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胡志明領導的越南共產黨於9月2日在河內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國"。三年多後的1949年4月27日,前越南皇帝保大也在法國的支持下在西貢建立了越南臨時政府。
50年代,美國為了防止共產黨在亞洲進一步擴張,先後出台了 《美國對於印支的立場 》和 《美國在東南亞的目標和行動方針》,決定向南越政權提供援助,以遏制共產黨政權的發展。
在美國的支持下,南越政權瘋狂屠殺共產黨人;北越隨即決定武裝推翻南越,派遣大量軍事人員前往南越,組織顛覆南越。
1961年5月,美國總統甘迺迪下令派遣400名美軍"特種作戰部隊"和100名軍事顧問進入南越,美軍飛行員也開始對北越展開轟炸,越南戰爭爆發。
在越南戰爭中,美國由於擔心中國的干涉,並沒有公開對北越宣戰。他們支持南越的方式是派出大量轟炸機轟炸北越,而在此過程中也有不少飛機被北越擊落,大量美國飛行員成為北越的戰俘。
據統計,僅1964年至1966年,北越就擊落美軍飛機超過1000架以上,失蹤的美軍飛行員達1350人。北越擊落如此多的美軍飛機,離不開中國的援助。1965年胡志明曾秘密來華,請求中國援助越南,毛澤東答應了胡志明的要求,決定派空軍高射炮部隊進入越南作戰。首批入越作戰的中國空軍高炮23團在第一場戰鬥中就擊落美軍7架飛機,5名美軍飛行員成為北越的俘虜。整個越南戰爭中,中國高射炮部隊共作戰2153次,擊落美機1707架,擊傷1608架,俘獲美軍飛行員42名。
據美國統計,越南戰爭中,共有771名飛行員被俘,其中113人在戰俘營死亡,658名在戰爭後返回了美國。
最初,美軍戰俘的生命安全還是能夠得到保證的,因為北越政權想利用他們與美國談判,或者與南越交換戰俘。所以這些美軍飛行員被捕後,北越越權會給他們治傷,並保證他們的生命安全。
從1965開始,直到1969年,由於美國持續轟炸北越,北越感到談判無望,美軍戰俘也迎來了一個黑暗的時期。許多戰俘在經歷折磨後死去,絕大多數戰俘都受到了虐待——直到迎來美越和談期,戰俘的待遇才有所改善。
雖然日內瓦公約規定了戰俘應該享有一些基本的權利,但北越認為美國並未宣戰,所以這些美軍戰俘並不具備戰俘身份,也就不應該得到是內瓦公約的保護。這些美軍飛行員不是戰俘,而是對背起實施暴行的「犯罪者」,北越有權按自己的方式進行處置。
越南戰爭中,北越特地為美軍戰俘選擇了數個關押地點,華廬監獄和「惡魔島」戰俘營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兩個。大多數美軍都曾在這兩個戰俘營關押過。
華廬監獄有四個區域,美軍戰俘形象地將這四個區域分別稱做「傷心旅館」、「新夥伴村」、「小拉斯維加斯」和「集體營地」。其中,「傷心旅館」有八個小牢房,是審訊新來戰俘的地方。它的每間牢房都有一張小小的水泥床,床的一頭有一付腳鐐,是用來固定睡覺中的戰俘的。這個小牢房沒有窗戶,大多數時候都會同時關押四名以上的戰俘,空間十分擁擠。
很多美軍戰俘被送到華廬監獄時,身上都或多或少有傷,但是大多數傷員都得不到必要的救治,有些戰俘甚至直到病死也沒有得到過任何治療。在一些宣傳片中,北越的士兵會將戰俘送進醫院治療,並讓記者拍照;但是記者拍完照離開後,這些戰俘便會被重新帶回戰俘營。
