藐視權貴硬鋼皇帝,最後被下獄而死,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2020-06-26     也可自話

原標題:藐視權貴硬鋼皇帝,最後被下獄而死,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李膺,字元禮,東漢官員,他當官執法甚嚴,擔任青州刺史的時候,許多郡縣官員都因為害怕他的嚴明,寧願棄官逃走,朝廷中的宦官,也對他忌憚三分,後來他又被任命為度遼將軍,守衛被鮮卑屢屢進犯的邊疆,結果他打得羌人聞風喪膽,威名遠揚。

像李膺這樣文武雙全的人,在那個講究名士風度的時代,自然是首屈一指的名士了,《世說新語》中記載,他視天下事為己任,當時的年輕人,都為能結識李膺而感到驕傲。

「李元禮風格秀整,高自標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為己任,後進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為登龍門。」——《世說新語·德行第一》4

李元禮風度翩翩,而且格調嚴整,對自己的要求也很高,他要為天下正定名分、判斷是非,後輩讀書人,都把能進入他家廳堂,看成登上龍門。

魏晉時期的名士,有個共同點:因朝政敗壞,天下大亂,他們往往選擇明哲保身,麻痹自己,李元禮生活在桓靈兩朝,當時雖然朝政敗壞,但距離天下大亂還有一段歲月,再加上他「以天下名教是非為己任」的偉大理想,所以他並沒有選擇明哲保身,而是與其他有抱負的同事一起,與宦官抗爭。

李膺有一次和皇帝剛正面,起因是有個叫張朔的官員,他哥哥是漢桓帝寵信的宦官,他狐假虎威狗仗人勢,四處欺壓良民,最令人髮指的是,他竟然以殺孕婦為最大的愛好。

李膺可不管你上頭有沒有人,抓住張朔就給剁了,皇帝聽說後問罪於李膺,誰知道李膺說:「這惡賊死有餘辜,您要殺我,就殺吧!」皇帝被他的氣勢所震懾,半晌無言以對,從那以後,朝廷里的宦官都收斂了許多。

要知道,東漢末年宦官專權,那些閹人可是連皇上都不敢惹的,李膺卻絲毫不把他們放在眼裡,還敢正面懟皇帝,要治罪要殺頭也不怕,真是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但李膺最後也因與同事密謀共誅宦官,事情泄露下獄而死。

李膺在當時被太學生譽為「天下楷模」,從上面這個故事可以看出,李元禮對自己要求高,同時他的行動與標準是一致的,所謂言行合一,這大概就是他備受尊敬的原因吧。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像李膺這樣的人的朋友圈,必然也都是高潔的名士,比如荀淑和鍾皓二人,李膺就對他們極盡讚美:

李元禮嘗嘆荀淑、鍾皓曰:「荀君清識難尚,鍾君至德可師。」——《世說新語·德行第一》5

荀淑和鍾皓,都是潁川人,在當時還有兩位潁川名士韓韶、陳寔(shí),合稱「潁川四長」。清識難尚就是見解高明,無人可以超越的意思;至德可師是說品德高尚,可為天下師表。

見解高明、品德高尚,是古人選擇人才的重要標準,當然還有一個前提,是要有廣博的學問。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荀淑和鍾皓兩人,都有各自的優點,他們能將自己的優點發揚,這就是難能可貴的。

這荀淑真不是一般人,荀淑去世的時候,他當過縣令的地方,都為他立祠紀念,時任尚書的李膺主動辭官,為他服心喪三年,荀淑有八個兒子,各個都是當世人傑,被稱為「八龍」,他的後代中最有名的,便是漢末三國時期,為曹操謀士的荀彧。

鍾皓跟李膺的關係更親密,他的嫂嫂,是李膺的姑姑,兩人是連帶親戚,鍾皓後代最出名的就是書法家鍾繇,還有三國時期軍事家鍾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I2NB8HIBd4Bm1__YyJe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