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簡:如果持股虧損超過30%,需要補倉拉低成本嗎?

2019-10-10   股經匯

一個股票虧30%,需要補倉拉低成本嗎?

如果買了一隻股票虧了30%,需要漲多少才能回本呢?答案可不是30%,而是42.8%。比如說你用10元買一隻股票,跌了30%,股價跌到7元了,如果這時股價重新漲30%,只到9.1元,你還是虧9%,股價需要漲42.8%你才能解套。因為基數的變化,套得越深,解套的難度越大,如果被套了50%,那麼需要漲100%才能解套,更別提賺錢了。

因而一隻股票虧了30%這後,要想儘快解套,確實需要加倉才行,但是這裡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如果股票跌了30%後加倉後繼續下跌,那麼不但不能解套,還會虧得更多。要不要加倉,首先還是要先判斷趨勢,回顧一下2015年時的很多股票,到現在跌幅都在90%以上了。

先做一個假設,原價是100元,你買了1000股,那就是10萬元,當它跌到30%到70元的時候,你補倉1000股追加了7萬元,這時候你一共投入了17萬元,一共持有2000股,現在跌了90%,股價跌到10元,你的兩千股現在一定是2萬元,也就是說你在下跌了30%之後加倍補倉拿到現在,一共虧掉88.3%。那麼你說需不需要補倉?

所以說,這其實是一個開放的問題,沒有標準答案。

對於虧了30%要不要補倉,我也給出開放性的答案:

第一,首次買入一定不要重倉,股票雖然說下跌沒有底,但實際上下跌不是一次完成的,就算是我上面所說的例子,股價長期來說下跌了90%,但中途也是會有上漲的,那麼在下跌30%之後,出現止跌,並且出現技術上的背離,是可以補倉的,比如說在100元買了500股,那麼在跌到70元的時候加倉100股或者200股,只要不是股災式的下跌,中途必然會有反彈,反彈後把補倉部分出掉,那麼可以減少損失,如果發現趨勢並沒有扭轉,在損失不大的時候還可以及時清倉止損。

第二,根據自己所投資的股票情況具體分析,比如說在2015年那一輪股災,風險主要在於很多估值泡沫很大的創業板科技股,那些股票市盈率高達百倍甚至千倍,牛市結束了,肯定泡沫是要破滅的,但如果買的是績優股,當時很多10倍市盈率的藍籌股在股災中也跟著下跌,比如格力電器也出現大跌,市盈率跌至5倍,那麼這時候其實就是一種錯殺,安全邊際在那裡,風暴過後還是會修正,對於這樣的股,只要公司基本面沒有發生變化,是可以大膽補倉的,後來很多藍籌績優股都漲回了5178點的最高點位並繼續創新高。

第三,對於各種問題股閃崩股不要輕易去補倉,很直觀的例子,樂視網一路下跌,原董事長都去美國了,公司出現了巨大的債務問題,很多人還在鼓吹它是未來的蘋果,那麼你去補倉,只會越補越套。康得新,資金問題暴出來了,下跌後再去補漲那就很不明智了,再比如康美藥業,也是各種問題都出現了,下跌後很多人依然說是大機會去盲目補倉,長生生物,疫苗造假後連續跌停,很多人也去補倉,這些股我覺得基本面上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那麼我們不能因為自己被套了不甘心就盲目的去補倉,該認輸時還是要認輸,要不然會輸得很徹底!


有人問我,龍頭股戰法有沒有絕招?

如果非要說有的話,我覺得有兩處是絕招:

一是準確無誤辨認出龍頭;

二就是捂得住龍頭股,不要在龍頭股上短炒,不要失去位置。

能做到這兩點,其他什麼都不重要了。辨認龍頭股我今後再跟大家分享,今天重點跟大家談談捂股與短炒問題。

我不排斥短線,但是我強烈反對在龍頭股上做短線。

不是說在龍頭股上做短線不賺錢,恰恰相反在龍頭股上做短線太賺錢了,這反而會養成愛做短線的習慣,並誤以為龍頭就是用來短炒的。

參透龍頭股精髓的人就知道,在龍頭股上做短線太短視了、太可惜了、太浪費了,如同用高台炮去打蚊子、用蘭亭序去當手紙、用古董去當尿壺,太糟蹋龍頭股了。龍頭股是王者、是英雄、是股市裡的太陽,它是用來賺大錢的。

龍頭股的漲幅少則一倍、多輒兩三倍、甚至十倍也不乏案例,這樣的巨大漲幅只有捂住股才能對得起它,企圖在它身上來回短炒、跳來跳去、蠅營狗苟其實是有眼無珠、鼠目寸光。在股市裡真正能賺大錢的機會不多,一個是賺錢效應行情,一個是龍頭股,一旦這樣的機會來臨,我們唯一應該做的就是繫緊安全帶跟行情一起飛,還短炒什麼?

