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不同的個股不同的位置被套,有不同的應對方式:
第一,套在階段性熱點龍頭的頂部。下圖這隻個股時次新股,開板經過整理,拉出一波轟轟烈烈的大牛行情,如果我們買在了頂部的位置(圖中白色圈圈的地方),想要通過死扛來解套,基本不太可能,就算有可能,也不知等到猴年馬月。中石油就是很好的例子,新股上市那會,最高去到46塊,但沒想到那是歷史最高點,15年牛市時最高才回到14塊多,遠遠沒到歷史最高點,目前保持在10塊以下震盪。所以,我們要注意了,新股上市被資金爆炒,估值嚴重溢價,若套在了頂峰,那還是早點止損吧。
第二,套在震盪箱體的頂部。下圖所示,個股運行在箱體內,當我們被套在第一個圈圈的位置,死扛一段時間,就能解套了。當我們被套在第二個圈圈的位置,同樣地,死扛一段時間,後市也給出了解套的機會。對於這類在箱體內運行的個股,被套在了箱體上方,一般會有解套的機會,一旦解套,及時出來再說,突破箱體後走拉升行情的,那是另一個話題了。
第三,被套在底部區域。下圖這隻個股,若我們買在了白色框框的位置,也就是底部區域,這種情況被套了,也只是暫時的,放長周期來看,底部區域天然具有很高的安全邊際,解套是遲早的事。當然,這裡所說的安全邊際不包括有退市風險的股票,股票一旦退市,那就不是解不解套的問題了。
總結起來,被套了,有些情況可以死扛著等解套,有些情況唯有止損認錯,具體個股具體分析。
人們都聽過一句話:炒股是反人性的!
解釋一下,這句話字面意思表達的是:一個正常思維的人,炒股很難賺到錢!
稍微深層一點的含義是:炒股需要逆向思維,當所有人都說炒股賺錢的時候,往往你就賺不到錢!
反人性1:要賣掉虧錢的股票
投資者買股票,建倉的時候雄心萬丈,準備大賺一把。但是,手中的股票未必都那麼給力,被套住是家常便飯。如果手裡有多隻股票,在賣股票的時候,一般人都會選擇賣賺錢的股票;虧錢的股票一般人都捨不得賣,因為這從心理上來說就是「割肉」,承認失敗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然而,往往是賺錢的股票繼續上漲的機率大。
反人性2:不要天天看股價
市場好時,人們可能一天看很多次股票,然而經濟學家卻建議投資者少看股價。有統計稱,看的次數越少,投資收益越高。因為理性不是人類的常態,有限理性才是。一天到晚看股票,股價的波動會嚴重干擾你的決策。
反人性3:不能頻繁交易
總的來說,頻繁交易既傷「神」,又傷「身」。除了專業的短線投機客,頻繁交易並不合適。在價格上下波動中,人非常容易情緒化,影響正常的判斷。另外,手續費是不容忽視的成本,交易越頻繁費用越高。投資者應該降低無效的操作,抑制交易衝動,減少交易的成本。
反人性4:買「貴」的股票
人都有撿便宜的心理,但這個要用到股票上就不妙了。自2016年9月以來,A股市場「龍頭化」趨勢明顯,貴州茅台、美的集團等龍頭股越漲越高,而中小盤的股票卻跌跌不休。「龍頭」股的特點就是股票價格高、市值高,500元的貴州茅台你不敢買,它就漲到680元,券商更是看高到850元,直到讓你徹底買不起。
反人性5:懂得認輸
炒股要有原則、有底線,更要懂得向市場妥協。A股中小創股票牛了7年,藍籌股一直不受市場喜愛,但過去一年多藍籌股卻成了市場的香餑餑,藍籌的牛市持續時間這麼長,在A股市場是非常罕見的。熱衷於中小盤股票的人,要懂得認輸,否則仍得只賺指數不賺錢。
大部分投資者是非理性的,這當然包括我們自己。操作中沒有規章、規則、系統,就會犯以上5種「人之常情」的錯誤。炒股,是一件很「沒人性」的事情,你準備好了嗎?
