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 甘肅在行動#如何進一步加大困難群眾保障力度?【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權威發布會系列問答】

2020-04-11   平涼發布

01

各部委如何落實國務院將困難群眾每月價格臨時補貼標準提高一倍的要求?

國務院常務會議之後,國家發改委及時會同在座幾個部門,立即研究相關具體工作措施,起草了《關於進一步做好階段性價格臨時補貼工作的通知》。這個《通知》近日已經印發各地。具體的工作安排,《通知》當中已經作了明確,核心的內容就是要提標擴圍,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提標,階段性提高補貼標準。今年3月到6月,每月價格臨時補貼金額提高一倍發放。其次是擴圍,階段性擴大保障範圍。今年3月到6月,在價格補貼聯動機制已有的保障對象基礎上,將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領取失業補助金人員也納入保障範圍,初步估算將新增惠及800多萬人。第三是明確增支資金的保障渠道。這次提標擴圍增加的資金支出,將由各級財政和失業保險基金分別承擔,其中中央財政將對東中西部地區分別按不同比例給予補助。同時,要求各地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儘可能縮短髮放補貼所需的時間,務必在物價指數等統計月報數據發布之後的20個工作日之內將補貼發放到位。今後一段時間,國家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強對各地執行情況的調度和督促指導,確保相關政策措施落實到位。

02

如何保障失業人員方便快捷地領取到失業保險金?

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快推進線上申領失業保險金,確保失業人員「應保盡保、應發盡發」重要指示精神,人社部積極推進失業保險金「暢通領、安全辦」,主要有五項舉措。


第一,放寬申領期限。各地經辦機構不得以失業人員超過60日的申領期限為由拒發失業保險金。


第二,減少證明材料。失業人員可以憑身份證或者社會保障卡到當地就業服務機構或者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領,無需提供解除勞動關係證明或者失業登記證明。


第三,優化經辦流程。失業人員辦理失業金申領時,可以和失業登記同時辦理,避免「進多個門、跑多次腿」。


第四,取消各種附加條件。各地經辦服務機構不得增加失業人員的領金義務,不得附加和捆綁非法定領金條件,同時也不得要求失業人員轉移檔案,更不能將失業人員的領金情況計入職工檔案。


第五,加速推進線上申領失業保險金。目前,我們已經向社會公布了297個城市的網上申領平台,力爭4月底之前所有地級市都要實現網上申領。


失業人員可以到中國政府網、國務院客戶端的復工復產專區上,同時也可以到各級人社部門的官網、官方公眾號還有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台、掌上12333APP上查詢當地失業保險金申領網址。

03

財政部採取哪些措施加大力度保障受疫情影響困難群眾?

疫情發生以後,確實對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對此財政部積極採取兩項措施,加強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第一,進一步增加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的投入。去年中央財政一共安排下達了1472億元,由地方統籌用於低保、特困人員供養、臨時救助以及孤兒基本生活保障等支出。今年綜合考慮疫情防控等方面的需要,財政部進一步增加了這項資金的預算規模,來支持各地切實保障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第二,階段性加大價格臨時補貼力度。為緩解疫情期間價格上漲對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影響,財政部配合相關部門及時啟動聯動機制,發放價格臨時補貼。按照規定,現有補貼的對象是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優撫對象以及領取失業金的人員。這次考慮到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以及符合條件的領取失業補助金人員的基本生活也受到了比較大的影響,國務院決定,今年3至6月適當擴大對象範圍,將上述人員一併納入發放範圍,並且將價格臨時補貼標準提高一倍。同時還明確,失業人員的相關支出,按照現行的政策規定,從失業保險基金中來列支,其餘對象的價格臨時補貼資金由財政負擔。中央財政按照東部地區補助30%,中部地區補助60%,西部地區補助80%的比例,對各地增支的部分予以支持。


為了支持各地儘快落實國務院的要求,中央財政近日就將下達剩餘部分的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以及價格臨時補貼資金。下一步,我們將指導地方將相關補貼資金近期發放到困難群眾手中。

04

針對受疫情影響的困難群眾納入低保、特困人員供養或者臨時救助等政策保障,民政部採取了哪些措施?

