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零時,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援鄂醫療隊的140位成員接到了一個緊急通知:「醫療隊留下,接管武漢協和西院的一個重症病區」。
此時,距離醫療隊結束武漢協和醫院腫瘤中心的戰鬥,重症病區「清零」關艙,僅僅24個小時。
動身時刻,熹微之中;
如同當初奔赴武漢的義不容辭,他們再次響應國家號召,扛起責任,衝鋒在前。
休艙僅24小時,他們再赴新的戰場
聞令而動,應聲而起,趕赴下一個戰場。
3月17日一早,浙大一院院長、黨委副書記黃河,浙大一院院長助理、醫療隊臨時黨支部書記陳軍,醫療隊主任、重症監護室主任醫師章渭方,醫療隊臨時黨支部副書記羊煒霞帶領援鄂隊骨幹迅速趕到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西院區(以下簡稱武漢協和醫院西院)進行現場查看和工作對接。
浙大一院援鄂醫療隊20人赴武漢協和醫院西院踩點
目前在武漢協和醫院西院有來自全國的15支醫療隊奮戰在這裡,我院援鄂醫療隊接替的是武漢協和醫院本院、廣西、遼寧三支醫療隊所接管的住院樓14樓重症病區。目前收治有46名病人,部分是重症危重症患者。院感組成員對病區院感工作做了進一步查看,針對當前病區情況制定了更加嚴格的院感防控流程和路線優化,在流程監控和督導崗設置做進一步加強。
下午兩點,黃河院長組織醫療隊骨幹開了一個動員會,黃河院長表示:「前半場我們表現出色,成績優秀,取得了很好的救治效果,後半場我們要更加鼓足鬥志,啃好硬骨頭,打硬仗,打勝仗,圓滿完成任務,並做好院感防控。」
面對黃河院長的鼓勵,援鄂醫療隊140名醫療隊員鬥志滿滿,幹勁十足,無一人退縮,紛紛表示:要留下,和所有人一同並肩戰鬥。援鄂醫療隊的微信群被大家一個個鼓舞人心的話語,一個個鏗鏘有力的回答刷了屏。浙一「鐵軍」在關鍵時刻再次展現出了「國家隊」醫院的責任和擔當,用醫者仁心和毫不退縮的鬥志,誓將這場戰鬥進行到底。
日夜奮戰的一個月,「清零」一個重症病區
回首2月12日接到武漢出征號令,同樣是一個深夜,沒有遲疑,沒有猶豫,一夜之間,短短几個小時,140人的醫療隊集結,2月14日,黃河院長帶領的這支精銳部隊馳援武漢,整建制接管武漢協和醫院腫瘤中心。在這場不見硝煙卻戰火瀰漫的陣地上,重症病區內的救治每一天都在啃硬骨頭。黃河院長指導隊員對每一名危重患者採取精細化、個體化管理,確保精準救治,萬無一失。
闖過一道道難關,啃下一塊塊硬骨頭,3月14日,是這支醫療隊入駐武漢的「滿月」之日,也是醫療隊整建制接管的重症病區「清零」之日,援鄂醫療隊接管的重症病區共收治72名患者,其中64名患者順利出院,8名患者也病情好轉,轉入其他定點醫院進行治療,這個重症病區圓滿完成了它的使命。
是國家隊,就勇擔重任,是醫者,就奮戰生死之間。
浙大一院從1月23日起受國家衛健委、浙江省衛健委指派,先後派出150多位醫務人員赴武漢,至今奮戰在武漢金銀潭醫院、武漢市第四醫院、武漢市天佑醫院等一線崗位。
昨天,在國家的緊急號令下,黃河院長帶領的援鄂醫療隊再次勇擔使命,整建制接管武漢協和西院重症病區,依舊是硬骨頭要啃,依舊是險關萬難,浙一人還將勇挑重擔,敢打硬仗,憑藉強有力的經驗和救治實力拯救生命,踐行承諾,無悔初心,讓「浙一精神」紮根荊楚大地,用「浙一經驗」築成生命防線。
不勝利,不收兵
點「在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Gdp39nABfwtFQPkdVY4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