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到底對韓國人多珍貴,為了牛肉可以和美國翻臉?

2020-09-24     笑語千年

原標題:牛肉到底對韓國人多珍貴,為了牛肉可以和美國翻臉?

牛肉到底對韓國人多珍貴?您一定是忘記了2008年那場韓國和美國的牛肉風波了吧?

因牛肉引起的韓、美風波

韓國是牛肉消費大國,但韓國牛肉的自給率不足三分之一,其餘大多依賴從美國進口。

2003年12月,韓國因美國發生瘋牛病而宣布全面禁止進口美國牛肉,此舉讓美國經濟受損嚴重。很不爽的美國人在 2006年1月韓美啟動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前,要求韓國恢復進口美國牛肉,韓方不得不暫時同意恢復進口美國剔骨牛肉。

但2007年10月,韓方又藉口美國牛肉帶有瘋牛病毒,停止了美國牛肉的進口。 美國便在李明博就任總統後,再次向韓國施壓,希望韓國能全面恢復進口美國牛肉。

這場風波到後來性質完全變了。到後來發展成吃不吃牛肉,吃什麼牛肉,都是一個政治立場問題。

2008年6月10日,上百萬手持蠟燭的韓國民眾在首都首爾街頭集會,擔憂進口美國牛肉可能給韓國帶來瘋牛病隱患,抗議向美國開放牛肉市場。其後果是,總理韓升洙帶領韓國內閣集體遞交辭呈。

這起風波歷時將近半年,雖然最後終於平息,但也能看出來在韓國,牛肉的重要性。

韓國人的消費心理

牛肉是深受韓國大眾喜歡的肉類,許多韓國菜肴就是以牛肉為原料加工而成的。作為牛肉消費大國,韓國每年牛肉消費量在 40 萬噸以上。美國每年向韓國出口的牛肉就有近 20萬噸之多,占進口量的 68%,總金額逾 10 億美元。

韓國的牛肉價格很高,本土產的牛肉一 般賣到20000~ 50000韓元一斤 ,進口的牛肉價格則要便宜得多, 只賣5000~ 10000韓元一斤。

出於韓國特有的文化特點和民族自尊心,韓國消費者對本土產牛肉有著特殊的偏好。其實除了牛肉,韓國人對國貨的偏好是全方位的,無論是汽車、電器,還是服裝,食品,都優先選擇國貨。

韓國人向來認為,韓國土地上出產的東西最適合韓國人的體質。吃韓國本土生產的米、菜和肉才有利於健康。所以韓國養牛的農民才有底氣和美國競爭。雖然韓國本土牛肉貴,但是銷量要遠超進口貨。

韓國人一貫認為,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個人命運與企業盛衰、國家強弱密切相關。因為韓國是一個受儒家文化影響很大的國家,強調忠、孝 的儒家文化培養出了韓國人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表現為對於國貨的偏好心理。

韓國牛肉真的這麼好嗎?

上世紀 60 年代初, 韓國還是落後的農業國家。在 隨後的 30 年,韓國迅速工業化,人均國民收入由 87 美元猛增到 17000 美元。

為了使韓國農民收入增長,政府採取了高農業補貼、高農產品價格和高關稅的政策。政客們為了得到農民的選票,也是不遺餘力地討好農民。這才是韓國本土的牛肉賣得那麼貴的原因。

韓國的養牛農民一直聲稱他們的牛是用大麥喂養的高品質牛,其實這只不過是個噱頭。

韓國人多地少,畜牧業並沒有形成美國和澳洲那樣的規模化,加上飼料的價格很高,所以牛肉的價格被抬得很高。

只要政府有意大量進口牛肉,韓國養牛的人便會集體起來抗議,政府不得不妥協,控制肉類進口量。正是因為物以稀為貴,韓國牛肉才能維持高價,顯得特別珍貴。

韓國牛肉一般分為五個等級,最高級的價格非常昂貴,在韓國吃牛肉是件蠻奢侈的事情。一般韓國家庭並不捨得烤牛肉吃,只會去做海帶牛肉湯,過一過牛肉癮。

不過,韓國人喜歡的,未必咱們一定喜歡。像韓國泡菜,我就不太感冒。韓國的牛肉,我也吃過一兩次,感覺也就那樣,並不比咱們市場上賣的好吃多少。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感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BJewHQBd8y1i3sJJcI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