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刺盆栽頭揭開發型之秘:強如NBA球員,也曾有過被玷污的童年

2020-06-15   楊毅侃球

原標題:馬刺盆栽頭揭開發型之秘:強如NBA球員,也曾有過被玷污的童年

「每一個孩子都應該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曾幾何時,我們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後來才明白:起碼到目前為止,這都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

馬刺的二年級球員朗尼·沃克一直梳著誇張怪異的盆栽頭,以前大家都以為他只是性格張揚,舉止標新立異而已,可沒想到其中另有隱情。最近朗尼·沃克透露了自己童年的不幸遭遇,他的髮型也與此事有關。

他在個人社交媒體上說:「五年級的暑假,我曾被性侵、強姦、虐待……那時的我已經習慣甚至麻木了。當時我什麼也不懂,不明白那一切意味著什麼,我只是一個好奇心旺盛又容易被騙的孩子。從那一年開始,我梳起了辮子,我覺得另類的髮型是由自己創造出來的,是我唯一能控制的東西。某種意義上,它給了我自信。」

聽到這些我們才明白:原來朗尼·沃克的怪異髮型是他的保護色,是在他在至暗時刻中的救命稻草。用他自己的話說,「我的髮型是掩飾不安的面具,辮子之下隱藏著的,是深深的不安全感。」

在我們的印象中,NBA球員總是人高馬大、威猛強悍的形象。可人們常常忽略一件事:再強壯的球員也曾是弱小的孩子,也需要得到呵護與照顧。但因為種種原因,許多NBA球員都有過不堪回首的童年。沃克的遭遇在NBA球員中並不是孤立存在的,跟他有著相似經歷的,還有效力過凱爾特人、魔術、快船等多支球隊的肯揚·杜林。

11-12賽季結束後,肯揚·杜林放棄了綠軍給他提供的續約合同,轉而選擇退役。當時只有少數人知道他退役的真正原因——杜林多年以來深受童年陰影的折磨,退役之後的他被迫住進精神病院接受治療。

2018年,杜林在網上撰文,勇敢公開自己的不幸經歷。那是他7歲的時候,有一次他跟朋友走在去球場的路上,突然天降大雨,把兩個人都淋濕了。當他們經過一棟公寓的時候,一個14歲的男孩沖他們喊:「這麼大的雨,你們倆在街上幹什麼?進來避避雨吧!」

年長的男孩是杜林哥哥的朋友,杜林和他的夥伴想都沒想就走進了那個人的公寓,他們並不知道等待他們的將會是什麼。

他們一開始只是聽了會音樂,杜林和朋友很開心,還跟著哼唱了起來。可突然間那個大孩子打開了電視,裡面播放的是一段成人視頻。在視頻將要結束的時候,他突然轉過頭來對杜林和他的朋友說:「你知道嗎?我也能這麼做。」

話音剛落,這個大一點的孩子隨即就對杜林他們實施了性侵。和沃克一樣,當時杜林太小了,他並沒有意識到這件事有多麼可怕。但是他依然感覺到了強烈的不適感,憤怒和疑惑充斥著他的內心。他不明白:我只是一個孩子,別人為什麼要對這麼對待自己?

當一切結束的時候,杜林奪門而去,他用最快的速度逃離了「地獄」,甚至沒能顧得上把自己的朋友一併帶走。

「我當時害怕極了,」杜林回憶說,「回到家之後我就開始洗澡,還一直在哭,淚水止不住地往下淌。」

他無數次地問自己:「我只是想要出去打籃球,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

面對同樣的遭遇,沃克選擇用髮型武裝自己,而杜林則選擇了在自行車的車把里藏了一把刀,這是他自我保護的方式。

杜林在文章里這樣寫道:那一天,我心裡的某些東西被永遠改變了。

早上走出門的時候我還是那個最快樂的孩子。開心的時候,我總在跳舞,我也喜歡跟鄰居做遊戲。可回到家之後,一切都變得跟以前不一樣了。

當我把刀藏到車把里時,我開始封閉起自己的內心。當時年僅七歲的我對自己說:以後你必須堅強,堅強到再也沒有人可以傷害你。

那一天,我的童年結束了。

在隨後的日子裡,杜林將這些痛苦的經歷封存在記憶最深處。他極力避免去觸碰它們,不過它們還是會時不時地冒出來折磨杜林。每一次他總是試圖用酒精或大麻去壓抑自己內心的痛苦。