1、大盤股投資策略
大盤股是指股本額在20億元以上的大公司所發行的股票。這種股票的特性是,其盈餘收入大多呈穩步而緩慢的增長趨勢。由於炒作這類股票需要較為雄厚的資金,因此,一般炒家都不輕易介入這類股票的炒買炒賣。
對應這類大型股票的買賣策略是:
(1)可在不景氣的低價圈裡買進股票,而在業績明顯好轉、股價大幅升高時予以賣出。同時,由於炒作該種股票所需的資金龐大,故較少有主力大戶介入拉升,因此,可選擇在經濟景氣時期入市投資。
(2)大型股票在過去的最高價位和最低價位上,具有較強支撐阻力作用,因此,其過去的高價價位是投資者現實投資的重要參考依據。
2、中小型股票投資策略
中小型股票的特性是:由於炒作資金較之大型股票要少,較易吸引主力大戶介入,因而股價的漲跌幅度較大,其受利多或利空消息影響股價漲跌的程度,也較大型股票敏感得多,所以經常成為多頭或空頭主力大戶之間互打消息戰的爭執目標。對應中小型股票的投資策略是耐心等待股價走出低谷,開始轉為上漲趨勢,且環境可望好轉時予以買進;其賣出時機可根據環境因素和業績情況,在過去的高價圈附近獲利了結。一般來講中小型股票在1-2年內,大多有幾次漲跌循環出現,只要能夠有效把握行情和方法得當,投資中小型股票,獲利大都較為可觀。
3、成長股投資策略
所謂成長股是指迅速發展中的企業所發行的具有報酬成長率的股票。成長率越大,股價上場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投資成長股的策略是:
(1)要在眾多的股票中準確地選擇出適合投資的成長股。成長股的選擇,一是要注意選擇屬於成長型的行業。二是要選擇資本額較小的股票,資本額較小的公司,其成長的期望也就較大。因為較大的公司要維持一個迅速擴張的速度將是越來越困難的,一個資本額由5,000萬變為1億元的企業就要比一個由5億變為10億元的企業容易得多,三是要注意選擇過去一、兩年成長率較高的股票,成長股的盈利增長速度要大大快於大多數其它股票,一般為其它股票的1.5倍以上。
(2)要恰當地確定好買賣時機。由於成長股的價格往往會因公司的經營狀況變化發生漲落,其漲幅度較之其它股票更大。在牛市階段,投資成長股的策略應是:在牛市的第一階段投資於熱門股票,在中期階段購買較小的成長股,而當股市狂熱蔓延時,則應不失時機地賣掉持有的股票,由於成長股在熊市時跌幅較大,而在牛市時股價較高,相對成長股的投資,一般較適合積極的投資入。
許多投資者知道最多的是:10日均線是短線的生命線,30日均線是中線的生命線,250日均線是長線的生命線,但是很少人知道,其實作為中線和長線的過渡線——60日均線(季度線),也是長線的保護線,而它更大的作用是揭示莊家的命門線!
