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兵實彈射擊,一發啞彈被老百姓撿走,在家裡爆炸,造成兩死一傷

2021-04-03     這才是戰爭

原標題:炮兵實彈射擊,一發啞彈被老百姓撿走,在家裡爆炸,造成兩死一傷

本文是20萬字老山對越作戰戰地日記《穿過硝煙》第12集。作者:參戰老兵柳福君。由作者授權「這才是戰爭」發表。

1985年4月22日 星期一 小雨

上級要求每班培訓一名衛生戰士,培訓的主要內容是止血帶、急救包的使用,負責戰地救護。止血帶是那種黑色的乳膠管,急救包是真空滅菌包裝的三角巾或繃帶。其實這些急救物品的使用每個人都掌握了,止血帶要扎四肢負傷的上部,也就是離心臟近的部位,急救包撕開後,根據負傷部位,有的用纏繞包紮,有的用三角包紮。

當時戰場上配發的急救包

今天去營里集訓,時間一周。從統計情況看,炮兵傷亡比步兵傷亡大。這次輪戰,炮兵連每人兩個急救包,兩根止血帶,步兵連每人一個急救包,一根止血帶。陣地上傷亡率達53%,其中傷亡人數中76%屬炮傷,24%屬槍傷、地雷傷。看來防炮是一個十分突出的問題。

今天搞了一天的遊動炮射擊訓練,下午渴得真厲害,回來後我喝了五大碗水。晚上又搞了一個小時的夜訓,科目是夜間捕捉目標。

1985年4月23日 星期二 陰

搞了一天的訓練,很累。晚上營里開班長、幹部會,營長李德林傳達了師長在炮團召開的現場會上的講話,主要是指部隊的行政管理、裝備管理等問題。我團八連一名戰士在駐地開槍將老百姓的鵝打死,這一事件充分暴露了管理上的一些薄弱環節。

教導員張世宇傳達了團黨委擴大會議精神,主要是六〇炮集訓時發生的一起事故所應當吸取的教訓。

在21號下午的實彈射擊中,我團七連六〇炮班打出了一發啞彈(不炸彈),他們在落彈區域附近沒找到該發啞彈,後來因為天黑了沒法繼續找下去,就決定第二天再找。結果被一個老百姓撿回了家。家裡的老三看到是炮彈,趕緊扔掉了,沒想到老大又去找回來和老二連同老大的媳婦一通亂敲,結果炮彈響了,老大當場死亡,老二重傷去醫院途中死亡,老大的媳婦身上多處嚴重受傷,背上的小孩幸而無事。

炮彈的彈丸組裝上引信後,就處於待發射狀態,發射時的加速過程就解脫了第一道保險,炮彈觸地時解脫第二道保險並爆炸,這是瞬發引信。還有觸地後延時爆炸的,是專為破壞工事的,使用的是延時引信。還有一種是空爆引信,在炮彈落地前距離地面一定高度時就爆炸,這種爆炸方式是為了增大殺傷面積,是專門對付暴露人員的。

這家老百姓肯定不懂這樣做的危險性,也不知道因產品質量問題會有一定比例的不合格炮彈存在。處在部隊集結地域的老百姓,有關部門沒有進行相關的軍事常識教育也是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

1985年4月24日 星期三 陰

根據團里安排,為落實「現場會」精神,加強行政管理(當然主要是炸死了人),團里決定停訓一天,一是給部隊傳達會議精神,二是檢查落實整頓部隊的紀律。

上午連隊首先集體傳達了昨晚的會議精神,爾後各班討論,檢查作風紀律落實情況,一直到午飯。下午部隊學習行政管理細則。幹部、班長制定行管規定,檢查連隊行政管理狀況。晚上連里點名,公布管理規定和落實措施,於7:45結束。

晚點名結束後,我找十班長刁光明談心,直到8:30,效果不錯,我非常滿意。

今天看到軍報上登的一個老離休幹部的事跡,他的大兒子在七九年自衛反擊戰中犧牲,二兒子在老山反擊戰中犧牲,現在他又把女婿送上了戰場。許多人不理解。哦,為了國家,他好像沒有什麼值得留戀的。這使我想起了那句戲詞「滿門忠烈出楊門」。