就這樣過去了25年,2012年,已經身為NBA球員的杜林再次遭遇了別人的性騷擾。他在上廁所的時候被一名醉漢捏了自己的屁股,盛怒之下的杜林控制住了情緒,他只是呵斥了對方,並沒有其它過激的行為。可隨後情況急轉直下,醉漢的所作所為勾起了杜林潛藏在心底的記憶,小時候的可怕經歷一時間全都浮現出來。

下雨的夏天、小學操場、公寓、成人視頻、大一點的孩子、車上的刀、恥辱、疼痛……

杜林的心理防線很快失控,他徹底崩潰了……媽媽和妻子的撫慰無濟於事。更糟糕的是,杜林從他的孩子們眼中看到了恐懼,他們覺得爸爸瘋了……

他咆哮、歇斯底里,他無法吃飯、無法睡覺,總覺得有一種無形的危險將要來臨。

隨後他找到了凱爾特人總經理丹尼·安吉,告訴對方自己沒有辦法再打球了。

最低谷的時候,是球隊拯救了杜林。他回憶:當時每個人都認為我瘋了,除了安吉、里弗斯、隆多、布萊德利,以及我的妻子。安吉和里弗斯幫杜林聯繫了心理醫生——哈佛大學的莫西·本森博士。那一天,杜林的人生終於開始觸底反彈——他走上了康復之路。

杜林被安排住進了精神病院,就像是恐怖電影里演的那樣,他時不時就能聽到其它患者的哭泣和尖叫聲。有一次里弗斯去醫院看望杜林,後者在回憶文章里這樣描寫當時的場景:從里弗斯的眼神中,我沒有讀出來「我眼前的這個人瘋了」或者「這個人是個精神病患者」,我只感受到了關心,我讀到了「我該如何幫助你,我的朋友」。

杜林無比感恩他身邊的人,他說自己永遠不會忘記來自愛人和朋友的支持,這救了他的命。

面對悲劇與不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應對方式。有些人被不幸吞噬,甚至扭曲了自己的心智,而有些人卻選擇用積極的心態對抗灰暗。

曾經作為弱者受過傷害,讓他們更能理解弱者;曾經體驗過極度的無助與痛苦,讓他們更願意在有了能力之後去幫助同樣深陷其中的人們。

最近美國正處於混亂與動盪之中,朗尼·沃克主動跟朋友上街去清理垃圾和抗議者留在牆上的塗鴉,同時他也向有需要的人提供了水和食物。幾天前,他終於決定剪掉自己保留多年的頭髮。這是他卸下偽裝直面內心的開始,沃克解釋說:「疫情期間我找到了內心的寧靜與快樂,我原諒了所有人,包括那些不配得到原諒的人。我為什麼選擇這樣做?因為之前那些痛苦對我而言只是一種累贅。」

他還把剪頭髮的過程做成了視頻發到網上,在他變成小平頭的那一刻,身邊的朋友們都在歡呼、雀躍,大家圍住沃克撫摸他的頭。沃克本人也在對著鏡頭大笑,這一刻,他真的不需要再掩飾自己內心的痛苦了。

2018年5月,NBA球員工會正式開展一項關於心理健康的項目,由肯揚·杜林擔任主管。他曾說:「當被確診患上糖尿病的時候,我們會得到治療;當韌帶撕裂時,我們會接受手術;可當我們心碎了,或者靈魂受到了傷害,沒人告訴過我們該怎麼辦?」

同一時期,杜林還在網上撰文分享了自己與痛苦經歷做鬥爭的故事。在結尾的地方,他寫道:如果你感受到自己正在受傷,那麼請主動尋求幫助。你可以在第一時間呼喚上帝,但是在第二時間,你應該呼喚醫生。

在電影《熔爐》里有這樣一句話:我們一路戰鬥, 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

從這個意義上講,沃克和杜林都贏得了那場屬於他們的「戰鬥」。他們沒有被深淵吞噬,儘管一度身陷谷底,卻在絕境中迸發出了巨大的能量。

在沃克的社交媒體上有這樣一句話:生活永遠都是艱難的,你要用好手裡的牌去贏得勝利。失敗並不是損失,只是上了一課。我會繼續成長,並且永遠不會停止愛著你們中的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