空軍上校斯托雷是比較幸運的傷員。由於他是被俘的美軍飛行員中軍銜最高的,北越認為這個上校將來有一定的利用價值,所以當他在1967年1月被俘後,他在跳傘時骨折的右腿,得到了簡單的治療。當著記者的面,北越的醫生用一付夾板固定了他的右腿,在他的傷口上塗抹了碘伏消毒液,受傷的膝蓋也被塗上了藥油。這些處理雖然簡單,但卻保住了斯托雷上校的一條腿。
北越戰俘營的伙食條件是極惡劣的。美軍戰俘能吃到的,基本都是帶有泥巴的蔬菜、腐爛的魚和一些無法辨認的散發惡臭的肉。很多人吃了這些食物後患上了急性腹瀉,大多數戰俘出現了體重下降。即使是在越南的春節期間,每位戰俘得到的,也不過就是幾片餅乾和一杯大米酒。
戰俘們最受不了的,是戰俘營根本沒有洗澡的區域,戰俘們經常一連幾個星期都沒有辦法洗澡和剃鬍須。有些戰俘在被俘近一年後,才得到過一次洗澡機會。
如果說條件惡劣還能忍受的話,戰俘營里沒完沒了的審訊才是最大的折磨。相對普通飛行員來說,軍官更容易受到長時間的審訊和毆打。很多軍官都過過被審訊時受到鞭打的記錄,他們也在被打後被迫寫下認罪書。他們的認罪書會被北越拿去向全世界展示,讓全世界都知道美國發動了一場「邪惡的戰爭」。
對於一些在審訊中比較配合的戰俘,北越也會給予他們一定的甜頭,以換來更多戰俘的合作。這種甜頭有時只是一塊麵包,或者只是一包香煙,又或者是一次洗澡的機會,但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配合審訊的美軍飛行員越來越多了。
大多數美軍飛行員也很聰明,他們知道硬著來沒有好果子吃。但是他們中的很多人,並沒有掌握美軍的什麼機密,所以在審訊時,很多人都會編一些所謂的軍事情報,混雜在真實的情報里交待出來。當時負責審訊的北越官員對英語精通的本就不多,很多戰俘通過編造故事成功地矇混過關,一些口才好的戰俘,甚至得到了蚊帳和毛毯這樣的「奢侈品」的獎勵。
當然,也有一些俘虜不願意合作,等待他們的,便是戰俘營的酷刑。美軍飛行員克努森由於在跳傘後拒捕,殺死了兩名北越士兵,而且在審訊中一言不發,就被戰俘營用鐵鏈鎖住腳,用牛筋綁住胳膊,在全身不能動彈且沒有食物和水的情況下,綁了三天。之後,這位可憐的飛行員又遭到拳打腳踢,鼻樑也被打斷,背部和臀部被竹條打得血肉模糊。
空軍上尉特勞曼也因為不合作而被毆打多次。在回到美國後,他曾在回憶錄中回憶了在戰俘營受到的折磨:「他們用尼龍皮帶在我的後背將我的手腕和手肘緊緊捆綁在一起,肘關節對肘關節,手腕對手腕。之後他們把你的手拉起來,直到你的背部超過你的頭部,你的氣管被勒的很緊,這種姿勢用不了10分鐘,手臂的神經就會被扯斷。這種疼痛是你一輩子都不願意回憶的」。
越南深受中華文化影響,信奉「攻城為下,攻心為上」,對美軍戰俘採取的也是胡蘿蔔加大棒的政策,重視灌輸教育,從內心上消磨美國人的鬥志。
每個戰俘營里都有一位政委,專門負責對戰俘的教育,擔負著「動搖戰俘立場,挫敗戰俘信念,並讓戰俘們相信美國發動的是一場不義的戰爭,美國制度是一種邪惡的制度這一任務。
美軍戰俘中,有著為數不少的黑人,這些人成了灌輸教育的重點對象。越南人認為黑人在美國受到的是不公正的待遇,只要稍加引導,便可為己用。所以戰俘營里的黑人戰俘受到的待遇比白人戰俘要稍好一些。政委們每天都在不斷的告訴黑人飛行員,他們幫美國政府作戰,是在幫助白人維持奴役他們自己。所以美國的黑人應該團結起來,拒絕參戰,不要當白人服的炮灰。