2016年我重返戰場時,在老山作戰紀念館看到了事跡介紹。原雲南保山軍分區司令員劉斌,滿門忠烈,全家六口人,有五人先後走向對越自衛還擊的前線。一九七九年對越自衛反擊戰爆發,劉斌在前線任指揮員,妻子王昌群參加支前服務隊,任副連長的大兒子參戰犧牲,二女兒劉豐參加火線救護隊。一九八四年在老山地區防禦作戰中,二兒子劉明又光榮犧牲,此後他又將二女婿陳家勇送上了前線作戰部隊。

我在一本雜誌上見到這樣一句話:「死並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此話是有道理的。

1985年4月25日 星期四 晴

上午指揮班與炮陣地合練,下午按照團里訓練考核的程序進行了訓練,我與副連長廖德才、偵察兵薑桂堂,在練習單觀交會距離,這本來是我的專業了,但由於較長時間未練了,也有些生疏,搞了一遍還基本記得。

在一天的訓練中時常看見直升飛機來往穿梭,全在文山67醫院降落。可以想見,肯定是在運送傷員。昆明軍區的67野戰醫院在文山州,聽說有的陣地將傷員運到陣地下,用擔架就需8小時。

23日早5點,各連連長與營長去前沿陣地查看地形、了解情況,24日晚返回。今晚未搞夜訓,連長介紹了在前線看到和了解到的一些情況:

從麻粟坡至前線還有四十里路,四十里路的兩側全是部隊。陣地上部隊士氣相當高漲,氣氛十分活躍,用罐頭瓶子組成的「殺敵立功」等字樣隨處可見。不打仗時戰士們有的在吹口琴,有的看書報。

我對面為越軍983團,剛換上來,氣焰十分囂張,現在打得很激烈,但多數採取偷襲的辦法。

連長說,有一門82無後坐力炮一發即擊入敵工事射坑內,炸死5人,有一個斷胳膊的想跑,被我高機一個平射,當即斃命,一發炮彈消滅敵人一個班。

現在八里河東山陣地上的三炮連,至今還無一傷亡(上陣地四個月了),他們已消滅106名敵人了。

1985年4月26日 星期五 陰

今天突然冷颼颼的,我穿上了絨衣,為迎接團第一階段訓練考核,今天複習性地練了一天。

下午訓練歸來時,衛生戰士(每班一個,學習戰地救護)訓練早回來了,文書領著他們和門崗一起,拿著收到的十幾封家信向收信人要瓜子,不買就不給,場面十分熱鬧!

來了一封家信,多麼激動!有的戰友顧不得卸下訓練裝具,蹲在地上就看;有的戰友自己找一個角落流著眼淚閱讀。沒有家信的戰友有的在嗑瓜子;有的在洗臉準備吃晚飯。

晚上繼續夜訓,時間7:30到8:30。隔壁八連搞到10:30,回來時喧鬧聲較大,影響了我連的休息,大家喊一陣也不頂用。早上起來我們按時起床,他們正在睡,這邊又開始報復了。連喊帶叫,甚至還有敲盆聲,八連也叫苦不迭。

在一本雜誌上看到這樣一句詩:

銷魂的酷刑,極樂的苦痛!

痛苦和快樂都難以形容!

——亨利希·海涅《詩歌集》

我想等我作戰結束,凱旋迴歸之日,這也是我的寫照!

1985年4月27日 星期六

幹部搞兩天的「獻身精神」教育,上午在營里聽政委做報告(駐地分散,以營為單位實施),主要內容有:

1、為什麼要樹立獻身精神?

A 為國獻身是中華民族的美德,是我軍的傳統;

B 為國獻身是每個共產黨員應當具有的品德;

C 為國獻身是輪戰任務的特殊要求;

2、怎樣樹立為國獻身的精神?

A 破除犧牲吃虧的思想;

B 破除怕苦怕累的思想;

3、幹部爭做六個模範:

A 做貫徹軍委作戰思想的模範;

B 執行命令的模範;

C英勇作戰戰勝困難的模範;

D 團結同志關心戰友的模範;

E 衝鋒在前英勇作戰的模範;

F 威武不屈的模範。

(未完待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xMJnXgBrsvY2_UuMqo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