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萬人打出9.9分,終於有人拍出孩子愛看的《三體》

2020-06-09   mom看世界

原標題:7萬人打出9.9分,終於有人拍出孩子愛看的《三體》

作者:川媽

相信即使你不是科幻迷,也一定聽說過劉慈欣,以及他的作品。

被稱為「中國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科幻電影」的《流浪地球》,就改編自他的中篇小說。

他的另外一部作品 《三體》也家喻戶曉,獲得過「星雲獎」提名,也是中國第一部榮獲「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的作品。

馬化騰、雷軍、扎克伯格、歐巴馬……都是這部小說的忠實粉絲。

有人還說,《三體》把中國的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一個世界級的水準。

川爸就是個不折不扣的科幻迷,在小川5、6歲的時候,就給他念過第一部《三體》的故事。

當時,小川對一些科技和歷史名詞還不是特別理解,但也聽得津津有味。

我一直都在期待,《三體》要是也能出一部像《流浪地球》一樣震撼的電影該多好, 作者筆下的那些恢弘壯闊的宇宙景象,就能很直觀地出現在孩子的眼前了。

但是,它的影視化之路並不順利。原定2016年上映的電影版《三體》,至今仍杳無音訊。

海報早早就出來了,電影卻還不見蹤影

《三體》改編起來確實很難,無論是跳躍的敘述手法,還是宏大的宇宙場景,都太不容易解決,有忠粉甚至說「拍不好就永遠也別拍」。

眼看商業大片的進度不給力, 三體的粉絲們坐不住了,自己製作出了動畫版的《我的三體》。

沒想到,一系列爆款動畫從此橫空而出,就連挑剔的三體粉們,都讚不絕口。

《我的三體》系列在B站上的評分都很高,得到了很多粉絲的認可

1月份的時候,改編自小說《三體2:黑暗森林》的《我的三體》系列第三部動畫 《我的三體之章北海傳》在B站首播。

它一度霸占了B站國創區「評分+評分人數」第一的位置(評分高達9.9分,7萬人打分),還創造了「追番人數超百萬」的「奇蹟」,被粉絲稱為「B站國創第一番」。

在B站上的評分9.9分,豆瓣9.7分,知乎95%推薦,足以顯示製作的質量和口碑了

通過它,孩子可以看到一個更直觀、震撼的科幻世界。

綠色部分是太空農場,想不想知道裡面都種植著什麼

畫面是不是很炸裂

這個畫面的配樂是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悲壯的氣氛立馬被烘託了出來

通過它,小說中很難理解的內容,也變得生動了起來。

比如,神奇的納米材料「飛刃」是怎麼攔截『審判日』號的,在巴拿馬運河上切船又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小川經常問的一些問題,在這個系列動畫中,都有非常形象、生動的展現:

比如,外星文明對地球的「降維打擊」,也表現得也非常壯觀、直白:

在這裡,小說中的人物和場景都活了起來,更能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我的三體》長成記

