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起
濟南市歷山路整修工程全面開工
主要對道路沿線的道路病害進行維修整治
目前,快車道已開始攤鋪瀝青
這是歷山路建成13年後首次大規模整修
工程將於11月中旬全部完工。
本次歷山路實施道路整修,工程範圍南起經十路,北至北園大街,全長4.75公里,主要整治內容包括對道路沿線的道路病害進行維修整治,提升檢查井及雨水口、機動車道整體罩面、路緣石更換、人行道花磚修補及道路標線施劃等,同步進行路燈、燃氣配套管線建設。工程計劃於11月中旬全部完工,目前正在進行解放路以北快車道瀝青攤鋪工作。
歷山路是位於濟南市主城區東部一條南北向幹道,於2007年建設投入使用,至今已經運營了13年,受瀝青性能老化等影響,加之交通量大、BRT等車輛多且集中的運行環境下,道路設施持續處於「超負荷」運轉狀態,大量道路病害集中凸顯。
歷山路作為一條重要的城市主幹道,承擔著較多的道路交通壓力,白天車流量較大,裝修道路會不會給市民出行帶來影響呢?
記者了解到,為最大程度地降低施工帶來的交通影響, 本著「少占一米是一米,少封一天是一天」的原則,大量施工工作將在夜間進行,夜間十點交通壓力較小後,封閉部分車道進行施工,進行路面沉陷區域處理,檢查井、雨水斗加固,白天全線施工不封閉交通,不影響市民正常出行。
記者在濟南市歷山路與花園路交叉口看到,多輛大型機械停靠在路邊,「大型機械白天在路旁待命,晚上進入工作現場,減少機械運轉時間,提高施工速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為儘快完成道路更新,項目加大人員及機械投入,現場施工人員最多時可達400人,各類施工機械70餘輛,為進一步縮短工期,下一步將繼續增加人員投入,加班加點、各司其職,在夜晚十點後有限的時間加速施工。
本次工程採用路面就地熱再生技術,實現原路面100%循環再利用。施工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本次工程的一大施工亮點就是採用路面就地熱再生技術,就地熱再生技術,主要是通過先加熱路面、再耙松路面、添加再生劑和少量瀝青混合料,接著攤鋪碾壓,實現原路面瀝青混合料的100%循環再利用。
據了解,這一技術採用了被國家交通部鑑定為「國際領先」的就地熱再生技術,施工時大型設備「一」字排開,像一列勻速行駛的列車緩緩向前行進,舊路吃進去,新路就吐出來了。
歷山路的路面整修將有效提升周邊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環境,方便周邊社區的居民出行。本項目完成後,將提高交通功能服務水平,提升交通效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KaTQ2G0BMH2_cNUgAS7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