龍頭股上做短線太容易了、利潤太觸手可及了,所以很多人就經不住誘惑,總喜歡在龍頭股上短線玩幾手,這樣看似無可後悔,但這會養成一種致命的短炒的壞習慣,這種習慣一旦養成,很難再脫變成真正的龍頭股交易者,也很難真正賺到龍頭股的大利潤,白白浪費了天賜的機會。

上圖是洛陽玻璃擔當龍頭股後的走勢,我們可以看到漲勢非常瘋狂,事實上這種走勢絕不是孤例,龍頭股在主升浪段幾乎都是這樣一氣呵成。

試問,在這種技術圖中怎麼去做短線?怎麼捨得做短線?一旦做短線,也許就永遠失去這一波大行情,因為股價再也回不來了。正如李費佛遇到的股市智者老帕特言中的那樣:如果我現在賣出那隻股,我會失去我的位置,那麼我該上哪兒呢?

概念龍頭股海虹控股對於龍頭股來說,「位置」比什麼都重要,龍頭股不缺利潤、不缺漲幅,最缺的是介入機會、是位置。

上圖告訴我們,一旦我們一不小心做個短線耍個小聰明,我們就可能再也擠不進去,沒位置了。所以,發現龍頭股後,我們必須「賭」、必須押注、必須徹底的「上賊船」、必須和龍頭股綁在一起。這樣做看似機械,實則大智大慧。


3進4漲停板模式:龍頭加速之後,如何在集合競價判斷出龍頭股強弱

最近炸板很多!接力氛圍也很不好,尤其是龍頭股頻繁炸板,所以根據這種情況,緊急給大家補充一下,遇到龍頭股加速之後,應該如何在集合競價,就判斷出龍頭股的強弱。

首先,要對龍頭股有個定位,不是所有的漲停股都是龍頭股,也不是所有的連板股都是龍頭股。龍頭股在這裡指得是,前一天已經表現出很強很核心或者關注度極高的標的個股。簡單的來講就是:辨識度極高的個股。 為了幫助理解,我打個比方,提到5G,除了東方通信,你不會想到別的。提到大麻,除了順灝股份,你不會想到別的。而他們,基本上都是盤面的核心。而每天的盤面,也會顯示出這樣的核心!

集合競價只是判斷龍頭股強弱的第一步,而開盤的前15分鐘,基本上就能夠定下龍頭的強弱!他對於全天的意義非常重大,甚至會影響一個階段的情緒!

我們總體課程,主要講的是3進4,其中最核心的一個理念,就是高位換手。 這裡可以用到龍頭股上,龍頭股,最核心的地方其實不在於漲跌,而在於籌碼交換, 有足夠的人願意買,有足夠的人願意賣。 這就叫換手分歧。 而資金不斷的進行換手分歧背後的邏輯——流動性和溢價!

但講這裡之前,首先給大家科普一下基礎的集合競價知識。

1、9點15~9點20分:可以委託,可以下單,可以撤單

2、9點20~9點25分:可以委託,可以下單,不可以撤單

這裡我想要說的是,尤其在9點15~9點20分,你會經常發現一隻個股突然衝擊漲停,到了9點20分又突然撤掉了,這有什麼含義?其實關於這一點,你可以從多方面理解,但是他沒有一個統一的定論,你可以理解為場內或者場外資金想試試有多少賣壓,可能是想試試有多少跟風,可能是想把賣單騙在高位,一會自己砸。這些需要更多的結合K線的位置,和個股所處的位置來綜合判斷,沒有一個統一的量化標準。而這個試盤,如果持續(多日)出現大筆資金(小資金沒意義)在試盤,說明,這票至少是有大戶在關注的,僅此而已!有大戶關注,至少你要明白,流動性是有的,也是加分項!

繼續回到今天的主題。為什麼3進4是最好的一種方式?因為流動性充足和高溢價,而一旦出現了真龍吸水,就會有成妖的高溢價!這裡面對風險偏好高的人最核心的吸引力就是兩點:

1. 有機會能夠短時間以更高價格賣出去。

2.不會砸在手上。

那麼如何通過集合競價判斷龍頭股強弱呢?