《我的三體》系列,誕生於2014年。

當時,導演「神遊八方」召集了一批 三體愛好者,他們利用自己的業餘時間,創作出了《我的三體》最早的動畫。

那時的《三體》小說,還沒有獲得雨果獎。「神遊八方」說一開始也沒想那麼多, 喜歡,就去做了。

創作團隊的初衷,是為了降低《三體》這部科幻鴻篇巨製的閱讀門檻,讓更多的人,了解這部他們心中的「神作」。

主創們對《三體》的情結與熱愛,給予了這部小說新的生命力。

為了節約成本,創作團隊考慮再三, 選擇了沙盒遊戲《我的世界(Minecrafe)》作為創作的平台,通過錄屏+配音的方式進行製作。

《我的三體》第一季的觀看預警,畫質的確很「渣」

《我的世界》可以在遊戲中的三維空間裡,創造和破壞方塊,打造精妙的建築物、創造物和藝術品。

自由的場景搭建,很合適用來展現《三體》中,多世界轉換的故事情節。

通過《我的世界》,玩家可以建造出一個充滿創意的「新世界」

這是《我的三體》初期的畫風,確實略顯粗糙~

不過很多粉絲都喜歡上了又酷又萌的「方塊人」,覺得和《三體》在氣質有莫名的契合感。

第一季《我的三體》中葉文潔和楊衛寧的造型

也有人說:「這種人設其實很寫意,所以每個觀眾自己心裡對人物的預期形象不會受到影響。」

《我的三體》第一季製作團隊的成員,來自世界各地的《三體》粉絲,導演和編劇都不是科班出身,當時他們也沒有任何資金支持。

有人說,這幫人是在「為愛發電」。

隨著劇情的展開,製作難度與越來越大,剛開始還是一周一更,後來變成了幾個月一更,成員的熱情消耗得也很快,人員流動性很大。

但就是這麼一個「草台班子」,後來竟然被正式「收編了」。

2016年,擁有《三體》全球版權的游族影業,收編了《我的三體》創作團隊,也有了《三體》的改編權。

有了公司的支持,製作就變得更專業化了。

《我的三體》系列的成本,從第一季的0元,漲到了第三季的每分鐘2-3萬元,9集時長共160分鐘,大約花費了320-480萬元。

於是,才有了更精緻的視覺效果和更流暢的故事節奏。

不過,即使改進了動畫技術, 但依舊保留了原本的」方塊人」形象。

目前《章北海傳》已經完結,第四季的《我的三體》也提上了日程。

不過,製作團隊決定做出一些改變,將拋棄人物傳記的表現方式,計劃根據原著主線來撰寫劇本,也就是說,我們將會看到一個還原度更高的《三體》動畫。

炫酷的畫面效果,讓想像照進現實

在《章北海傳》中,曾經「渣」畫質的風格,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專業的動畫製作技術,讓畫面從「缺點」,變成了《我的三體》系列的一大優點, 「完美地」展現了很多壯闊的場景。

這些熟悉的場景,相信早在三體迷的腦海里想像過無數遍了。

故事中,重要的地點 紅岸基地,美輪美奐:

《三體》中所構想的通往太空的設備—— 太空電梯:

浩浩蕩蕩的 宇宙艦隊:

宇宙飛船內部結構,非常精緻的細節:

激烈的 末日之戰場景:

在外星武器 「水滴」的攻擊下,人類的宇航戰艦不堪一擊:

除了精彩的畫面外,還有充滿「自然感」的配音、搭配得當的音樂和不拖沓的故事節奏,都讓大家紛紛點贊。

畫龍點睛的父子故事

大家都知道,《三體》的原著,無論是故事體量,還是內容架構,都非常龐大。

於是,創作團隊採用 「人物傳」的方式來展現,把主人物單拎出來,圍繞他的故事,做成獨立的動畫。比如,第二部的羅輯和第三部的章北海,都是《三體II·黑暗森林中》里的人物。

第三部的主人公章北海本是一名海軍軍官,以一人之力,讓人類文明獲得了上萬年的準備時間,以應對外星文明的入侵。

雖是「方塊人」,但「斷眉,淚痣」的造型特點還是很突出的

章北海在小說《三體Ⅱ·黑暗森林》里,其實並不是一個關鍵人物。為何他能成為第三季的核心角色呢?

導演說,「雖然原著對章北海的描述不多,但是這部分內容很重要。他與羅輯的那條線完全錯開,而且在《羅輯傳》里沒有提到。創作《章北海傳》是一個挑戰,需要原創內容去豐滿角色。」

原著中,章北海的故事有很多「空白」,也沒有提及他的童年生活。

為了讓故事更完整,也為了讓人物更豐滿、更深入人心,《章北海傳》在小說的基礎上,添加了一些原創的情節。比如,章北海與父親的關係,以及軍人父親對他的影響。

這樣的處理,不是「畫蛇添足」,而是起到了「錦上添花」的作用。

有一次,父親對章北海說:

「如果有一天,更可怕的敵人打過來,而爸爸老了,你也要替爸爸守護大家好嗎?」

這個增加的情節,也讓章北海後來的行為和選擇有了合理的出發點, 正是因為父親的言行和選擇,在小小的章北海的心中,埋下了種子。

而且,對每一個孩子來說,父親都是他心中英雄。這樣,才有了後來章北海為了保存人類火種,隱忍籌謀百年的故事。

還有,第五集中,章北海加工隕石子彈的情節中,原本沒有太多的描述,但動畫場景卻很多,如果不配台詞會有些單調。

於是,編劇創作了一封, 父親寫給剛從軍校畢業的章北海的信:

動畫中,父親寫給兒子章北海的信

這樣一封信,讓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章北海的行動機,也讓人物形象更加飽滿生動。

在故事中,章北海曾是堅定的「勝利主義者」。

他堅信能從中國的古書里,那些以少勝多的例子中,尋找戰勝我們的可能。

而父親卻告訴他:要多想。片中最經典的這一幕,發生在醫院裡:

章北海:我該怎麼辦?

父親:要多想。

章北海:想了以後呢?

父親:北海,我只能告訴你,那以前,要多想。

這番話是父親對章北海的最後指導,改變了他的態度,更改變了人類的命運。

在原著中,父親更像是那個指引章北海的「神」,而在動畫中,父親的形象更加真實,動機也更加單純,就是源自對兒子的愛。

這部動畫對孩子們來說,無論他是否喜歡《三體》,有沒有讀過《三體》,都可以幫他打開想像的大門,帶他走進變幻莫測的科幻世界。

同時,也能從更飽滿的故事線、更生動的畫面里,讀懂更多關於目標、關於勇氣、關於親情、關於愛、關於人生、關於人類的思考。

拓展閱讀

mom看世界:踐行自然教育,追求自然養育,崇尚自然生活,期待更多的姐妹與我攜手同行。對啦,目前我在「頭條號、公眾號」兩個平台發布文章,名字均為【mom看世界】,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