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上輔導班的孩子,都是在怎樣的家庭?家長是怎樣的想法?

2019-06-17     瀟小說育兒

前言:首先需要說明,究竟孩子要不要上輔導班?這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上輔導班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考試,為了提高孩子的成績,都是為了「應試教育」。

可以肯定的是,那些從不上輔導班的孩子,業餘時間就更多了,身心壓力也相對較小。

從不上輔導班的孩子,都是在怎樣的家庭呢?家長都有怎樣的想法?

第一種:父母雙方,至少有一方,在孩子的教育上比較有主見,並且能堅持住自己的想法,才沒有隨波逐流。

這類父母不但懂得教育,自身也比較努力,在孩子的教育上才沒有大多數人的那種焦慮。對孩子的教育有自己的遠見和觀點,並不是緊緊盯著孩子的成績。

通常孩子在這種環境下長大,也有自己的主見,成績不會太差,是屬於比較有想法的類型。

第二種:這是一類特別優秀的孩子,具有一定的天賦,是根本不需要上輔導班。

當別的孩子還在反覆努力的背誦時,這類孩子早已具有了一目十行,或是過目不忘的能力,這存在一定的天賦,沒法比較。

當然,這是個例,機率比較低,這類孩子是幸運的,這類父母也是幸福的。

除了天賦之外,大多數這類孩子也離不開父母早期的良好啟蒙,或培養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三種:認為「讀書無用論」的家庭,也從不讓孩子上輔導班。

當全民都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時,也還有一類父母,還處於「讀書無用論」的階段,認為即使沒有學校教育,也能成就一番未來,這種父母肯定不會額外花錢給孩子上輔導班了。

這類父母的思想,沒有隨著時代的進步而時進步,還停留過去幾十年前,或許是根深蒂固的思想影響,也可能還只是活在自己的小圈子裡,但無論是哪一種,這類思想都將影響孩子的成長和未來的發展。

第四種:為生活忙碌,無暇顧孩子的家庭。

這類家庭里,父母的工作都比較忙,可能還非常的辛苦,每天為了生計而奔波,根本無暇考慮孩子的成績。

這類父母,只求孩子能健康長大,吃飽穿暖,根本沒有培養孩子的思想,當然也不願意再花錢去給孩子上輔導班了。

當大多數孩子上輔導班成了「標配」的當下,也還有一些從不上輔導班的孩子,那些不上上輔導班的家庭,都有各自的原因和理由。

但那些被輔導班安排得沒有業餘時間的孩子,也能體現出父母存在一定的焦慮,有的是怕孩子成績跟不上,也有的是看別人都在上,覺得自己孩子也不能落下,也跟著上。

總結:孩子要不要上輔導班,家長需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多方面評估,更重要的是,多參考孩子自身的意願和想法。

每個孩子都有自身的優勢和劣勢,而且現在的教育也有一定的多元性,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在培養孩子的道路上,父母也可以把眼光放長遠一些,不僅僅是緊緊盯著孩子眼下的成績,重視孩子的人生規劃,培養身心健康的孩子,未來也能成就自己的幸福生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1LAfmwBvvf6VcSZINO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