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特里爾,位於安達盧西亞省最北部157公里的地方。形成於15世紀開始,當地的人們依山開鑿岩石蓋房,後來漸漸發展成為現在的小鎮。所以,如果你到過當地,會發現當地的樓房幾乎沒有樓頂,是壓在岩石之下。與古代的山頂洞人的生活十分相像。
這樣穴居的生活方式好處就是每逢下雨天,小鎮里的人們不用撐傘也可以自由穿梭在小鎮的道路上。而且依著自然條件打造的房子,也是十分冬暖夏涼的。
但是,有一點不足是,因為房屋是壓在岩石下,所以在白天的時候普遍屋內都是昏暗的,沒有太多光線,而且幾乎他們都只有一扇窗戶。毫不誇張的說,他們過著暗無天日的生活。放在古代,大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影響不大。
但是若是放在現在來說,家家戶戶都用上了電,萬家燈火通明,即使黑夜,屋內也十分明亮,對於離不開電的人們來說,若是這個小鎮突然停電,那想必是非常難熬的了。
不過對宅男宅女來說,說不定有些許好處,沒有電又沒有光線,在屋內待著沒意思的他們想來也會願意出門走走散散步。不過,總體來說,停電對他們以及遊玩的遊客來說影響都頗大的。所以賽特里爾鎮上的人們雖居住在岩石下,不怕天塌下來,倒是十分害怕停電影響他們的生活呢。
所以說,古人的智慧真的是超乎我們的想像。發展到現在也形成了每個地方的特色,吸引了不少人前來觀看這令人驚嘆的雄偉傑作。賽特里爾面積不大,常住居民也只有3000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