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黎貢南齋公房22公里徒步紀實

2021-03-05     野去自然旅行

原標題:高黎貢南齋公房22公里徒步紀實

去年我紮根騰衝,成了半個騰衝人。也被野去客人戲稱為「騰衝旅遊協會會長」。在此期間,去騰衝的母親山高黎貢無數次,把自然公園、林家鋪、熱帶雨林谷等高黎貢徒步路線都走遍了。

但在我心目中,還有一個必走的徒步:南齋公房,才算真正徒步高黎貢。終於在銀杏季接近尾聲的時候,找到機會實現心愿。

這條徒步路線,具有三重重大意義:

第一:高黎貢是世界自然遺產,世界物種基因庫,有豐富的自然動植物資源。用嚮導老楊的話說,隨便一屁股坐下去,就是三種草藥。桫欏、黃心樹、鐵杉等第四冰川時代的古樹種,幾百年的參天大樹聳立在山林。行走在山林中,在嚮導的指導下,可以看到很多植物和鳥。運氣好還可能看到巨松鼠,獼猴等動物。如果是在春季徒步,還有杜鵑花、鳶尾花等盛開的場景。

第二:南齋公房是南方古絲綢之路的一部分,也被稱為「蜀身(yuan)毒道」(身毒-古印度的別譯)。這條早於張騫絲綢之路的南方古代貿易道路,從成都出發,經過大理保山,翻越高黎貢,到達騰衝,之後就進入緬甸,印度。馬幫文化也由此而來。

在歷史上北齋公房、南齋公房和紅木樹道曾是南方古絲綢之路保山至騰衝的三條古道。北齋公房所屬區域,目前已經被劃為高黎貢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普通遊客無法前往。而且北齋公房的距離更長,一天無法完成。南齋公房公里數適中,難度適中,一天可以翻越,非常適合遊客徒步。走在這條當年馬幫運送貨物的路上,沿路各個點包含了馬幫的文化和故事。很多的石板,都還是原來的路。

第三:高黎貢是滇緬抗戰的戰場之一。滇緬抗戰是抗日戰爭的西南主戰場,在騰衝的滇緬抗戰紀念館可以了解到完整內容。而在高黎貢,尤其是南齋公房,是當年真正的戰場。七十多年前,遠征軍二十集團軍五十四軍198師曾在這條古道上與日本鬼子浴血奮戰,奮勇頑強的抵抗日本的侵略。至今還能看到戰壕,碉堡等遺蹟。

因此,南齋公房儘管難度不大,一天的短程徒步,但值得驢友放在國內的徒步清單里。萬年的地質,千年的古道,百年的抗戰,都濃縮在一條古道上。

我在徒步過程中,從嚮導老楊這裡得知。南齋公房,不是南齋-公房,而是南-齋公-房。齋公,是吃素,但未出家,單身的中老年男性。在馬幫時代,他們在山頂的地方修了房子,為往來的馬幫隊伍提供食物和住宿。

現在的南齋公房徒步路線,是從舊街出發,一直到騰衝的林家鋪,全程22公里。無需在南齋公房過夜。

早上7點半,我和小夥伴以及嚮導老楊在夜色中坐車到舊街。老楊先指了桫欏給我們,後面因為海拔的關係,就沒有桫欏了。

8點到達舊街。從這裡開始,沿路都會有指示牌,路線圖,海拔說明。很方便的知道走了多少,還有多少。以及,如果長時間沒有看到下一個牌子,那就說明你走錯了。

開始徒步之前,在舊街看了完整的高黎貢日出。仿佛是獲取了朝陽的力量,我拔腿就走。以至於老楊一路說我走的太猛了,悠著點。

整個南齋公房路線,前14公里是上坡,後8公里是下坡。所以我自然就有疑惑,幹嘛不能林家鋪出發,舊街出來呢?這樣不就更輕鬆麼?但老楊表示,南齋公房是向馬幫致敬,重走古絲綢之路,所以需要跟他們的方向一致。

進山之前,再拜一下山神,簡單放一根木頭。畢竟這座山留下了很多馬幫人和抗日烈士,向他們表示敬意。

一路往上,沿著馬幫留下的石板路,沒有太多難度。經過的點還有馬幫故事可以看。

有個點叫崗房,在下坡段還有同樣一個崗房。在馬幫時代,運送物資會半路遇到劫匪。於是,大的幫派在山裡設點,收保護費,保證馬幫安全。當馬幫到達這頭的崗房,他們護送到山脊,鳴槍通知對面崗房的人來接應。確保馬幫安全走過山路。

