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權轉載自浪潮工作室(ID:WelleStudio163),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說起河南信陽,你能想到什麼?
這是一個人口近900萬的城市,2018年末,常住人口就有640.8萬。
京廣線、京九線鐵路都途經信陽,但在人們的印象里,信陽還是沒什麼存在感。
直到前些天,信陽醫療物資告急的新聞登上了熱搜,人們才突然發現,原來信陽距離湖北這麼近。
當時,信陽市中心醫院的一名醫護人員還表示,誰家要是有N95口罩願意捐贈或者出售,就算只有一個兩個,他們都願意去拿[1]。
物資緊缺的背後,是信陽跟武漢的緊密關係。
信陽,一直被戲稱為武漢的後花園,它的另一個稱呼,是河南的南大門。緊挨著湖北的信陽,這裡的人們跟湖北的聯繫,有時候比跟河南的聯繫還要多。
1. 信陽,河南的南大門
如果你問信陽人呢,他們是南方還是北方。他們多半會不知道怎麼回答,因為南北交界線就從這座城市穿過。所以在北方,他們說自己是南方人,在南方,他們說自己是北方人。
如果你問一個信陽人,將來想把房子買在哪個城市,他們多半會回答武漢,而不是鄭州。
信陽離武漢有多近呢,開車只要兩三個小時就到了,而如果乘坐高鐵,四五十分鐘就能到達武漢。而從信陽到省會鄭州,高鐵需要一個多小時,最慢的要五個多小時。
信陽與湖北孝感、隨州、黃岡等地接壤,其本身距離武漢也只有二百多公里。
而在流入武漢的外省人中,最多的就是來自信陽,占了武漢流入人口總量的1.54%[3]。100個來到武漢的人里,就可能遇到1個信陽人。
今年春節,信陽共有近10萬人從湖北返回,其中八萬多人是從武漢返回的[4]。
信陽人去武漢上學、務工,甚至購物消費,都是家常便飯。信陽人小時候看天氣預報,看的都是武漢的天氣。而在信陽,武漢人也能吃到口味完全不一樣的信陽熱乾麵。
一碗信陽熱乾麵加豆腐腦,是很多信陽人每天的早餐搭配。跟武漢熱乾麵不同,信陽熱乾麵水分更多,加入了紅油、鹹菜等本地調料。圖/ @信陽美食
一身湖北味兒的信陽,和湖北確實有不少歷史淵源。
比如,信陽火車站是中國鐵路武漢集團有限公司的直屬站,也是因為這個,兩地人員的相互流通大大加強。
還有不少信陽人,要麼祖籍是湖北的,上一輩是來自湖北的水庫移民,要麼就是家裡有親戚娶了湖北媳婦兒。
2016年11月10日,武漢街邊的房源信息欄,大量的出租房信息鋪滿了一面牆,兩名打工模樣的人從信息欄路過。
信陽人也不會講河南話,他們的方言更接近於湖北話。在外如果說起方言,說不定會被湖北人當做老鄉。
2. 武漢,比鄭州吸引力更大
不僅是離武漢近,更重要的是,武漢比鄭州的吸引力大多了。
雖然在2016年的時候武漢和鄭州同時被納入規劃, 建設國家中心城市[5]。但不管是產業、教育,還是醫療、娛樂,武漢都比鄭州要略勝一籌。
有研究對中部省會城市的各項發展水平進行了量化和排名,結果顯示,武漢的經濟發展水平、科技教育水平,以及基礎設施與生活質量都比鄭州要高[6]。
「九省通衙」的武漢帶領中部地區崛起。
不管定位是文化中心、金融中心,還是人居中心、旅遊中心,武漢也都比鄭州排名高[7]。
如果要在鄭州和武漢之間做選擇,從大學填報志願開始,應該就已經有了答案。
提到鄭州,你可能絞盡腦汁,也只能想到鄭州大學和河南大學。
是的,鄭州大學是鄭州唯一一所211工程院校,連985都不是。至於河南大學,對不起,它的主校區在開封,規劃建設的鄭州龍子湖校區,去年才剛開工[8]。
以省份命名的河南大學校址卻在開封。圖/ 河南大學官網
而武漢就不一樣了,你可以一口氣說出好幾個名字:武大、華科、華師、武漢理工、地大、華農、中南財經政法......而且這七個學校,還都是教育部直屬的高校。
2018年,鄭州共有在校本專科生99.3萬人,武漢有96.9萬人。雖然數量上武漢是少了兩萬多,但要知道,湖北的常住人口比河南可是少了三千多萬[9][10]。
而更能代表高等教育水平的在校研究生數量,武漢則要比鄭州多了十萬。
作為全國重要的教育中心之一,不僅僅是高等教育,武漢的整體教育資源都要更豐富。