為了確保將中央的部署落到實處,民政部已經出台了具體政策。一是要求基層工作人員加強走訪探視和其他形式的信息溝通,及時了解現有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的家庭生活狀況,主動發現重點關注疫情感染家庭的生活困難,做到隨時發現、隨時救助。二是優化簡化低保和臨時救助的審核審批程序,保證困難群眾應保盡保、應救盡救。比如說暫停入戶調查環節,開通網上辦理渠道,暫停開展低保對象的退出工作,加大鄉鎮審批權限和鄉鎮救助備用金數額,實行先行救助等等。三是創新救助措施,要求放寬戶籍地申請限制,對疫情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的流動人口,由當地鄉鎮、街道或者縣級民政部門實施臨時救助,對患新冠肺炎造成重大生活困難的,採取一事一議的方式加大救助力度。對於低保對象、特困人員以及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的新冠肺炎患者,根據需要直接發放臨時救助金。對有需要的困難群眾提供照料服務或者發放生活、防疫物品。


目前,各地普遍加大了對疫情影響困難群眾的救助力度,比如說武漢市,疫情發生以來,為12.9萬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增發生活補助1.2億元,並新納入低保對象、特困人員1044人。廣東省新納入低保對象、特困人員36931人,臨時救助4400餘人次。

05

受疫情影響工作導致生活困難的群眾如何申請臨時救助?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疫情期間確實出現了這些情況,民政部要求各地進一步放寬戶籍地申請臨時救助的限制,如果受疫情影響找不到工作,又得不到家庭支持,基本生活出現暫時困難的外來務工人員,可在臨時居住地申請臨時救助。為確保疫情期間困難群眾求助有門、受助及時,各地縣級以上民政部門都開通了社會救助服務熱線,需要了解臨時救助政策的困難群眾,可以通過當地的電話查詢,或者在民政部的門戶網站上找到當地社會救助服務熱線電話,在工作時間撥打諮詢即可。當然,也可以找當地社區幹部詢問申請救助的辦法,或者直接向鄉鎮、街道或者縣級民政部門提交臨時救助申請。疫情期間,許多地方都很好地創造性地執行了這項政策,比如武漢市,對生活無著確有困難的外地滯留人員實行了很有力度的臨時救助政策。截至4月8日,共救助14876人,發放救助金3757.52萬元。


對於申請臨時救助的條件,一般說來,因為火災、交通事故、突發重病、生活必需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或者遭遇其他特殊困難的情形下,導致基本生活暫時出現了嚴重困難的家庭或個人,都可以申請臨時救助。你問題中的情形,應該是屬於遭遇其他特殊困難的情況。當然,各地都有一些具體要求,可以通過熱線諮詢當地民政部門。

06

什麼是價格補貼聯動機制?

價格補貼聯動機制是在向困難群眾正常發放最低生活保障、失業保險金等救助金的基礎上,當物價出現明顯上漲的時候額外發放的價格臨時補貼。聽起來挺複雜,從字面上看,有三個關鍵詞:價格、補貼、聯動。具體看,本質上是因物價上漲而發放補貼。聯動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補貼與價格聯動,當物價出現短期明顯上漲的時候啟動機制,當價格平穩了或者回落了,補貼也就停發了,這就是補貼和價格聯動。同時還說明這項補貼是臨時性的,所以就稱為價格臨時補貼。二是補貼與城鄉低保聯動,困難群眾只要按規定相應地進入了社會救助和保障範圍,能夠正常領取低保、失業保險等救助金,就能夠領取價格臨時補貼,並且低保額度越大,價格補貼金額也就越多。三是救助金與價格聯動,當物價上漲保持在一段時間持續不降的情況下,就要通過提高城鄉低保、失業保險金等標準,把這部分價格臨時補貼納入救助金中固定下來。總結起來,這項政策的核心或者說目的就是要緩解物價上漲對於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影響。


這項政策是自2011年建立的。當時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建立了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的聯動機制,各地貫徹落實相關文件精神,根據本地實際,制定了具體的實施辦法。作為一項兜住民生底線的重要制度設計,運行這些年來,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保障範圍覆蓋了主要困難群體。前面財政部王司長已經提了,覆蓋主要包括城鄉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優撫對象、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等四類群體。當然,前面已經做了介紹,這次我們階段性的擴圍,將孤兒、事實無人撫養的兒童、領取失業補助金人員都納入保障範圍。


第二,啟動條件靈敏度高,針對性較強。當地單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漲幅達到3.5%或者食品價格同比漲幅達到6%就會及時啟動機制,發放價格臨時補貼。


第三,價格臨時補貼隨物價上漲而增加。補貼金額的測算方法是,以城鄉低保標準為基數乘以物價的漲幅,物價漲幅用城鎮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費用價格指數即SCPI來計算,這樣能夠更加準確地反映物價上漲對困難群眾生活的影響,保障力度也更大。


來源: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