行走在山間,負氧離子很高,心情愉悅,步伐輕鬆。

路邊有個當年的驛站。

中午走過一個小的古代拱橋永定橋,到溪流邊用午餐。一日的輕裝徒步,不需要帶太多東西,就一個午飯。嚮導老楊賢惠的老婆靈芝,給我們準備了營養健康又環保的午餐。有玉米粑粑,雞蛋,牛肉,香蕉這些。沿途喝點胺基酸,吃一根士力架,一天的能量也就夠了。而且沒有產生很多的垃圾。

這一段的石板路,是當年馬幫走的路,原汁原味,沒有修葺。電視台的採訪也是選取這段來拍。

除了桫欏,沿途看到了黃心樹、鐵杉。這些證明高黎貢作為橫斷山脈的一部分,在第四紀冰川時代開始見證歷史。幾百年下來,長勢喜人啊。

這段被稱作死亡谷的路相當震撼。按理說,就算雨水經年累月沖刷馬幫走過的路,也就頂多一條溝而已。但這已經是兩面牆了。老楊解釋,這是當年抗戰時期,日本人挖的。通過挖這樣的牆,他們一個人,甚至是一個殘疾人,可以抵擋幾十甚至上百個遠征軍。以至於這條溝當年是堆滿了白骨,被稱為死亡谷。但憑著遠征軍的英勇,最終還是奪回了高黎貢。

走到山頂,濃密的樹林漸漸開始豁然開朗。

原來古代人和我們一樣,也是會走累,也是需要鼓勵的呀。

中午衝到山頂南齋公房。迎接我的居然是好幾隻松鼠,因為這裡有吃的。這裡現在也是可以提供住宿的,但條件太簡單,加上路程不長,我覺得沒有必要。

在這裡可以360度看周圍的群山,一覽眾山小的氣勢。

南齋公房旁邊的簡易房,牆壁上掛著一些塑料袋。老楊介紹,這是一個傳統。可以把一些食物掛在上面,留給後面的人吃。但最好留不容易壞的。

通過山頂之後,就是雪沖埡口。聽聽名字就夠嚇人了。在天氣不好的時候,據說是可能下雪或者刮大風。不過我們當天天氣真的太好了,溫度也適宜,所以沒有「雪沖」的感受,就一件軟殼從容下山(大部分路段我只穿一件短袖T恤)。

從這裡可以眺望遠處的騰衝。下山的路反而收窄,加上體力消耗,覺得走起來比上坡還要吃力一點。很佩服被譽為山地之舟的當地馬匹,馱著重物,要在這樣的路上走很久。作為馬幫更不容易,馬是用來馱貨物的,人是跟著走,不能騎馬。

這裡看到一個抗戰用的碉堡。

崗房真的有用,瞧,這裡有個強盜房。

這一天的光線都很好。

回頭望我翻過的山脊。

晚上6點,走出終點林家鋪。從早上8點開始,共計10個小時。其中在山頂拍攝和擼狗花費了近2個小時。從舊街的1900米開始,最高到達3175米,隨後回到2180米的林家鋪。完成22公里的徒步。

感謝嚮導老楊!感謝同行小夥伴陳飛人!

回到和順古鎮,吃完晚飯,直接衝到熱海去泡了個硫磺溫泉。後面兩天又接連在騰衝泡了兩次溫泉。結果就是,完全沒有酸痛感,是徒步感受最好的一次。

分享幾個南齋公房徒步小貼士:

1.需要提前辦理進山證,費用免費。

2.南齋公房最高點3175米,不會有高反。

3.山上可能有各種蟲、蛇等,不要隨便坐石頭,推薦穿雪套。

4.最好在旱季徒步。下雨本身增加徒步難度,並且雨季會有螞蟥、蜱蟲等。

5.旱季徒步,需要注意防火。不可以在徒步中抽煙,也不要生火。

6.沿路有指示牌,但也有一兩個岔路,最好是有嚮導帶領走。除了指路,還能沿途講解動植物和背景故事。

7.一日徒步,輕裝即可。隨身的午飯,兩瓶水,能量棒就行了。不建議帶自熱米飯等對環境影響大的食物。

8.建議使用1-2根登山杖,以及髕骨帶。

9.根據天氣配衣服,整體不冷。但鞋子一定要穿登山徒步鞋。

10.建議帶上頭燈。如果走的較慢,很可能最後一段已經天黑。

11.沿途部分信號充足,部分地方無信號。

12.所有產生的垃圾全部帶出。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帶一些前人的垃圾出來。

13.事先約好接的車輛在林家鋪等。否則從終點到最近的鎮還有很長距離。

14.強烈建議徒步結束後,去騰衝泡溫泉解乏,效果非常好。

目前春季正值高黎貢徒步的最佳季節,歡迎跟著我一起徒步南齋公房。想輕鬆一點的話,強烈推薦熱帶雨林谷的徒步路線。最北維度的熱帶雨林,最美的野溫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KmmMAXgB9EJ7ZLmJsMO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