結論一:60日均線是股市的牛熊分界線
60日均線是股市的牛熊分界線,第一層意思是,是股市的牛熊分界線,不是股票的牛熊分界線,換句話說,代表股市的應該是上證指數(特殊情況下是創業板指數)。
60日均線,難道就不是股票的牛熊分界線?是,也不是。我們首先強調的是指數,如果上證指數站上60均線,指數代表了絕大多數的股票,所以絕大多數的股票也站上了牛熊分界線。但是,個股站上牛熊分界線,不代表指數(絕大多數個股)站上牛熊分界線。想要強調的是,回到均線的出發點,趨勢的判斷,個股的趨勢,有個股的特殊情況,哪怕熊市中,也有特力A特立獨行,四川雙馬一騎絕塵。但是這樣的妖股不常有啊,幾乎所有的個股在熊市中,不是慘烈的殺跌,就是掙扎著下跌,總之難以逃脫下跌的命運,危巢之下豈有安卵。
2015年的牛市,上證指數於6月15日見頂於5178.19,中國國航逆勢上漲並於6.29日見頂,隨後一路補跌,而且是加速下跌追平指數的跌幅。
在熊市的行情中,強勢如中國國航,業績牛逼如中國國航,曾經的起飛,都是下跌的夢魘。
60日均線是股市的牛熊分界線,第二層意思是,是股市的牛熊分界線。近10年左右,A股一共有兩輪牛市,分別是2007年的牛市和2015年的牛市。60日均線,明顯成了牛熊的分界點。
牛熊的界定,在股票的操作上,具有至高無上的操作意義。
牛市思維是趨勢做多,每一次回調就是買入的機會,2007年和2015年的牛市,2007年牛市的中信證券,每次回調,都是買入機會。
熊市思維就是趨勢做空,每一次反彈都是出貨的機會,2008年和2015年的熊市,每次反彈,都是出貨機會,即使管理層在2015年熔斷後的救市,依然是出貨的機會。
所以說,60日均線,不僅僅是均線的靈魂,更是趨勢的靈魂。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所以,60日均線決定牛熊,決定趨勢,趨勢決定格局,格局決定成敗。
結論二:60日均線,也是趨勢線
60日均線是牛熊分界線,60日均線之上是牛市,60日均線之下是熊市!
這是60日內均線理解上最大的誤區,也是應用上最大的難點。
再看結論:60日均線,也是趨勢線。我們是怎麼判斷趨勢的,低點抬高,高點抬高。60日均線,也是趨勢線,所以,我們判斷的依據不是60日均線上下的問題,而是60日均線趨勢的問題。
以上證指數2011年5月-2014年5月為例,60日均線的低點不斷創出新低,高點也不斷創出新低,儘管指數時有站上60日均線。
以2017年上證50牛市為例,60日均線的低點不斷抬高,高點也不斷抬高,儘管指數時有跌破60日均線。
所以,指數站上60日均線,並不是判斷股市牛熊分界線的標準,準確的表述是指數趨勢站上60日均線,牛市,趨勢站下60日均線,熊市。
記得有位大佬說過要敢於在龍頭上做T。我不贊成。如果看好且超預期的好就加倉重倉持有,直到不能再板大幅減倉或者清倉即可。
為什麼呢?
很簡單,做超短的大都是隔日的,基本上今天買明天賣,除非拿到妖股了,可以多拿拿。直到衰竭為止。
比如說你是個龍頭選手。 603018 一拖股份 要做個首陰,電魂網絡 603258 。如果你做T的話可能就會讓虧損擴大。舉例說明。
最後總結一下:
1、做超短做的是機率,不可能每一單都是正確的,如果做錯了,第二天要及時出局。
2、做錯了就是錯了,心態上要認可,果斷止損,防止虧損進一步擴大。
3、做超短就是玩的一夜情,爽過了或者不爽了都要及時走人,除非做到龍頭或者妖股的魚身了。頭和尾讓別人吃吧。
4、做超短這種手淫戰法也儘量的少玩吧,做就做主升,手淫基本上屬於魚尾了,刺多
遵守紀律,是第一位的。所謂的心態很重要,指的就是紀律。不情緒化、不衝動、不非理性交易,表象看是心理問題,其實,根源還是在違反紀律。 「計劃你的交易,交易你的計劃。」這就是紀律。
資金管理,控制單次交易的最大虧損上限。用倉位控制+嚴格止損,來實現它。為什麼要資金管理?這與交易聖杯有關:為什麼不承諾小虧是虧損的次數少?就是因為,這無解。你永遠沒有辦法做到虧損的次數不多。
