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最近大家有沒有發現,各種網約車是越來越多了。以往我們都認為,做網約車的只有滴滴,用的也大多數是車主自己的私家車,而這些私家車,大多數都是燃油車或者混動車,純電車的占比非常少。
但最近大半年以來,我們陸續開始看到了一些純電動車企開始發力,和一些網約車平台合作,以純電動車的身份做網約車。比較知名的當然是以萬城萬充,曹操出行等為代表的,一大票使用吉利帝豪純電版的網約車平台了。
那麼這些純電動網約車們,和市售款車型到底有什麼不一樣呢?為什麼純電動車企們要扎堆做網約車呢?
//
網約車版和市售版車型有區別嗎?
//
先說結論:絕大多數網約車版本的純電動車,車型本身和市售版是沒有任何區別的。也就是說你買到的車型,和路上跑的網約車,在本質車型上是一致的。但是,網約車平台在大批量採購車型的時候,會和市售款的車型有著明顯不同。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絕大多數網約車使用的都是最低配版車型。因為對於網約車這種營運車輛而言,不需要市售車的各種娛樂或人性化配置。甚至於,有些純電動車其會針對網約車平台,推出專門的網約車版車型,這些車,是不在零售渠道售賣的。
就好比廣汽新能源旗下的如祺出行使用的Aion S網約車。這款車基於Aion S的最低配版本做了相應的配置修改,沒有霧燈,沒有LED大燈,甚至車內智能娛樂系統的版本也是比較老舊的版本(我坐過的一輛Aion S甚至沒有娛樂系統,螢幕顯示的是實時地圖和駕駛員信息)。而市售版Aion S上各種賣點功能,在網約車版本上也一概欠奉。但有趣的是,Aion S的網約車版本的後排座椅,是明顯比市售款更加柔軟舒適的,至於具體原因,我們也不可知。
//
這可能是當今最划算的廣告
//
企業做網約車,其實是虧本的。既然虧本,為什麼還要做?難道真的是錢太多沒處花?實際上和大家的懷疑正好相反的是,車企扎堆做網約車平台,並不是錢太多沒處花,而反倒是一種新型的,非常高效,性價比極高的宣傳方式。大家可能有所不知,大多數車企每年都會花上數億甚至數十億元(奧迪2018年度宣傳費用預算超過60億人民幣)進行各種宣傳活動,而這些錢花出去的目的,也只是希望大家更多了解這個品牌,這款車,進而掏錢買車而已。
但傳統的宣傳手段在2019年的當今並沒有多大作用,單憑一些廣告和各種營銷,很難讓潛在客戶們清楚感受你需要宣傳的這輛車。那麼有什麼辦法能更直觀地,讓整個社會各類人群,無論會不會開車,無論有錢沒錢,都能直接地,直觀地對某一個品牌某一個型號的車產生深刻印象呢?
答案非常簡單,那就是用最低的成本讓他們坐車!那麼怎麼才可以讓這個「坐車體驗」的範圍儘可能廣一些?大家一定已經猜到了,網約車平台!直接投入車型,補貼運營企業去做網約車,讓所有人都可以搭乘這些車,直接感受這些純電動車的優點。也就是所謂的體驗營銷,這就是當今最有效的純電動車廣告。
//
這些網約車平台真能比滴滴好嗎?
//
這是必然的,本質上作為一種宣傳手段,這些新興的網約車平台都極端重視服務和體驗,畢竟這是體驗營銷的重要一環。無論車況車容,還是駕駛員的著裝行為規範,乃至乘車費用,這些平台相比滴滴都會有相當的優勢。
而且這些新網約車平台的車,本質上是車企在搞,因此車輛基本上都是車企統一進行維護,維護標準是要比普通網約車高很多的。因此實際上無論你已經是純電車的車主還是即將買車正在猶豫的,甚至你並不想買車,都大可體驗一下這些網約車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