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將不再是「鐵飯碗」?不負責的老師們,你們怕了嗎?

2020-01-28   教育分享第一線

近日,北京市教委表示,將從2020年開始,逐步建立教師退出機制,先選擇部分區開展試點,爭取用2至3年的時間,在全市中小學校全面建立「區管校聘」管理制度。



一直以來,教師是大家眼裡的「鐵飯碗」,旱澇保收,只要不違法亂紀,考上了教師編制,這輩子就穩定無憂,不再擔心以後會有更大的變動。這也是很多人考教師編的原因,畢竟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是很不錯的。

什麼是教師退出機制?說簡單點,就是假如一位教師如果在年度考核不合格,將被所在學校降低崗位等級,或者調整崗位聘用,對於不服從工作崗位變動調整的,甚至可以解除合同。這就是教師退出機制。也就是說,並不是你考入了教師編制,你就可以高枕無憂干一輩子教師,只有認真工作,做出成績,得到學校、老師和學生、家長的肯定,才能在「縣管校聘」管理制度中,得到「聘用」,否則就會遭遇「解聘」。

這一管理制度,目的是為了激活教師隊伍的活力,優化教師隊伍結構,盤活事業編制存量。但是,對於教師退出機制,目前還沒有哪個地方在實施。大家也都在抱著觀望態度,很多人還心存疑慮:教師退出機制,真的會來嗎?說好的「鐵飯碗」呢?



其實,教師退出機制,真的要來了。「鐵飯碗」有好的一面,那就是可以保持教師隊伍的穩定性,但也有弊端,不利於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干好乾壞差別不大,照樣發工資。因此,建立教師退出機制,應該能改變這種局面,尤其是對一些有惰性的老師來說,壓力就來了。不好好乾,真的可能「退出」。到底有哪些「壓力」接踵而至呢?

逐步建立以競聘上崗為核心的退出機制

教師年度考核或聘期考核不合格的,學校可以調整其崗位,或者安排其離崗接受必要的培訓後調整崗位:教師不同意學校調整其工作崗位,或者到新崗位後考核仍不合格的,學校可按規定程序解除聘用合同。對教師資格定期註冊不合格或逾期不註冊的人員,不得再從事教學工作崗位。

建立競爭擇優的用人機制

先學校內競聘;校內競聘中落聘的人員進入縣域內競聘,即在縣(市、區) 級教育行政部門統一公布所屬學校的空缺崗位中競聘上崗。經過二輪競聘仍未上崗的教師,由組織統籌調劑。對沒有競聘上崗且不服從組織統籌調劑安排工作的,在原工作學校待崗培訓。對接近退休年齡的教師,經組織選派參加支教的教師,處於孕期和哺乳期的教師以及患重大疾病的教師,原則上在原聘用學校續聘。



加強聘期考核和考核結果應用

聘期考核重點突出師德表現、工作績效和能力水平與崗位要求的匹配度,包括履行崗位職責情況,完成工作任務的數量、質量、成效,實行師德考核「一票否決制」。

在縣管校聘管理制度中,教師將可能會跨學區「競聘」上崗。學校將擁有充分的用人自主權,在教師中落實聘用合同制。學校有權利對教師進行擇優聘用,也可以對於考核不合格的教師做出降低崗位等級、調整工作崗位等決定。如教師不服從學校安排,學校可以給予半年至一年的待崗期,待崗期只能拿本市最低標準工資;待崗期滿後,教師如仍然不服從分配,那麼面臨的將是解除合同。

還有,教師退出機制還意味著,如果教師資格定期註冊不合格或逾期不註冊的人員,將不得再從事教學工作崗位。

所以,教師退出機制真的離我們不遠了。北京將全面推行,那麼其他地方也會逐步落實。



對此,很多網友表示:「好老師有再多考核都不怕!」,「廢除編制是教育深度改革的第一步」,也有不少人持反對意見。對此你怎麼看呢?

最後小編想說的是:作為老師,唯有認真工作,認真教書育人,獲得學校和同事、家長、學生的認可,才能不在縣管校聘管理制度中被「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