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部片子,我再也不對「上房揭瓦」的兒子發火了

2019-10-14     醫學界兒科頻道

給多胞胎當媽,三頭六臂都不夠使……

好不容易熬過了一個半月的暑假,又迎來了十一整整7天的假期,史詩級大片《熊孩子放假了》又雙叒叕上映了。上躥下跳能力不僅一流,更關鍵的是時刻在你崩潰的邊緣瘋狂試探。

大部分家庭的國慶假期可能是這樣的,

也可能是這樣的,

還可能是這樣的!

反正不管怎樣,抓狂是大部分媽媽的主旋律。假期才過半,媽媽們恐怕只有一個願望:「趕緊開學吧!我好能上上班喘口氣啊!」

家有一寶已經讓你應接不暇,要是對雙胞胎就恨不得要有三頭六臂才行。

流水線作業,無效!

不是千手觀音,攬不了這活兒!

還有媽媽甚至提出了一個雙胞胎結論:2=10,1=0!

啥意思呢?

就是說帶一對雙胞胎跟帶10個孩子沒啥區別,如果你哪天只需要帶雙胞胎中的一個,就會覺得好輕鬆,整個人都得到了救贖,跟沒帶孩子沒啥區別。

這麼一看雙胞胎家庭已經夠嚇人的了,那麼三胞胎、四胞胎、五胞胎的家庭你敢想像嗎?

今天常爸就帶大家看看多胞胎家庭的美(luan)好(qi)生(ba)活(zao),看完之後再瞅瞅旁邊那個上躥下跳的永動機兼四腳吞金獸,嘖嘖嘖,竟然從未覺得他原本是

如!

此!

可!

愛!

家有四胞胎,去哪兒都是「極限挑戰」

埃米莉和西蒙的孩子是2歲的四胞胎,其中有一對還是同卵雙胞胎(直到現在埃米莉還總是認錯兩個孩子)。

最讓埃米莉頭疼的事大概就是帶孩子出門了。

首先她需要一輛足夠大的車,能夠容納4個寶寶的安全座椅和他們的嬰兒車。

這時候選車的標準就是「空間大,巨能裝」,外觀什麼的已經不重要了。

其次需要一輛雙層巨型嬰兒車,能夠一次性裝下4個寶寶。

但是,即便是有了嬰兒車,日子也不好過。因為太過巨大,嬰兒車總是要反覆拆卸、安裝,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看完這部片子,我再也不對「上房揭瓦」的兒子發火了

即便是走超大尺寸的門,車還是經常容易被卡住。

看完這部片子,我再也不對「上房揭瓦」的兒子發火了

最後歷經「千難萬險」,好不容易到了超市,迎接埃米莉的是哭鬧*4,亂跑*4,撒潑打滾*4,以及稍不留心孩子跑掉*4,反正要隨時隨地操4份心。

看完這段視頻,你便能深刻體會到什麼叫魔音入耳。

雖說帶娃出門就已經讓人手忙腳亂了,但做了媽的人都有個通病:再苦再累沒關係,只要對娃好就行!

為了讓娃有個好身體,快樂撒歡,埃米莉決定要步行帶孩子們去趟嬰幼兒健身房,就是咱們常說的兒童遊樂園。

光看圖片是不是覺得很溫馨,還有種歲月靜好的趕腳?然而,實際情況卻是一地雞毛。

還沒走幾步,凱麗就摔倒了。

很快里昂被防走失繩「蒙住了眼」,還有一個寶寶(同卵雙胞胎里的一個,常爸已經分不清了)掉進了水坑裡。

跌跌撞撞,他們好不容易才到了遊樂場。

孩子開始「自由自在」地玩耍,而埃米莉也可以坐下來,稍微喘口氣。

咦?

這個時候鏡頭對著埃米莉的襪子,拍了一個大大的特寫。

仔細一看,這兩隻襪子怎麼不一樣嘞?原來因為出門太忙亂,埃米莉把襪子都穿錯了,也是rio真實了。

看到這一家四胞胎的日常已經夠辛苦了吧?別慌,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四胞胎外還有更嚇人的五胞胎,了解一下。

「假」五胞胎,真管理

下面是里基和蕾切爾一家人,稍微一數就知道這家有6個孩子,個子高的明顯是大女兒。

可能有人要問了,不是五胞胎嗎?怎麼看著只有一組三胞胎啊?

一開始常爸也很好奇,後來才知道原來蕾切爾的五胞胎是分批出來的。

蕾切爾生了一對雙胞胎,也就是穿藍色和玫紅色衣服的兩個小孩子。誰知道,十個月後,她又生下了三胞胎,就是前面穿藍色上衣的三個男孩紙。他們三個來得如此靜悄悄,導致蕾切爾直到要生了,才知道自己又懷孕了。

最最關鍵的是,這五個孩子出生在同一年。所以從一定意義上可以說他們是五胞胎吧。

雖說幾個孩子出生故事很不可思議,但他們幾個也都健康長到上學的年齡了。為了能確保5個孩子能夠一起上學,最大情況地減少突發事件的發生,蕾切爾和里基制定了一套嚴格的作息制度。

吃飯、玩耍、睡覺都有固定的時間段,而且每一天都要嚴格執行。哪怕放假的時候,都絲毫不能懈怠。因為一旦打破了作息制度,後果將不堪設想。

為啥要這樣呢?

