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芒種,芒種又叫「忙種」,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九個節氣,是夏季的第三個節氣。我們選擇了十首與芒種有關的古代詩詞,與大家一起分享,讓我們在這一天,感受一下古人關於芒種的記錄和生活片段。
顧名思義,芒種中的「芒」是指一些有「芒」的農作物,如稻、黍、稷等。芒種中的「種」可以理解為種子的「種」,也可以理解為播種、種植的「種」。因此,芒種的意思是,這一天開始,可以種有芒的農作物了。所以,芒種時節,也是種植農作物時機的分界點。
芒種的氣候特徵是:雨量充沛,空氣濕度大,氣溫顯著升高。芒種三候是:螳螂生;鵙始鳴;反舌無聲。在北方,芒種是麥子成熟的時期,因此也有對「芒種」解釋為「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
芒種這一天的民俗活動也有很多,自古以來,人們在每一個節氣都有著豐富多彩、形式豐富的紀念活動和民俗活動,芒種也不例外。
首先,芒種的一個重要習俗是送花神。芒種時節,百花已過繁盛花季,已經凋零。人們為了在第二年再次遇見繁花似錦,就在芒種這一天舉行祭祀花神的儀式,以表達對花神的感激之情。不過這個習俗,如今依舊傳承的地方已經不多了。
另外,在南方地區,人們還會在芒種前後煮梅子。每年五六月份是青梅成熟的季節,三國中就有著名的「青梅煮酒論英雄」的故事,如今,人們也會在五月前後採摘新鮮的青梅做青梅酒或者蜜餞。
飲食方面,芒種前後,氣溫高,濕度大。適合吃一些清淡利濕、解暑生津的食物。應該少食辛辣刺激、油膩重口的食物。所以,芒種前後,吃苦、飲酸、清補、靜心是大家要記住的養生關鍵詞。
今日芒種,我們選擇了十首與芒種有關的古代詩詞,讓我們一起感受一下古人在這一天的生活習慣吧。
芒種 其一
宋代:韓淲
田家一雨插秧時,成把擔禾水拍泥。
分段排行到畦岸,背蓬渾不管歸遲。
芒種 其二
宋代:韓淲
栽勻明日問青黃,惜水脩塍意更忙。
少候根中新葉出,又看晴雨驗朝陽。
芒種 其三
宋代:韓淲
三年不見種田農,驀隴跳溝過屋東。
齊唱歌聲相勞苦,濛濛煙里一蓑風。
芒種 其四
宋代:韓淲
愧我粗官耗太倉,及瓜而代合耕桑。
蠶筐閣了修秧馬,老稚時時亦酒漿。
詠廿四氣詩 芒種五月節
唐代:元稹
芒種看今日,螗螂應節生。
彤雲高下影,鴳鳥往來聲。
淥沼蓮花放,炎風暑雨情。
相逢問蠶麥,幸得稱人情。
芒種後積雨驟冷三絕
宋代:范成大
一庵濕蟄似龜藏,深夏暄寒未可常。
昨日蒙絺今挾纊,莫嗔門外有炎涼。
芒種後積雨驟冷三絕
宋代:范成大
梅黃時節怯衣單,五月江吳麥秀寒。
香篆吐雲生暖熱,從教窗外雨漫漫。
芒種後積雨驟冷三絕
宋代:范成大
梅霖傾瀉九河翻,百瀆交流海面寬。
良苦吳農田下濕,年年披絮插秧寒。
芒種後經旬無日不雨偶得長句
宋代:陸遊
芒種初過雨及時,紗廚睡起角巾欹。
痴雲不散常遮塔,野水無聲自入池。
綠樹晚涼鳩語鬧,畫梁晝寂燕歸遲。
閒身自喜渾無事,衣覆熏籠獨誦詩。
芒種前雨
明代:陶安
兼旬天氣晴,磽确曝龜坼。
山農欲移秧,三日沛甘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