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貸款16億,上汽裁員過冬,救市政策已經在路上

2020-04-03   車圈財技

近日,江淮汽車發布公告稱將向國家進出口銀行申請16億元的授信業務,除了江淮向進出口銀行申請支援外,更多的車企選擇了降薪自救。上汽集團下屬的上汽大通以及上汽大眾皆已開始調整薪資,但目前政策方面卻依舊雷聲大雨點小,或許實體支持需要儘快提上日程。

具體來看,江淮汽車目前市值徘徊在100億元左右,幾乎處於近幾年的低位附近。但即使是低位,江淮汽車等自主板塊車企要實現業績反轉依舊前路迷茫。2月,江淮汽車大手捐贈湖北支援前線,但企業的運營卻在不斷「失血」,雖然2月份江淮實現了產量10494輛,銷量11550輛的業績,同比降幅遠好於整體市場,但全球蔓延的疫情似乎讓自主板塊的復甦遙遙無期。

看我國的汽車整車企業發展狀況,直接看上汽的表現就可發現車市的「寒冷」可見一斑。本以為2019年已是車企的地獄之年,但今年的疫情更是讓本已在去年四季度實現弱企穩的汽車板塊直接再度掉到了冰窟窿。

2月份,上汽集團整體實現銷量47365輛,同比減少86.95%。具體來看,上汽大眾2月實現銷量10000輛,上汽通用月銷7612輛,上汽通用五菱月銷11800輛,上汽乘用車實現銷量7967輛。此前本貢獻利潤大頭的合資板塊也下跌慘烈。

公司整體銷量遇冷,上汽乘用車表示減發高級經理以下職級的75%績效工資,高級經理及以上全部減發。上汽大通、上汽大眾同樣也沒能倖免,績效工資都悉數出現下調。上汽尚且如此,其餘資金實力就弱的車企更是如坐針氈。

威馬汽車表示將全部取消員工的年終獎,同時將員工的13薪換成限制性股票,雖說威馬上市,持有期權的員工可以大賺一筆,可寒冬下誰又能保證初創企業能走到上市呢?

目前,已經有部分地方政府開始支持汽車工業的復工復產。長沙市表示,自2020年3月11日起,消費者在指定經銷商購買上汽大眾長沙工廠、長沙比亞迪、廣汽三菱、廣汽菲克、湖南獵豹等車企生產的車輛,並在長沙上牌的,可一次性獲得裸車價款3%的補貼,每台車最高補貼不超3000元。

除了長沙,佛山市早在1月份已經開始對置換車主提供3000元補貼並為購買國六車型補助2000元,海南、浙江、廣州、珠海等省市也陸續推出了購車補貼政策。回想去年的汽車下鄉以及以前舉辦的家電下鄉曾培育了格力、美的等大藍籌企業。要是政策支持,長安、長城等已經出現業績反轉的強勢自主車企將出現大規模增長。

當然,目前商務部等行政部門已經開始落實主席的「積極穩定汽車等傳統大宗消費」的決策部署。同時鼓勵地方政府因地制宜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增加傳統汽車限購指標及開展汽車以舊換新等扶持政策。如今,一大波政策福利已經在路上,已經在自動駕駛方面取得突破的長安等企業將會迎來一波利好。同時對於尚未上市的新勢力來說,大家對它們也可以多一些包容,共同協力度過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