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真正可靠的,是那些埋頭苦幹的人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無論多大的企業,往往都是從家庭作坊或者個體商店發展而來。

但是一旦需要擴大規模,不管經營者再勤奮、再拚命,也很難有餘力拓展經營。此時,聘請員工以謀求共同發展勢在必行。

——稻盛和夫


01

掌握哲學

把眾多部下凝聚起來


要讓公司團結一心,我認為幹部掌握經營哲學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看一看整個公司,有些部和科的領導者仍然沒有掌握哲學,沒有把哲學當作自己的信念,當作行動的指針。

如果部下人數不多,只有二三十人,那麼,部、科長或許還能掌控。但是人數越是增加,組織的運行就變得越加困難。

這時候,這些領導者是否掌握哲學就顯得更加重要。如果不掌握哲學,判斷基準就會動搖,自己缺乏主見,就會被周圍人的意見所左右,變成一個只會調和妥協的人

幹部們學了經營哲學卻沒能掌握,怎麼做才能將哲學滲透到這樣的幹部中去?

02

珍視對哲學產生共鳴、

默默努力的人


與自己的思維方式相同的人找不到!

要凝聚公司的力量,就需要有志同道合的幹部,為此,你一直致力於哲學共有。但是,究竟有多少幹部能夠真正理解哲學呢?你感到困惑。

我也有這樣的煩惱。實際上,幾十個幹部中,真正掌握哲學的人,只要有一個,或許就算不錯了。「社長的想法我懂,我會跟著社長干!」嘴上這麼說,心底里其實並不明白,這種人占多數。即使是10年、20年在一起同甘共苦的戰友,真正理解的可能性仍然不高。

從京瓷創業開始就跟我共事的幾位幹部,曾同我一起外出旅遊,是屬於私人性質的旅遊。過去,我同他們雖然是社長和部下的關係,但年齡上他們也只比我小三四歲。

跟他們一起旅遊,讓我重新明白了一些事情。本來我認為,跟我一起工作了幾十年,與我距離最近的這些人,對我的哲學、我的觀點都很清楚,都很理解。但實際上卻並非如此。

一同旅遊時,我對一位老幹部這麼說:

你從那個時候起就有輕率的毛病,至今未改。確實,你性格開朗,這一點同我投合。但因為慎重不夠,做事業就有危險。對此我有擔心,所以大事情就不敢委託你做。


因為工作中我經常對他發火,所以他心中也積有若干不滿。

「稻盛先生,你從年輕時起就非常嚴厲,老是沖我發怒。但是人生有一點失敗有什麼關係呢。正因為有失敗,人生才有意思,也才會有快樂。」


「對於你個人而言,不在乎失敗似乎輕鬆「對於你個人而言,不在乎失敗似乎輕鬆有趣。但對於一個擁有幾千名員工的企業負責人來說,因相撲中的所謂『勇足』(PS:把對方推到賽場邊緣,眼看就要勝利,但因用力過猛,自己的腳先出線因而輸了。)導致失敗,讓公司破產,是不允許的。在你看來並不那麼有趣、那麼快樂的事情,也必須極其認真地去應對。因為你從年輕時開始,就認為有點『勇足』無所謂,人生反而有意思。因為你是這樣的人,所以責任重大的事情不敢讓你做。」


我這麼說,他感到很驚奇:「唉!是這樣嗎?」

把自己的哲學——我是按這樣的人生觀做事的——反反覆復地向幹部們闡述。即使這麼做,能達到跟自己思想水平相同的幹部還是極少極少。

因此,即使幹部在經營哲學上達不到那麼高的水平,只要他們說:「社長的想法真棒,我認同、我喜歡,我願意跟著社長干!」只要他們認真努力,那麼就要愛護他們,教育培養他們,增加像他們這樣的幹部

除此之外,沒有其他解決的辦法。

03

真正可靠的

是那些埋頭苦幹的人


真正可靠的,是那些埋頭苦幹的人!但是,說這種話的人中間,也有口是心非的。

「社長的想法,我非常理解!」說這話的人口氣相當誠懇,因為當經營者很孤獨、很苦惱,所以聽到他能認同自己,心裡真的很高興。尤其在喝酒時聽到這些話,更是特別開心。「真的理解了,那太好了!來喝一杯!」於是同他乾杯。

同時心想:「這樣的粉絲,一旦公司碰到危難,他一定會鐵了心、拚命跟著我干。」但就是這種人,稍不如意就輕易地辭職而去了。

根據我的經驗,嘴上說得好聽的人往往靠不住,真正可靠的,是那些默默工作、埋頭苦幹的人。(本文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IKS3Jm0BJleJMoPM_Pv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