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玲曾說:
20歲的姑娘,請狠狠寵愛自己如公主。
30歲的女人,請自律自立自強當女王。
用公主心,盡情享受愛里的千般寵溺萬般呵護。
用女王范,堅定明確穩穩地給自己的人生控股。
你曾經美麗的公主裙,終會成為你風光的鎧甲衣。
說到女人如公主,我們可能會想到許晴;
說到女人如女王,我們也許會想到鞏俐;
但在娛樂圈中有一個婀娜清冷的女神,
遊蕩在心間,游離於娛樂圈之外,
她就是張曼玉。
1964年出生於中國香港的張曼玉,
在8歲的時候又隨著父母移居英國。
在那裡渡過了平靜的學生十年光景。
1982年返港度假的她被星探發現,
參加了香港小姐選拔,從而步入演藝圈。
命運的齒輪從這裡開始轉動,
走出了人生的一條馥郁芬芳的花路。
張曼玉是那一年的港姐亞軍,
同年馬不停蹄地赴英國參加「世界小姐選美大賽」,
併入圍前十五名的好成績。
那時的她正是花一樣的美好年紀,
也充滿著對於未來的美好嚮往。
港姐出身的張曼玉,拍戲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在最初,所有人都會把張曼玉看成花瓶,包括她自己。
那時的大環境中,演戲只要一張嬌艷的臉就夠了。
著名導演關錦鵬曾說:
張曼玉雖然非常漂亮,但她不可能會是一個好演員。
但是在張曼玉出道五年之後,
用一部電影打破了所有人對於她的看法。
1988年,張曼玉在這一年裡認識了改變她人生的人——王家衛。
合作並出演了王家衛的處女作品《旺角卡門》,
那時的她還不知道,這會是人生的一個重大的轉折點。
從這部電影開始,張曼玉從此擺脫了「花瓶」的稱號。
接下來的時間,就像開了掛一般,
不斷湧現出好作品,塑造出一個個鮮明的人物。
也開始了拿獎拿到手軟的影后之路。
憑藉《阮玲玉》她獲得了亞洲第一位柏林影后,
這一年她不過28歲,便走上了第一個人生巔峰。
十二年之後的《清潔》,讓她又獲得坎城電影節影后。
由此華語影壇第一位,也是至今唯一一位,
歐洲三大電影節雙料影后誕生。她也迎來了演藝事業的頂峰。
時年張曼玉40歲,書寫了無數的傳奇。在獲得無限風光之後,她向世界揮了揮手,
和影迷們說一聲再見,宣布息影退出。
息影之後的張曼玉,撕掉了人們賦予她身上的標籤。
逃脫了王家衛熒幕上留給人們的那個婀娜迷離的身影,
變成了賈樟柯式的帶著粗糙質感的,一個真實的人。
在息影之後的十幾年裡,
她自在的看電影、看展覽、聽音樂會,
有時高興了,給自己做一頓豐盛的午餐。
煩悶了就會騎著自行車在四處穿來繞去。
就這樣過起了屬於自己的生活。
2014年,50歲的張曼玉,簽約了獨立音樂公司。
從此進入樂壇,成為一名歌手。
同年5月,先後參與北京、上海兩地的草莓音樂節。
但就像剛開始進入影壇被稱「花瓶」一般,
剛剛進入樂壇的她,被眾多媒體嘲諷、詆毀。
輿論的衝擊,並沒有打敗張曼玉。
她仍然堅持著自己的熱愛。
在舞台上她說:
我演了二十多部電影,可還是有人說我是花瓶。請再多給我20個機會,我一定能唱好的,好嗎?
她也知道上一次沒有表現好,可是真的想唱歌。
如果說演戲是一種職業,那麼唱歌就是熱愛。
在眾人的抨擊中,在眾人的嘲諷下。
張曼玉也從來都沒有放棄過這一項事業。
2015年她自己擔任製作人,
為電影《戀愛中的城市》創作並演唱了主題曲《如果沒了你》;
2016年,她又正式發表了人生中第一支單曲《Look In My Eyes》,
這首歌她不僅獨自作詞,參與作曲編曲,
還自編自導自演,自己剪輯了MV。
她並不是想要證明什麼,只是為了將自己喜愛的事業堅持下去。
就像張曼玉自己說的那樣:
我不想等老的時候,想看世間風景卻走不動了。
不想在白髮蒼蒼的年紀,連地鐵都沒做過。
不想將人生都在影棚中度過。
所以她將生活安排的如此肆意。
一直想過一個問題:
何為公主?
在愛里天真、笨拙,只等在夢幻城堡前,被愛人牽起手,渡人到彼岸。
何為女王?
是懂得了煙火人生里有風露清愁之後,有言笑晏晏,也有無邊枯寒。
對生活熱情洋溢的張曼玉,對於愛情也如公主一般無限的期待。
幾十年中,許多個人在她生命中出現有離開,分分合合,從來沒有修成正果。
就如同她所說的那般:每一段愛情都用盡全力,即使分開,也沒有遺憾了。
55歲的張曼玉,在盡情的享受生活,也在如公主般期待愛情。
總是聽說一句話:
若有詩書藏於心,歲月從不敗美人。
真正的美是發於內心的善良,
源於心底深處的優雅。
張曼玉就是這樣的美人,
會欣然的接受歲月在臉上留下的痕跡。
過著蒔花弄草,隱居市井的生活。
張曼玉的傳奇還在書寫著,
期待她帶給我們更多的驚艷,
創造更多的輝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IGDS928BjYh_GJGVr9D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