今天給大家3個觀測指標。

1、集合競價開盤情況: 該弱不弱,該強不強

簡單就是,在感覺要走壞的情況下,第二天居然足夠的走強。那麼意味著,在賣方強的氛圍里,買方居然不砍價,反而以更高的價格去接手,說明這個流動性溢價可能要更高

案例一: 全柴動力

案例二: 福安藥業

2、開盤30分鐘的成交量情況: 量能放大,顯示出流動性

如果前一天放巨量漲停,說明當天進了非常多的資金,分歧也很大!非常考驗次日的流動性。這個時候,如果第二天,開盤半小時,也就是大概10點左右。如果成交量沒有達到昨天的一半,那麼可以基本上判斷,該股的流動性出了一點問題,此時你要想的是儘量平盤賣出,損失1~2個點問題也不大。當然不排除下午市場轉好,會借勢上漲拉一個大長腿,但它已經失去龍頭相了,哪怕還有邏輯在, 而一旦下午氛圍轉強後並沒有達到一致性的預期,那麼頭天進入的資金為了安全考慮,也會出局!

案例一:方盛製藥

方盛製藥大概14億的成交額,而4月18號開盤前半小時只有4個億的成交額,只有28%

最終量能不濟,無法繼續接力,下午回落!

案例二: 飛馬國際

飛馬國際大概15億的成交額,4月17號開盤前半小時7個億的成交額。接近50%,流動性尚好!

尾盤封板,次日沖高大概5%!完美的一次捕撈!


海豚嘴選股法

海豚嘴選股法是135均線使用方法的一種。海豚嘴選股法,就是使用135均線尋找「中線」級別的三浪上漲。用一句話概況「海豚嘴」選股法就是:在「首次」確認多頭後的回踩是買入機會。

海豚嘴出現之前的均線運動規律:

1、K線站上13均線。

2、帶量K線站上55天線,55均線向上。

3、13均線、34均線、55均線成多頭排列,發散向上。

這是海豚嘴出現的必要條件。

隨後股價下破13均線,這時會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回調至34均線不破,買入。第二種是回調55天均線不破,買入。

這兩種情況都要注意:回調均線時34、55均線的斜率,只要不出現減速的現象便可以大膽買入。

如圖:兩個例子都是2017.7.18回踩55均線,為什麼後期的漲幅不一樣呢?主要是55均線的「斜率」。

1、剛剛走平的未來漲幅較小。

2、已經向上傾斜的未來漲幅較大。

具體到34均線出現海豚嘴還是到55均線出現海豚嘴,這是有前期的趨勢決定的,如果前期是一波下跌趨勢,則可能回調55均線左右,因為回調55均線是二浪的回調。

如果前期已經確認是上升趨勢了,回調是上升趨勢中的回調,這時常常回調到34均線一般是4浪的調整,如果此時回調55均線則回調幅度過深,有可能發生不創新高,其後轉勢。

三、買入法則

1、可以回踩到34均線在開始買入,當13天均線與34均線靠近後,不死叉便可以再次加倉。如果13天均線死叉34均線後便可以止損。

2、股價在55均線左右止跌開始介入,站上13均線可以加倉。

其中最主要的是:回踩均線時34、55均線的「斜率」。如果在34或者55均線附近出現標誌K線並且配合標誌量站上中線組為佳


炒股八大忌

炒股本應該忌諱的原則,有人卻視為經典,甚至股評師也是津津樂道。下面是炒股經驗總結出的炒股之忌,可能與某些股評的言論相悖,歡迎探討。

一忌不看大盤:

好多股民不研判大盤,股評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拋開大盤看個股」。大盤跌得一塌糊塗,個股能好到哪去呢。

二忌價值投資:

很多股評師鼓吹價值投資,什麼叫價值投資?就是認準一支股票持有幾年或更長時間。今年的優質股票不代表明年一定也是優。這種投資方式與其叫價值投資不如叫賭博,賭一支股票業績十幾年一直在增長。

三忌盲目抄底:

有人喜歡抄底,結果越底部越抄越低,底部究竟在哪裡,抄底的人一定說不清楚,如果能說清就不叫抄底而叫買底了。那些強烈建議大膽抄底的黑咀股評更是不知底在何處。

四忌攤成本:

股票被套之後,有人習慣性地在下面再加倉,以攤成本。很多股評師也是這樣建議的。其實在底部加倉是很不好的習慣,既然一支股票下來了,一定是這支股票發生了問題,再加倉的結果往往是被套得更深。