2018年的統計年鑑顯示,2017年武漢共有學校1194所,專任教師12.8萬人。而鄭州,除去各縣級市,市區只有746所學校,專任教師6萬多人[11][12]。
武漢大學校園,吸引了全國無數學子。而這只是武大幾所著名高校中的一所。
找工作的話就更不用糾結了。武漢的產業發展比鄭州強,也意味著更多的崗位和更高的收入。
作為老工業基地之一,武漢的工業基礎雄厚。在一五計劃建設時期,全國156項重點項目就有14項建在了武漢,打下了堅實的工業基礎[7]。
到2017年底,武漢市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有2633家。鄭州雖然有2845家,但其中2000家左右都在市區之外的縣和縣級市。
並且,有著科教水平做支撐,武漢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也更有動力。2017年,武漢高新技術產業的總產值就有九千多億,比鄭州規模以上大中型工業企業的總產值還要多[11][12]。
2019年8月18日,武漢光谷,這是武漢最著名的高新技術產業區,上千家高新技術企業在這裡紮根。
於是,就有了信陽人舉家跑到武漢務工、定居,接著孩子在武漢讀小學、讀中學、上大學,畢業之後可能繼續留在武漢工作。
聯繫,就這麼一步步建立起來了。就算沒有在武漢工作定居,資源豐富的武漢也更受信陽人的青睞。
去年,信陽市的李先生就因為女兒生病,專程來到武漢兒童醫院治療,住了一周的院後又回到信陽。
這不是個例。據統計,在武漢各個醫院的住院病人中,來自外省的病人大概有四分之一[13]。信陽人如果生了大病,首選也自然是武漢而不是鄭州。
截至2017年年底,武漢市共有醫院354家,而鄭州只有219家[11][12]。
2020年2月11日,鄭州二七廣場,鄭州的地標建築之一。很多患者來鄭州看病後也會來這裡看看。
截至2019年,武漢共有61家三級醫院,其中三甲醫院就有27家。最近我們常常在新聞里看到的的同濟醫院、協和醫院、武大人民醫院、武大中南醫院,都是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公布的「中國最佳醫院排行榜」的全國百強[13]。
而別說鄭州了,整個河南省也就只有79家三級醫院,其中在鄭州的不到四分之一[14]。
看來,信陽人偏愛武漢,也絕不是距離近這麼簡單。
3. 信陽人,不止在武漢
雖然信陽和武漢聯繫緊密,但實際上,武漢,不過是信陽人的目的地之一罷了。廣東和東南沿海地區、京津唐地區都是信陽人的主要流向地[19]。
河南省本來就是全國的人口輸出大省,而信陽,又是河南省里人口外出規模最大的城市。
2018年的人口抽樣調查顯示,2018年末河南總戶籍人口為10906萬人,常住人口為9605萬。也就是說,有一千多萬的河南人都去了外省居住生活。
2019年5月12日,河南信陽新縣丁李灣村,擁有700多年歷史。這裡正在積極發展旅遊業,但仍然有大量年輕人選擇了外出務工。
而在這些流出人口中,信陽是主要的來源地之一[15]。
2018年,信陽市常住人口約647萬人,凈流出約230萬人,差不多四分之一的信陽人都從信陽流出了[2]。並且,其中超過七成的信陽人都直接出了省。
信陽人這麼愛往外省跑,首先和它的地理位置有關。
信陽本身就處於河南、湖北和安徽三省交界的地方,隨便往外走走,可不就出了省。出省比去自家省會鄭州還方便。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信陽的發展太滯後了。
2019年4月30日,信陽市商城縣伏山鄉里羅城村農民在整理稻田,準備插秧。在信陽,很多人還在使用落後的農耕方法耕種。圖/ 希帕圖片社
信陽曾經是全省唯一一個所有縣都是貧困縣的城市,8個縣裡有6個還是國家級貧困縣[16]。直到2017年,信陽的城鎮化率還只有46%,比全國平均水平還低,中心城區的人口占比還不到10%[17]。
大量人口聚集在農村從事農業生產,這麼多年也就發展出了茶葉、板栗和糧油。信陽毛尖,可能是唯一聲名在外的產品。
但相應地,信陽的工業產業也就極其薄弱了。在信陽,幾乎沒有大中型的企業,也少有大的工業項目[18]。
2018年4月24日,河南省信陽市,無人機航拍溮河區的茶山,信陽毛尖是信陽最出名的產品。圖/ 希帕圖片社