原因很明顯:便於管理,節省精力啊!

想一想這個剛睡醒,那個要吃飯,而另一個要出去玩,父母恐怕真的會崩潰吧!

目前在里基和蕾切爾的不斷完善下,作息制度日臻完善,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看到這裡,常爸真想給這對父母點個贊!

接下來咱們要介紹一個三胞胎家庭。之前的家庭都是四胞胎、五胞胎,這樣一對比,三胞胎應該相對輕鬆一點吧?

表面上好像沒錯。可是,當三胞胎撞上重組家庭,那就只能呵呵了!

三胞胎怕什麼,我們可是九口之家

卡爾和凱莉就遇上了這樣的「麻煩事」。

他們倆剛剛生下了三胞胎,兩女一男。如果沒有啥額外事件發生,養育這三個寶寶雖然有點吃力,但應該還沒啥大問題(常爸OS: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但問題是,凱莉和前夫生的3個女兒(最小的女兒才3歲)和他們一起生活。兩個人在一起後又生了1個女兒(現在也不過才10個月而已),再加上新生的三胞胎,數一數,一共7個孩子。

另外,卡爾和前妻也有3個女兒,只是沒有和他們生活在一起。

也就是說,兩個人的孩子加起來共有10個,其中有7個和他們倆朝夕相處。再加上他們兩口子,這可是個九口之家啊!

卡修斯是兩人的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兒子,算下來他有9個姐妹。

瞬間常爸就想起那個有11個姐姐的山西小伙砸!

養娃,人多還不是重點,關鍵是費錢、傷神啊!

金錢方面,保守估計,在英國養育一個孩子平均一年要花一萬英鎊(按照目前的匯率1英鎊 = 8.848人民幣),而他們有7個孩子,需要把孩子養到16-18歲,那麼需要花費125萬英鎊左右(大概1100萬左右人民幣)。這對普通家庭來說,簡直就是天文數字。

精力方面,父母則要付出更多,手忙腳亂都是日常。

凱莉需要同時照顧兩個,甚至三個孩子。

這不,她一邊喂奶,還要一邊把另一個孩子從寶寶椅上「拎」下來。

看完這部片子,我再也不對「上房揭瓦」的兒子發火了

「生娃一時爽,一直生一直苦啊!」

最初的興奮感過去後,這對父母被折騰得筋疲力盡。

每天圍著寶寶的「屎尿屁」轉,喂奶,哄睡,換尿布……

沒過幾天,卡爾就抱怨道:「現在只能圍著孩子轉,再也沒有自己的生活了。」

而凱莉也滿臉憔悴,她最大的願望就是:「等孩子們都上學了,我要去睡個覺。」

雖說不管是三胞胎、四胞胎還是五胞胎的爸媽,一提起娃就皺眉頭。但在這份煩惱的背後,也藏著滿滿的幸福感啊。

再苦再累,卡爾仍是滿臉幸福地說:「這些寶貝是比自己的命還重要的人。」

對於埃米莉來說,擁有四胞胎是非常幸運的事情,現在的生活對她來說就是最好的安排。

而且作為一個男人,常爸還敏銳地發現三個家庭的一個共同點:爸爸在育兒中堅持親力親為。

卡爾目前無業,他要每天去醫院兩次為新生的三胞胎擦洗身子。

西蒙是全職,每天下班回家第一件事是給孩子換尿布。

里基是輪班,在他有空的時候去接孩子上學。有時候下班晚了或者上夜班,就會打電話哄睡孩子們。

可能有人會說:「孩子這麼多,爸爸不幫忙不行啊?」

但是,對這幾個父親來說,他們照顧孩子不是因為「需要」而是「應該」

育兒從來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情,只要爸爸肯幫忙,媽媽就會輕鬆很多。

就像五胞胎媽媽蕾切爾說的:「育兒這個過程很不輕鬆,但如果兩個人相互扶持,就能度過任何難關。」

是啊,都說「兄弟合力,其利斷金」。但在常爸看來,「夫妻合力」才是真的能「其利斷金」。

如果想看完整紀錄片可以去嗶哩嗶哩搜索「遭遇多胞胎」,或直接複製連結: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ep279977?from=search&seid=7268157509950112824

雖說把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不太厚道,但常爸在看完這部紀錄片後,心裡還是偷樂了一小下。面對小小常的「上房揭瓦」也坦然了不少,還好還好,老父親還生龍活虎般健在嘞!

你家裡有幾個娃?

你有養一個娃=養了一團娃的感受嗎?

歡迎在留言下方分享。

本文首發:常青藤爸爸

本文作者:常爸

責任編輯:李小榮

版權申明

本文轉載 歡迎轉發朋友圈

- End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4jByW0BMH2_cNUgCiT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