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下午,參加甘肅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主題全媒體採訪活動的媒體記者,走進崇信縣錦屏鎮平頭溝村窯洞養牛示範點。
平頭溝村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文化遺存眾多。利用這一條件,當地謀劃打造了集古村落保護、窯洞養牛、農耕體驗、鄉村記憶於一體的農旅綜合體。
經過認真測算,新建一座3至5頭規模的牛舍需4萬元左右,而改造窯洞僅需1萬元。為此,根據縣上出台獎補政策,對有改造條件和恢複利用價值的230孔窯洞因陋就簡,把舊窯洞改為新牛舍。
在此基礎上,因勢利導,採取龍頭企業加入、合作社組織、吸引大戶、帶動貧困戶的形式和企投戶繁、戶養企銷機制,由合作社為社員統一提供產前、產中、產後、防疫等全流程服務,帶動養殖紅牛780頭,其中企業養牛100頭,大戶養殖300頭,農戶和貧困戶養殖380頭。
同時,按照平涼紅牛養殖標準,將傳統風貌與現代科技有效銜接,甘肅牧研所在養殖場建立了科研基地,研究制定窯洞養牛技術規範,落實「四區分離」要求,實行分區管理、標準化飼養。
據介紹,通過發展窯洞養牛,實現了三個相得益彰:一是傳統古村落的古氣與現代養牛業的朝氣相得益彰;二是窯洞文化散發的老氣與紅牛文化煥發的生氣相得益彰;三是養殖產業的經濟屬性與文旅產業的人文屬性相得益彰。
平頭溝村2014至2019年累計脫貧57戶179人,剩餘貧困戶2戶7人,貧困發生率下降至0.64%。該村通過大力實施窯洞養牛,走出了一條農旅融合發展的路子。
來源:平涼日報/胥富春
製作:中共平涼市委網信辦
審核:雷勇 李一寧 楊濤
編輯:鄧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