2012年,信陽才算是剛剛邁入了工業化中期階段,發展速度不管是和河南省比還是和全國比,都要慢上幾個節拍[19]。
窮,所以要出去。沒有產業基礎,那就只有出去找工作。
為了發展本地經濟,信陽市還曾經把勞務輸出當作發展的手段,鼓勵人們積極外出務工經商,再回來建設家鄉[20]。
2019年11月20號,河南信陽,剛建成啟用的人行過河大橋和城市風光。對很多人來說,這裡環境好風景好,適合養老。
只是,出去容易,回來難。大概就是在這一波波勞務輸出的過程中,讓信陽人養成了四處奔走,難以安於家鄉的心態。
但也是在這樣的奔波中,信陽成了很多在外的人們想念的故鄉。等疫情過去,他們也許還會來到武漢,仔細嘗嘗兩地的熱乾麵,到底差別在哪裡。
參考資料:
[1]大河報.(2020).信陽告急!部分醫療防護物資僅能維持1.2天最多不超過6.2天
[2]時代周報.(2020).信陽「硬核」到底:每戶五天派一人出門
[3]第一財經.(2020).武漢常住流動人口287萬,遷徙排名第15位
[4]新京報.(2020).近十萬人從湖北返信陽,信陽副市長:守好河南「南大門」
[5]澎湃新聞.(2016).國務院中部崛起規劃:這倆城市將成國家中心城市
[6]巧雲,劉濤,趙君.(2012).鄭州與中部省會城市競爭力的比較研究——兼論鄭州都市區建設的對策[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8(01):23-28.
[7]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課題組,史煒.(2006).武漢在中部地區崛起中的機遇與策略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2006(25):2-33.
[8]鄭州晚報.(2019).河南大學龍子湖校區 全面開建
[9]第一財經.(2019).在校大學生數量排名:南京、武漢領先新一線
[10]大河網.(2019).31省份常住人口排行榜出爐:河南名列第三
[11]武漢市統計局.(2018).武漢統計年鑑-2018.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12]鄭州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鄭州調查隊.(2018).鄭州2018統計年鑑.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13]鳳凰網.(2019).武漢醫療服務「兩步走」進全國第一方陣
[14]河南廣播電視台.(2019).河南省衛健委發布河南省三級醫院名單 這79家上榜
[15]21世紀經濟報道.(2019).鄭州虹吸全省人口成河南第一大市,全省人口凈流出方向想不到
[16]中國新聞網.(2019).河南信陽的脫貧路:綠色、富民、美麗與發展同行
[17]第一財經.(2019).出行大數據背後:周口阜陽等十城人口凈流出大,淮河流域為何最集中
[18]劉明華.(2001).關於經濟欠發達地區城鎮化發展問題研究——以河南信陽為例[J].信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04):436-439.
[19]李亞博.(2015).信陽市人口外流的特徵、原因和趨勢分析[J].現代城市研究,2015(06):108-111.
[20]劉懷廉.(2005).信陽市發展勞務經濟的探索與成效[J].領導科學,2005(09):10-12.
版權聲明:
文中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END ·
畢業論文,你把我鯊了吧
福建人為什麼這麼熱衷移民
如何談一場畢業不分手的戀愛
網易新聞浪潮工作室出品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rIzg3ABjYh_GJGVALK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