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財政改革的深入和完善,建立現代財政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已經成為財政改革的重要方向。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建立事業單位法人治理結構,已經成為單位開展管理會計工作的內在要求。經得起審計檢查、順利履行受託責任成為單位開展管理會計工作的外部需求。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基於中國管理情境的管理會計問題就是學術界研究的熱點。國情不同,不能生搬硬套國外管理會計的理念,樹立「研究問題的本土化,研究方法和研究範式的國際化」的理念。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體制決定了國有企業、行政事業單位應用管理會計的主導地位。行政事業單位為更好的履行受託責任,不斷提高預算執行質量,就必須站在國家治理的高度重視和發展管理會計工作。
通過各級財政、學術界及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會計人員的共同努力,構建中國特色的管理會計制度體系。將政府需求導向和市場導向相結合,形成《管理會計基本指引》、《管理會計實務指南》。同時強化理論創新和應用轉化,更好地引領和指導管理會計實踐應用。
「不會炒菜的會計不是好老公」,同樣「 業務+ 財務」的融合模式為財務人員的發展提供了無限可能。這種融合的前提是財務人員必須懂業務,這給財務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政事業財務人員要積極參與到單位的未來規劃和戰略決策,制定單位層面的管理制度和措施。
一個單位要成功實施管理會計,其首要環節是合理規劃,制定遠景及近期具有可操作性的戰略目標。行政事業單位既要借鑑企業成本領先、差異化和目標集聚戰略,也要根據國家戰略需求、行業的現實需求和自身實力,科學合理定位單位發展目標和規劃。管理會計人員主動介入到經濟業務的全過程管理,由事後被動式反應的工作模式向事先主動式的工作模式轉變;同時發揮專業核算優勢,通過信息化手段進行流程規範、流程優化,節約財務本身的服務成本,實現會計信息的高效處理。
管理會計源於實踐,重在應用。相比企業而言,行政事業單位受管理環境制約和業務活動相對簡單的影響,主動實施管理會計的需求不很迫切,管理會計應用的工具和方法也有限。但是行政事業單位在全面預算管理、成本控制等管理工具應用上具有優勢和特點。
此外,平衡計分卡、內部控制、績效評價等管理會計工具在行政事業單位也有所應用。但管理會計工具本身具有獨特性及局限性,行政事業單位切勿照搬照抄,盲目應用,防止出現管理會計工具間的功能重複,相互制約,甚至相互矛盾。
一是關注管理會計工具的環境適用性。管理會計工具再先進,也要考慮單位實施的環境基礎,包括單位的管理理念、管理水平、所處行業特點、對管理會計需求程度等。
二是注意管理會計工具與其他工具的匹配性和有效性。管理會計工具,尤其是激勵機制方面的工具,需要與人力資源政策,以及管理學與經濟學等方面的工具創新相配合。管理會計工具在與其他工具銜接時還要考慮實施的有效性。
三是充分考慮管理會計工具的獨特性。如管理會計中的預算管理是「財務預算+ 責任預算」,它對全面預算管理(包括業務預算、財務預算與專項預算等)的形成與發展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會計人才是國家人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完善的管理會計體系建設離不開人的積極作為,沒有合格的管理會計專業人才作支撐,再好的系統也成為擺設。適時成立中國管理會計師組織。推進管理會計的職業化,規範和提高管理會計師的職業道德,約束管理會計師的行為,增強管理會計信息的可信度,推動管理會計的運用和發展。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夯實單位管理會計人才隊伍建設基礎。
要改進人才培養方法,建立管理會計人才能力框架,通過完善指標設置,充實人才評價內容, 使會計人才評價體系更符合行業特點,滿足社會對管理會計人才的需要;調整考核與管理的具體辦法,把管理會計知識與技能培養納入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系列;鼓勵科研院所或各類會計專業學會等機構組織全面參與管理會計高端人才培養及後續教育活動,擴大選才範圍,為我國管理會計發展建立人才儲備。
為從「如何做帳」的財務會計轉向「如何用帳」的管理會計,要求行政事業管理會計人員理解單位發展戰略和行業特徵,具有國際視野、戰略思維和市場意識。這就需要會計從業人員轉變觀念,跳出財務看財務,樹立「環境—戰略—行為—過程—結果」一體化的會計思維,不斷拓寬知識面,能夠將戰略、會計與業務有機地融合在一起。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的完善為充分實現管理會計的職能提供了可能。管理會計的職能主要有預測、規劃、決策、控制和業績評價,無論哪一種職能,都必須通過會計資料的儲存和收集處理為管理者提供有效信息。管理會計信息系統以堅實的大數據為基礎,通過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優勢,結合管理需要、業務特點和會計要求,靈活運用管理會計工具方法,加快會計職能從重核算向重管理決策的拓展。
使得全面預算管理、資金集中管理、成本控制、績效評價等能夠更加高效、順暢地運行和開展,是管理會計應用和發展的有效支撐,有助於充分實現會計和業務的有機融合,最終實現單位價值創造目標。
管理會計服務對象是內部管理層及各科室,關注單位的各項經濟業務。通過內部培訓、會議等形式向員工灌輸戰略觀念、成本效益觀念、預算、內部控制等管理會計思想,使員工認識到實施管理會計的重要性,增強管理層、財務人員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打造良好的內部環境。
明確單位的發展目標和重點工作任務,為管理層、各科室及員工指明工作努力的方向。為單位的業務發展管理提供內部控制工具,提高單位的管理水平。協調各科室利益,充分利用單位的資源,對內部各科室、項目進行績效考核並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
各級財政部門積極開展管理會計的示範和推廣,應該建立一定的激勵和約束機制,促使行政事業單位管理層重視管理會計應用。同時加大單位領導、財務人員有關管理會計的業務培訓,選取行業案例進行推廣。大學等教育機構要適應形勢發展要求,增加有關管理會計研究和授課內容。
豐富管理會計理論及其教學內容。在管理會計控制系統方面,包括預算管理、成本控制、內控控制、薪酬激勵等。在管理會計信息支持系統方面,包括價值信息標準、實施平衡計分卡、經濟增加值等業績評價的信息資料和管理會計信息的報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