獼猴桃種植,你真的懂水分管理嗎?

2020-01-07     天天學農獼猴桃種植

點擊右上角【關注】,掌握更多種植技術,實現豐產豐收!

獼猴桃喜濕,多為肉質根,且根系淺,對水分需求十分敏感,如何進行綜合水分管理,建立科學合理的排灌制度對種植戶來說,是獼猴桃種植戶的必修課程,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獼猴桃種植水分管理吧。也歡迎大家在下方分享更多獼猴桃種植經驗,一起學習。

獼猴桃葉片較大,缺乏角質層保護,蒸騰作用強。干早首先造成葉片均勻失綠,繼而邊緣黃化、焦枯、翻卷,最後植株萎蔫、落花、落果、落葉,直至部分或整株死亡。其中葉片邊緣黃化、焦枯為警示點,此期如果及時灌水,對植株的影響較小。那麼說來,掌握每個生育期所需水分規律也很重要。

萌芽期

萌芽前後獼猴桃對土壤的含水量要求較高,土壤水分充足時萌芽整齊,枝葉生長旺盛,花器發育良好。此期如遇春旱,應及時灌水。

花期

花期應控制灌水,以免降低地溫,影響花開放。花前應灌1次水,確保土壤水分供應充足,使獼猴桃花正常開放。獼猴桃開花坐果後,細胞分裂和擴大盛,需要較多水分供應,但灌水不宜過多,以免引起新梢徒長。

果實迅速膨大期

果實的體積和鮮重增加最快,能占到最終果實重量的80%左右。這一時期氣溫上升迅速,枝蔓生長量大,葉片蒸發量大,是獼猴桃需水高峰期,充足的水分供應既可滿足果實膨大對水分的需求,也可促進花芽分化。根據土壤溫度決定灌水次數,在持續晴天的情況下,每隔7天左右灌1次水,避免因高溫千早誘發各種生理性、病原性病害,影響產量和產值。

果實緩慢生長期

此期需水相對較少,但由於氣溫仍然較高,且易發生乾旱,影響樹體生長和葉片功能的發揮,需要根據土壤濕度和天氣狀況適當灌水。

果實成熟期

此期果實生長出現1個小高峰,適量灌水能增大果個,促進營養物質的積累與轉化,但采前15天左右應停止灌水。若遇連陰雨天,還應及時排水,以保證果實品質。

冬季休眠期

休眠期需水量較少,但越冬前灌水有利於根系的營養物質合成轉化及植株的安全越冬,一般在施基肥後至封凍前灌1次透水。

還有一點,不同土壤的田間持水量是不同的,一般壤土為22%~28%,黏土較高,而沙土較低,同一類土壤中,含腐殖質較多、具有良好結構的土壤持水量較高。建議一次的灌水量應使土壤含水量達到田間最大持水量的85%,浸潤深度在40厘米以上。

至於灌水方法,無非是穴灌、浸灌、滲灌、滴灌和噴灌(微噴灌和高架噴灌),其中滴灌和微噴灌是目前最先進的灌溉方法,但投資相對較大,有條件的地方可以使用;滲灌不如滴灌和微噴灌效果好,但較漫灌好,成本相對較低,可以在大多數獼猴桃園使用。

最後要說一下排水。尤其注意開花期和果實成熟期的控水。土壤積水過多,易導致土壤透氣性差,氧氣供應不足,根系呼吸困難,並產生大量還原物質,直接毒害根系,造成爛根死樹。

主要措施有:

一是地面覆蓋薄膜或秸稈等,減少水分與土壤的接觸;

二是開挖排水溝,在水分過多時,讓地表水通過排水溝排走,並儘量保持溝內通暢;

三是設置地下排灌暗溝,結合抽槽換土,在溝底建通氣排水暗溝,其上覆蓋秸稈、樹枝等,填入農家肥後覆土栽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X_Fh28BMH2_cNUgozO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