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污染企業的拆遷中,有一類企業出鏡率較高,即養殖場。現在農村裡的很多中小型養殖場,都是農民朋友們在地方政府的號召下開辦的。為了鼓勵大家積極投身養殖業,養殖場開辦時往往是一路綠燈,因此很多養殖場戶不太清楚自己的養殖場是不是還「缺少」哪些手續。當養殖場面臨關停搬遷或者徵收拆遷時,養殖農戶就有可能會因此面臨補償過低或者沒有補償的困境。
今天,北京京康律師事務所主任史西寧律師為各位解讀,養殖場搬遷中企業主應該關注的幾個要點:
規劃調整使養殖場受損,必須予以補償
國家規定,因畜牧業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調整以及劃定禁止養殖區域,或者因對污染嚴重的畜禽養殖密集區域進行綜合整治,確需關閉或者搬遷現有畜禽養殖場所,致使畜禽養殖者遭受經濟損失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予以補償。
事實上,養殖場也是企業,也適用企業拆遷補償的法律規定。養殖場關停禁養或拆除應當類比企業拆遷進行補償。例如,針對養豬場的補償,應該包括土地使用權補償、豬舍補償、豬舍附屬物補償、停產停業補償、可移動設備搬遷費用、不可移動設備的重置成新價、搬遷補助費、臨時安置費等。
規劃調整使養殖場受損,必須予以補償
國家規定,因畜牧業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調整以及劃定禁止養殖區域,或者因對污染嚴重的畜禽養殖密集區域進行綜合整治,確需關閉或者搬遷現有畜禽養殖場所,致使畜禽養殖者遭受經濟損失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予以補償。
事實上,養殖場也是企業,也適用企業拆遷補償的法律規定。養殖場關停禁養或拆除應當類比企業拆遷進行補償。例如,針對養豬場的補償,應該包括土地使用權補償、豬舍補償、豬舍附屬物補償、停產停業補償、可移動設備搬遷費用、不可移動設備的重置成新價、搬遷補助費、臨時安置費等。
養殖場拆遷,有哪些要點值得注意?
第一,如果政府是以公益目的的關停禁養,比如國家以治理環境污染或建設公益工程為目的的,應當對養殖戶給予合理的補償。
第二,對於經營證照齊全的養殖戶,如果因為環保問題或是工程項目面臨關停或拆遷的,應當獲得更為合理的補償。
第三,對於沒有經營證照的養殖戶,他們由於各種原因未能成功辦理證件或者辦不了證件的,應當給予合理的補償。養殖場是否具有完整合格的手續可能會成為影響補償金額的關鍵因素,但是這一因素並不能成為養殖場是否應當補償的判斷標準。
最後,你要做的就是堅定自己的維權信念,不要為徵收方所折服。積極與拆遷方溝通,若溝通沒有效果,則應當及時展開維權行動,可以自己實施,也可以委託律師進行。進攻永遠是最好的防守,維權也是捍衛自己權利的最佳途徑,忍讓、退縮並不能換來諒解與公平。
史律師提醒:
最後,史律師提醒各位被徵收人,由於各地方的具體補償標準是不同的,如果認為補償過低,應當及時與政府有關部門協商;如果協商不成,可以請第三方平台機構介入評估;如果對評估結果不能達成一致意見,政府相關部門也應當確保養殖戶有救濟的權利,如:申請聽證,陳述和申辯等。除此之外,被拆遷戶還可以通過複議、訴訟等法律程序維護自身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