五忌滿倉操作:

多數股民喜歡滿倉操作,充分利用資金。這樣做的最大危害進退不自如,當發現一支絕對的好股時才知道帳戶已經沒現金了。

六忌調倉換股:

頻繁地調倉換股有百害無一利,股評家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建議調倉換股」。其實在熊市換股可能剛換到手的股票馬上就會迎來一輪瘋狂的下跌;在牛市,剛被換出去的股不經意間漲瘋了,換到手的股開始調整。

七忌快進快出:

經常有股評說買賣股票要快進快出。其實買賣股票不一定要多快,除非走極端的股票,盤中很多時候的快進快出其實都是錯的。股票應該提前進行盤後分析,當我們進出時有一個依據。

八忌當斷不斷:

這主要體現在對股票的賣出上,很多時候已經明顯感覺手中的股票已經不行了,卻心存幻想,遲遲不願認賠出局,結果越套越深。


很欣賞一句話:要將梯子搭在正確的牆上。而用在股市中,就是要將股票投資的梯子搭在正確投資理念的牆上。

首先,要找到一面正確的牆。這面牆相當重要,是基礎,一定要夠堅實。十幾年的股市經驗,不斷學習與思索,我終於找到了適合自己股票投資之路。選擇價值投資,買入好股票,在合適的價位不斷買入,耐心等待,不從眾,喜歡獨自思考,獨立判斷。我很清楚自己選股能力不行,計算股票內在價值準確度差。但生活經驗能讓我不斷減少投資錯誤,選擇股票就找那些實實在在的大盤股,有好的管理層,有好的盈利預期,有好的市場號召力,品牌響噹噹。而內在價值則以模糊為主,不斷在股價的下跌中持續買入,攤薄成本。雖然這種方法不會是最好的方法,但在實踐中,我堅守之,收益也不錯。

其次,為這面正確的牆量身打造一架屬於自己的梯子。要找到一架符合自己的梯子需要用心去尋找,不能半途而廢,一定要堅持到底。記得巴菲特認為雪球越滾越大的條件是「很濕的雪」和「很長的山坡」。這山坡就是梯子,要足夠堅實能承受得了自己的體重,而且也要夠長能走到前方,實現目標。

最後,把這架為自己量身打造的梯子搭在這面牆上。有了明確的目標,正確的方法,前面的道路依然艱難,還要繼續努力。成功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和土壤,好的價值理念和方法都會在試試中得到加強。投資過程中,要時刻警醒不能懈怠,在「唯一不變的就是變」中把握不變的根本,辨明利弊,矯正謬誤,切忌迷惑和忙亂。

資金博弈的本質,就是了解你對手,包括對手所持有的籌碼,對手通常的操盤風格,以及預判對手可能做出的行動。並且在清楚對方底細後對著盤面走勢做出相應決策,那麼無論盈虧,無論市場給出怎樣的答案,這都是一筆優秀的操作。

你如何判斷一隻股票或者一路資金什麼時候什麼情況會來,什麼情況會走。我現在告訴你:我不確定什麼時候會有資金來。不是不知道,是不確定。看盤久了,你會了解市場大致的炒作路徑,你會了解各路資金的喜好,會熟悉他們的手法,但是,這並不能成為依據。如何確認自己被認可?沒錯,漲停板。所以有人會說漲停板是確定性最高的買入方式。

上面這些話也許不能幫助你馬上盈利,但是這屬於「道」,「道」是規律,是思考方式,是不會變的,是值得探究一生的。而「術」卻是千變萬化。下面就來講講我擅長領域的術,下面所講的這些,注意,術不是規律,不可能一成不變。那該如何應對呢?找准切入口,不斷適應市場變化。你問什麼是切入口?對我來說,人心和資金就是切入口。人性不變,資金逐利的本質也不會變,但是市場會變,人的情緒會變,人的喜好也會變。

股票上漲的本質是什麼,是資金不斷的推動,這就需要市場接力完成,所以要思考持有籌碼的資金、和你一樣準備進場的資金、還有明天可能接力的資金,你才有可能了解市場。每天的情況是不一樣的。

用心去尋找,不斷去體會,一定能找到正確的牆和為自己量身打造的梯子,如果兩項都具備,那就耐心等待吧,實現財富自由將不再是夢。


如果你想學習更多選股技巧,操盤手法和實戰乾貨,關注筆者微信公眾號:股經匯壇(ID:lwbg005200),解決你的選股,提高你買賣點的把握,提升你的盤感,助你在股市更好的長期生存。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