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燕園家庭教育:正確進行性格培養,讓小心眼的孩子變寬容

2019-07-22     清大燕園教育

清大燕園全國家長學校家庭教育系列篇(十七)

家庭教育實例:正確進行性格培養,讓小心眼的孩子變寬容

案例:心胸狹窄的男孩煩惱多

小偉長得很高,但是心胸卻很狹窄。

比如,他曾經和班上的一位男生是好朋友,但是因為一點小誤會,兩個人鬧了點矛盾,雖然對方主動向小偉道歉了,但是小偉還是氣鼓鼓的,不肯原諒好友,結果兩個曾經很好的朋友就分道揚鑣了。

其實,不僅僅是對朋友這樣,有時候爸爸媽媽批評小偉一句,小偉也很想不開,要賭氣很久,這導致家裡的人,對小偉說話都很謹慎。

對比表哥表姐,小偉的父母覺得孩子的氣量太小了,不像個男子漢。也擔心這樣下去,會影響他人際關係和社會適應。

認識心胸狹窄的原因

人們通常把心胸狹窄的人稱作小心眼。小心眼的人,通常給人斤斤計較、不大氣的感覺,所以,為了避免被算計,或者是不小心被攻擊,人們都不太喜歡與小心眼的人打交道。

實際上,比起帶給別人的不舒服感來,小心眼的人內心中有更多的糾結和痛苦。

缺少信心:他們對自己建立和把握關係的能力不自信,所以,在關係中就會表現得敏感多疑,並且要不斷地驗證對方是否愛自己。阿健在戀愛關係中不示弱,並非他不需要愛,而是他不確信自己被愛著,於是,總是通過對方是否順服於自己來確定愛的存在,直到這種驗證讓對方忍無可忍,他也就失去了這段關係。

另外,一個人的寬容度,還會受情緒狀態的影響。在情緒狀態不佳的時候,容易對事情做出消極評價,表現得也就不及平時包容。

如何做才能撐大自己的心胸

保持一顆感恩的心:改變對一切都理所應當的心態,對生活中發生的小事持感恩的心態。無論是困難之時別人給予的幫助,還是困境中遇到了轉機的機會。甚至是給自己帶來好心情的一縷陽光,一株小草,都讓它在自己的心中停留,並感謝生命中能擁有這美好的一切。感恩的心,能讓你發現生活中更多的美好,能感覺到自己身處美好時,心態自然放鬆,也就不需要重重防禦了。

試著去幫助一個人:鼓勵孩子,經常幫助別人。幫助別人是讓自己感覺到有價值有力量的最好辦法。只要我們願意,我們總能帶給別人一些幫助和溫暖。我們可以幫助一位失學兒童,也可以幫助一位需要溫暖的老人,甚至是在地鐵上給別人讓一個座位。在給予的那一刻,我們的感覺會完全不一樣。不知不覺中,我們對世界的理解,會因為自己的行為而改變。

陶冶孩子的心胸:走進大自然,去感受自然的博大和人類的渺小,這種對比本身,會讓孩子化解內心的塊壘和糾結,原來都像微塵一樣不足一提;試著去思考生命的意義,我們就不再會在芝麻小事上耗費精力。總之,主動地去陶冶自己的心胸,在收穫一份寬容的同時,也會收穫一份好心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JPQLH2wBmyVoG_1ZBHR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