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葬是指辦理喪事讓死者有歸宿,生者有悼念的一系列儀式,喪葬也是一種文化,如今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隨著社會的發展、文明的進步,喪葬形式也在不斷的變化。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喪葬的文化怎麼變,有些規矩是一直不變的,從始至終都是如此,即便是現在,很多農村地區依舊是遵守那些規矩。
現如今火葬普及,如果有人見過土葬,一定知道在整個喪葬的過程中有許多的規矩,當然地區不同喪葬規矩也是有所不同的。
自古以來都講究死者為大,所以生者會儘可能的給死者一個完美的葬禮,讓其風風光光的離開人世,這是人類特有的一種感情。
雖說各地的喪葬習俗略有不同,但是也有不少規矩是全國通用的,並且自古以來都是如此,比如說在出殯的路上棺材絕對不能落地。
這個規矩自古有之,嘉慶皇帝突然暴斃在外,需要將其運往其陵墓下葬,這一路上便用了上萬個人,每到一地便換人抬棺,確保棺材迅速運到目的地,並且還不落地。
不僅是皇帝講究這個,普通人家同樣如此,一般來說墓地都離住的地方有一段距離,主家非常擔心抬棺人不小心將棺材碰到地,因為這個原因主家會對抬棺材的人非常好。
有人會拿著凳子跟在後面,如果有人體力不支,那就趕緊拿凳子過去墊著,總之就是不能讓棺材碰到地上,抬棺的人也怕棺材落地,害怕觸霉頭。
在出殯的過程中有這樣一個規矩,如果棺材不小心落地了,那麼這就代表死者想要葬在這,不小心落地的地方有可能是大馬路上,總不能將死者葬在那裡。
如果繼續抬起來走的話,很容易觸霉頭,古人對此深信不疑,沒人會去惹這個麻煩,所以沒人敢拿這事當兒戲,尤其是抬棺人。
話說回來,有些人的墓地在山上,山路不好走,稍不注意棺材碰到地其實非常正常,那麼如果棺材不小心落地了又該怎麼辦呢?
落地的幾率並不是沒有,尤其是在山路上,稍有不慎都能碰到地,總不能真的將逝者就地埋葬,所以古人也留下了化解的辦法,
古人留的破解方法也非常簡單,那就是在棺材落地的地方抓一把土,逝者的後人對著棺材念叨一番,然後將土放在棺材上,便可以抬棺繼續。
這是一種通俗的做法,有老人說這把土是為了將死者的靈魂撿起來,讓他回到棺材中,繼續跟著棺材去自己的葬地。
也有些地區一旦發生這樣的事,便不能輕易起棺,需要請專門的人來做法,按照他們的說法,那就是將死者說通了才能繼續上路,否則會招來禍患。
現如今則沒有那麼多的說法了,當然以上說法也並不絕對,因為中國地大物博,各個地方的風俗不同也是正常的。總的來說,古時候的這些風俗可以繼承,但是迷信的思想萬萬不可繼承,了解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