述手段詐騙錢款共計587000餘元。
據辦案檢察官介紹,該團伙大部分是 「95後」青年男性成員,甚至不乏「00後」未成年人。業務員沒有底薪,按詐騙業績拿20%—30%的提成。為了增加可信度,少數女性成員還要負責與一眾被害人打電話、語音聊天,並從中收取1%—2%的好處費。
詐騙手段主要有兩種:一是利用被害人的同情心理或是想要與虛構的女性身份確立戀愛關係的心理,與被害人曖昧,索要禮物紅包;二是打造「賣參小妹」人設,以1000元—3000元不等的價格向被害人「銷售人參」。實際上,所謂的人參均為劣等品質,成本僅為幾十元錢。
檢察官提醒:
網上交友警惕「粉紅陷阱」
「從生活瑣事到失戀等心情分享,最後過渡到希望你幫忙買人參。本以為愛情來了,結果滿滿都是套路。與『賣茶女』『賣酒女』詐騙類似,『人參女』也是一種新型網絡交友類詐騙案件。」 承辦本案的無錫市新吳區檢察院溫瑤檢察官介紹。
檢察官發現,「人參女」詐騙的話術流程通常有以下五個步驟:
第一步
「潛規則」
利用工作微信和被害人閒聊家常,告訴對方自己是一個在廣州工作的東北女孩,閒聊三天後告訴對方自己遭遇老闆潛規則,由於不從被公司辭退,塑造潔身自好形象。
第二步
「醒酒」
告訴對方自己當天因被辭退心情糟糕,一個人在宿舍喝悶酒,在廣州待不下去了,準備坐飛機回老家,博得對方同情。
第三步
「在老家」
持續三天左右,與對方聊在老家生活,在朋友圈發老家定位、風景照、和「舅舅」挖人參照片等,為後續做鋪墊。
第四步
「提親」
告訴對方自己的母親由於去年生病向「村霸」借款9萬元,現「村霸」家裡認為這筆錢是給女方的彩禮錢上門提親,女方不願意,「村霸」上門鬧事。
第五步
「走爆點」
即「村霸」家要求女方三天內退還9萬元,但女方家境貧困無力還錢,無奈四處借錢受盡冷眼,準備賤賣「舅舅」家的人參湊錢還債。悲慘的身世進一步激起對方的同情心,再趁機提出借款或讓對方購買人參。
整個騙術流程走下來少則一月,多則兩個月。「爆點」走完後被害人被拉入黑名單,少數有錢且對「人參女」充滿信任的被害人,則會繼續被以「母親舊病復發」等為由進行詐騙。
近年來,利用網絡社交軟體進行詐騙的案件層出不窮,詐騙花樣繁多,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在大力打擊網絡詐騙違法犯罪行為的同時,我們還應注意到,被告人大多是『95後』『00後』,剛剛走上社會就面臨牢獄之災,尤為令人痛心。他們社會經驗不足,辨別是非能力不強,必須強化學校法制教育,提高防範風險能力。」新吳區檢察院副檢察長徐子良介紹,「同時,也提醒廣大網友在網絡交友多加謹慎,尤其要警惕涉及經濟往來的陌生網友。要知道『粉紅陷阱』的背後,犯罪分子盯上的是你的錢包。」
來源:法制網、無錫市高新區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