美軍戰俘中有一位黑人空軍中尉,是黑人戰俘中軍銜較高的,因此也得到了重點關注。越南人給他聽黑人民權運動領袖的講話錄音,要求他也作一個類似的演講,讓他們拿到戰場上去播放,讓更多的黑人士兵放棄抵抗。
在學習教育的同時,美軍戰俘偶爾也會被帶去參觀反映越南獨立鬥爭的一些紅色遺址,或者被組織觀看宣傳共產主義的電影或者文藝演出。有時,也會被帶去觀看被美國炸毀的學校和醫院,以及無家可歸的兒童。參觀這些無非是想讓戰俘心生懺悔,消磨他們的意志,能與北越合作。
美軍飛行員被俘前,大多過著比較優越的生活,越南戰俘營的生活,讓這些人非常不適應。越南是典型的熱帶季風氣候,旱季最高氣溫可達40度以上;雨季又非常潮濕,毒蟲橫行。戰俘營為了防止他們逃跑,牢房的窗戶都是封死的,通風非常不好,十分的悶熱潮濕,戰俘們非常不適應。而且戰俘營只有堅硬的水泥床,也讓睡慣了空調宿舍的飛行員們長期難以入睡。
經過剛入營時幾個月的審問之後,戰俘們將面對不知道什麼時候到頭的囚禁生涯。這種望不到頭的等待是最難熬的。戰俘們必須尋找一些樂趣,才能打發這漫長的無聊時光。有不少戰俘通過與自己對話來消除孤獨感,戰俘丹頓則每天在監室中扮演他認識過的每一位朋友,模仿他們的口氣與自己說話,這種看上去無聊的遊戲,他堅持了兩年多。
同一牢房的戰俘,也會利用在放風時撿到的石塊在地上畫一個棋盤,用石塊做棋子來下棋。還有一位戰俘,甚至在牢房裡養了幾隻蜘蛛和蠍子——為了弄食物給這些小寵物,整個監室的人每天都去抓蟑螂。
隨著戰爭的進行,被俘的美國人越來越多,美國政府不得不要求國際紅十字會出面,要求越南能夠遵守《日內瓦公約》,保證被俘美軍能得到戰俘的待遇。
但是北越根本不吃這一套。北越政府在給國際紅十字會的回信中嚴厲譴責美國的侵略,譴責美國給越南人民所帶來的生命和財產損失,並指出「被抓獲的飛行員應在北越法律下受到審判。」
在給國際紅十字會的聲明中,北越堅稱美國政府沒有宣戰,所以這些被俘的美國人不適用《日內瓦公約》,他們不具備戰俘身份,北越有權對他們進行起訴並審判。
對於北越的這種強硬態度,美國辯解說雖然兩國沒有宣戰,但仍然發生了武裝衝突,並暗示北越美國政府手上也有一大批來自越南的俘虜,希望雙方對戰俘都能給予同樣的待遇。
從1969年8月開始,北越終於答應與美國進行談判,然而直到1973年1月,雙方才正式簽署了《關於越南結束戰爭、恢復和平的協議》,同意在協議簽署的60天內,遣返美國戰俘。
美軍戰俘的遣返引起了很多媒體的注意,但美國政府藉口為給戰俘創造一個良好的康復環境,拒絕了大多數媒體的採訪要求。尼克森說:「這不是譁眾取寵的時候,這些人有權擁有隱私權,我要尊重他們的這個權利」。
1973年2月10日,北越政府將第一批115名美軍戰俘交到了美國代表的手上。在接下來的一個多月里,北越又分五批釋放了全部美軍戰俘。這些戰俘回到美國後,受到了規格很高的歡迎,之後他們各自回到家鄉,開始了自己的生活。
這些美軍戰俘都是軍人,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他們雖然給越南人民帶去了災難,但他們自己也是戰爭的受害者。不過有很多美軍戰俘在回家後,也會反省越南戰爭的對錯,他們知道相比那些葬身越南叢林中的戰友們,自己還是幸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