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最終會被中國的中醫征服?看國醫大師朱良春的抗癌驗方

2020-04-05     經方學堂


導讀

世界衛生組織曾預言:「癌症最終會被中國的中醫所征服。」雖然中醫藥在消瘤方面作用較弱,但在腫瘤的防治中具有獨到的功效。



朱老《國醫大師朱良春全集 臨證治驗卷》一書中,「簡談中醫對腫瘤防治」篇提到,世界衛生組織曾預言:「癌症最終會被中國的中醫所征服。」雖然中醫藥在消瘤方面作用較弱,但在腫瘤的防治中具有獨到的功效。


中醫藥防治癌症的優勢


1. 預防作用

正常人或高危人群經常服用有關中醫方藥,有扶正祛邪,提高免疫功能,控制癌的發生等作用。因為中藥能補益氣血,調和陰陽,達到「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的目的。


2. 控制復發、轉移作用

中藥對早期癌症根治術及進行放療、化療的患者,可以抗轉移、抗復發,因為中藥對扶持正氣,提高免疫功能有確切療效。


3. 延長生存期,提高生存質量

中藥對中、晚期癌症患者可延長其生存期,提高生存質量,部分患者可獲治癒,已有很多病例可以證明。對放療、化療較為敏感的癌症患者,配合中藥可以增效減毒;對於體質虛弱,不能放療、化療者,服用中藥,可延長生存期提高生存質量,帶瘤生存。部分腫塊亦可縮小,乃至消失。


中醫藥治療癌症的法則和方藥

腫瘤的治療,不外扶正與祛邪兩方面,早期祛邪為主,中期攻補兼施,晚期則以扶正為主,佐以祛邪。由於腫瘤發現時,多為中晚期,必須攻不傷正,時刻注意陰陽氣血之調燮,尤應側重補脾益腎,方可緩解症情,延長生存期。正如張景岳所說:「噎嗝反胃,當益脾腎,舍此二法,別無其他」,是十分正確的。


一、祛邪

「內有有形之積」,多有症瘕痞塊存在。因癌細胞不斷分裂增殖腫塊壓迫周圍血管、神經,而出現疼痛、梗阻,甚則腐爛、壞死,可見發熱、出血、昏譫等徵象。根據症情,可採用下列三法以祛邪抗癌,所謂「邪去正始安」。


1.清泄熱毒

凡見發熱,局部紅腫熱痛,口乾,便難,苔黃或糙、質紅,脈弦數之「熱毒證」者,均宜清泄熱毒,常用藥為野菊花、重樓、白花蛇舌草、半枝蓮、金銀花、地龍、人中黃、山豆根、山慈菇、生大黃等。如伴見胸脘脹滿,泛嘔納呆,乃兼挾濕濁之象,需加藿香、佩蘭、厚朴、鬱金、姜半夏等芳香宣化之品。如發熱加劇,煩躁不安,或有出血傾向,舌質紅絳,脈洪數的「血熱證」者,應加犀角(水牛角30g可代)、鮮生地黃、牡丹皮、赤芍、生地榆、鮮石斛等涼血養陰之品。「血熱證」多見於病情加劇或晚期癌症患臨者,凡見舌紅絳無苔,脈弦急的,都是病情惡化的先兆,預後多治驗不良。


2.滌痰散結

朱丹溪曰:「凡人身上中下有塊者多是痰」。《類證治裁》:「結核經年,不紅不腫,堅而難移,久而腫痛者為痰核,多生耳、項、肘、腋等處。」符合惡性淋巴瘤症狀的描述。痰是多數腫瘤的致病因素,因此滌痰散結是治療腫瘤的大法之一,常用藥物為生南星、生半夏、壁虎、僵蠶、蜂房、川貝母、海藻、昆布、天葵子、白芥子等。生南星、生半夏有毒,需加生薑6片先煎1小時始妥。


3.化瘀軟堅

腫瘤質堅,推之不移,高低不平,腫痛,舌質紫暗,脈堅澀,呈「瘀積症痞證」者,皆可用此法,常用藥物為三棱、莪術、水蛭、虻蟲、全蠍、蜈蚣、廑蟲、桃仁、紅花、丹參、赤芍等,可以改善病灶周圍的血液循環,促使抗癌藥物的滲透,使腫瘤變軟,有所縮小,減輕疼痛,緩解症狀,控制發展。


二、扶正

相似於現在的「免疫療法」,即在祛邪的同時,必須根據患者陰陽氣血的偏頗,予以調補,才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力,改善症狀,穩定病情,「養正積自消」也。


1.滋養陰血

腫瘤在中晚期由於陰血耗損,多見頭眩、心悸,口渴咽干,煩熱不安,舌邊尖紅,或舌絳無苔,脈弦細而數的「陰虛內熱」之證,治當滋陰養血,藥如生地黃、川石斛、天冬、麥冬、女貞子、墨旱蓮、白芍、阿膠、北沙參、西洋參、枸杞子等。如舌質紅絳轉淡,漸生薄苔,說明症情好轉,預後較好。


2.溫陽益氣

由於長期使用清熱解毒藥,或放療、化療後,體氣大虛而出現疲乏困憊,惡寒肢冷,口淡不渴,二便清利,苔白、質淡胖、邊有齒痕,脈細弱無力,一派「陽虛氣弱」之象。治宜溫陽益氣,藥如黃芪、黨參、附子、肉桂、白朮、乾薑、山茱萸等,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力,改善症狀,抑制腫瘤的發展。


3.補脾健中

長期使用清熱解毒,或活血化瘀、攻堅消症之品,脾胃大傷,脾陽不振,形瘦,納呆,腹脹便溏,舌質淡胖,脈細軟之「脾胃虛餒」之證。治宜補脾健中,藥如香砂六君湯加山藥、薏苡仁、雞內金、紅棗等,以增強體質,改善症狀。


抗癌驗方簡介

癌症的治療,比較複雜,宜定期體檢,一旦發現,應及早手術,並配服中藥調治。中晚期可用中藥配合放療、化療和介入;不能放療、化療、介入者,可以服用中藥調治。茲再介紹幾則有效方藥,供參考:


1.抗癌單刃劍方



註:

即使不加味,使用本方也有效果,但需連服15劑。若15劑後無任何改善,則藥不對證,可改用其他方藥。若15劑後自我感覺有效果,可長期服用,不必更方。服至1年後可每2日1劑,2年後可每周1劑。


一般服15日後有一定的自我感覺,30~90日可明顯出現療效,所以預計存活1個月的極晚期患者就不必服用本方。對預計可存活半年左右的患者,可使病情好轉、抑制癌細胞的增殖,延長生命;早期患者常常有滅除腫瘤的效果,使患者完全康復。此外,服藥定時間,疼痛幾乎完全消失。


2.胃癌經驗方


3.食管癌經驗方


4.肝癌方

仰望岐黃

來源|《國醫大師朱良春全集 臨證治驗卷》

圖片來源:青竹醫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xNYTXEBfwtFQPkdLCF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