進出場信號系統,它排在了最後,為什麼?因為,再你怎麼努力,在不破壞系統完整性的前提下,幾乎不存在超過50%成功率的系統存在。任何理論,任何智慧都做不到。評註:本人多年使用趨勢跟蹤系統交易,統計結果勝率在40%左右,雖然勝率不到一半,但這幾年不怎麼好的行情下,整體上仍然是盈利的。所以說交易成敗與勝率沒有必然的聯繫,而是需要在勝率、盈虧比和破產率之間尋求平衡。
什麼是交易的單次成功?方向+空間。這兩條,方向是可以通過所謂的技術做到90%以上的正確;但空間大小,是無法準確預測的。沒有空間保證的方向正確,結果就是:過山車和賺錢不走虧損走。這就是成功率低的真相。交易成功聖杯,就是這三要素,要求是100%做到。時間限期是:一輩子。
所謂的道法術的問題,道是心法理念,法是執行紀律,術是方法技巧,按重要程度來排道最重要,法次之,術第三,但學習時,則要由術入道,才能比較順利。如果一上來就大談道,只能是空中樓閣,無根之木,也許可以讓你成為優秀的評論家,但成不了合格的交易者。
交易投資是一件非常艱苦的事情,看似一買一賣的簡單表象下蘊含著對投資者極高的要求。
真誠的希望投資者眼裡不要只有利潤的誘惑,而要將主要的精力放在場下,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交易之外的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上,當個人能力達到了一定的層次之後,盈利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切勿急功近利,輕重不分。
市場是存在機會的。做不好不是市場的問題,而是因為自己的水平有限。想要達到正確認識和了解市場,沒有什麼捷徑,只有不斷的學習、再學習。
一個職業的操盤手必須像一個僧侶。「一個職業的操盤手必須像一個僧侶,在一年又一年的風險生涯里,在一次又一次的誘惑中,他總是需要極力地克制著人類那與生俱來的恐懼與貪婪,以防稍有不慎,便鑄成大錯。而為了追求精神或宗教意義上那個最終的和永恆的完美境界,他又不惜以終生的粗茶淡飯,破衣爛衫來折磨自己的肉體以凈化自己的靈魂。更有甚者,既使作為一個成功的操盤手,他卻也許一生也不會有一次成功的婚姻經歷。因為婚姻是現實和市俗的,他所愛的人也許並不能承受那種巨大的精神和金錢的壓力。」
一個優秀的交易高手的定義。一個優秀的交易高手的定義應該是:能夠連續多年獲得穩定持續的連續複利回報,經年累月地賺錢而不是一朝暴富,常賺而不是大賺,資本市場的高額利潤應來源於長期累積低風險下的持續利潤的結果,職業交易者只追求最可靠的,只有業餘低手才只關注利潤最大化和滿足於短暫的輝煌中。
如果沒有自己的交易方法,那就很難形成真正的市場優勢。所謂形成自己的優勢,就是首先在建立和擁有適合自己的贏利模式的前提下,於實際操作中針對市場的各種走勢與行情變化,能夠給出相應的判斷及參與方向的信號。缺乏這一點,即使擁有世界上最好的資金管理技術,交易員也很難獲勝。
做交易就象軍隊打仗一樣。買賣信號就象將軍的指令一樣,需要堅決執行,該衝鋒的時候一定要上,該撤退的時候一定遵守紀律迅速撤退,這就是交易者的座右銘,能執行的交易者需要具備軍人般的素質、機智、氣度!
炒股絕非賭博靠運氣,大家要不斷總結學習,只有深刻的了解市場,才可以長期生存。文章分享就為了給大家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架設一個燈塔,為選股發愁的股民提供一個好的思路,為把握不好買賣點的股民提供一個好的參照。希望大家利用時間,花點精神學習一套操作方法,這將是一生中受用無窮的技能。有一套符合自己的操作模式之後,你將會發現,原來你擁有一口會自動出泉的井,那將是人生一大樂事。
如果你想學習更多選股技巧,操盤手法和實戰乾貨,關注筆者微信公眾號:股經匯壇(ID:lwbg005200),解決你的選股,提高你買賣點的把握,提升你的盤感,助你在股市更好的長期生存。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