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裡永遠存在著「二八定律」,也就是說,20%的人賺著錢,80%的人在虧錢。所以,當你在虧錢的時候,自然心裡不好受,既然無法從股市裡獲得盈利,那麼你一定就會從生活中的其他地方節省開支,從而減少自己的虧損支出。
這是一種非常典型的人性思維,就好比在股市裡一天虧個幾萬,都不會覺得心疼,但是在買衣服,或者買其他東西上,幾十元,幾百元的差價,都會讓你放棄自己的購買慾覺得貴了。
那麼問題出在哪裡呢?問題出在幾個方面:
第一,在股市裡你沒有盈利;
第二,你價值觀沒有樹立正確;
第三,你根本不會投資;
首先,要知道,一個人可以吃努力上的苦,但是別吃生活上的苦,更不能因為股市裡的虧錢而降低家庭的生活質量。如果你無法做到這點,那還不如別去炒股,做一下無風險或者低風險的定存或者理財。這樣的收益還可能會讓你的生活更好過一些。
其次,要明白的是,股票市場雖然是一個進入門檻非常低的地方,但是想要在股市裡持續盈利,甚至賺大錢,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你沒有做好這樣的心裡準備,我覺得進入股市的必要性就大大降低了。
說白了,做定存躺著吃利息不好嗎,在股市裡操心,操神,費精力,不就是為了改變生活,甚至讓自己致富嗎?如果沒有這樣的想法,那來股市幹嘛??
可惜的是,大部分的散戶在進入股市之前是這樣的想法,但是進入股市之後,卻因為自己資金的虧損,股票的被套,從而轉變為只要回本就行的目標。
最後,一定要在股市裡不斷的學習,不斷地從失敗和錯誤中吸取教訓。
每一個成功投資人的成長都要經歷三個階段:
第一:學會虧錢;
第二:學會保本;
第三:學會盈利。
目前,你之所以還沒有賺到錢,那是因為前兩個階段你還沒有整明白。巴菲特,索羅斯都是這麼過來的。
一開始就想要在股市裡贏錢,並且不能夠接受虧損的人註定無法成長。每一個高手的輝煌背後,都是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失敗累積,經驗累積,以及自律養成而慢慢達成的。
世界上真正的天才寥寥無幾,沒有人可以不會走就想著跑,也不應該有一口氣吃成一個胖子的想法。因此,正確樹立自己學習股市,認真鑽研投資的想法,會讓你以後的路走的越來越順!!
給一個小小的建議: 為什麼老股民在現實里為了幾百都犯愁,但股市裡虧好幾萬都沒感覺?
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你沒有把投資的錢和生活的錢分開。要知道投資一定是要靠著閒錢來獲利的。因為在股市裡想要獲得一個持續,較大的收益,必須是以3-5年為一個周期,一個單位來進行計算的。如果你忍受不了這個長期的時間煎熬,或者你的 資金忍受不住一個時間的洗禮,那麼最終獲得財富增值的機率將會大打折扣。
而對於許多人來說,他們都是拿著「急用」或者「備用」的錢去投資,面對虧損自然會心驚膽戰,甚至從生活上減少開支,來彌補投資上的缺陷。
所以,請記住,為了不降低你的生活質量,為了讓你的收益更多,為了讓你的勝率更大,一定要用閒錢投資。
巴菲特曾經說過,「我見過聰明人,唯一的死法就是加槓桿」。
一般我都勸別人不要職業炒股。其中的痛,只有我們這種人才能知道,職業前是無法想像的。
1
很多人進入市場都以為能大賺錢。其實是一個巨大誤區。在正常市場中,能賺錢的不過10%-30%。熊市中,能大賺的估計只有1%,賺錢的不超過5%。
這就好比考上全國著名高校。有無數的學子無論怎麼努力也是考不進去的。這是一個存在卻是絕大部分人不願意承認的現實,因為這相當於自己擊碎自己的希望。
2
我個人認為,如果3年內不能穩定盈利,那麼再過3年估計也很難。因為現在是信息時代,各種方法、資訊都可以在網上搜索到,所以學習速度很快。和90年代炒股不同,那個時候信息閉塞有很多成功的人花了3年甚至5年甚至更長時間。但是現在如果3年不能穩定盈利,那麼我認為應該適當放棄,不然最後只能空耗青春,最後發現自己什麼都沒有得到。
做股票並非不能成功,就如同各行各業一樣,不過,成功的是極少數。特別是近來的熊市也不知道要持續多久,我們80後最大的資本是年輕,可是,如果再耗個幾年我們也就不再年輕了,人啊,耗不起。
現在房價這麼高,在上海一個小房子都要300萬,在普通地級市也要100萬。如果奮鬥了好多年都無法在股市裡面賺到100萬,,又如何在社會中生存?要多認識自己,難道努力了N年也不能盈利,突然就可以爆發暴富1000萬?
再說說股票,點到為止:一個穩定盈利的職業股民定然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走在市場的前面而不是被市場牽著鼻子走。要穩定盈利就要做「確定性」——點到為止
面臨的各種困難和挫折,自信的喪失……,這樣的痛苦局面如何才能突破呢?
只能來只持續穩定的盈利,只有這樣才能給自己希望,如果沒有希望,那麼一切都完了。
3
很多時候並不是自己感興趣的就一定能夠做好,興趣和能力並不能劃等號。
如果要持續穩定的盈利,那麼必然要求在熊市中做到,這樣才是最紮實的練就了炒股的技術。否則就算遇到好的市場環境,也會徘徊在大賺大賠之間,最後發現可能還是跑輸指數——繼續挫傷自己的自信和希望。
所以,如果心存僥倖,指望一個牛市就翻身,那我想最終可能不能如願以償。
邊工作變炒股肯定做不好的。
如果真的決定職業了,那麼最好從熊市開始職業,那是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過來人的忠告!
現在經常是一點二點的掙,一個月總有一倆次單次的利潤在10到20之間,但大多數都是一二點的掙,大的回撤很少了,虧損我一般嚴可格控制在2%以內,我想我這樣是不是就是穩定贏利了,我自已都有點不清楚。
穩定盈利也有水平高低之分,區別在於,經驗的多寡,應變不同情況時的手段的多寡,這決定了穩定盈利後的資產增值速度。
當一個人發現自己開始穩定盈利之後,一般就會隨之產生惰性,依賴於原先的操作習慣,但是市場的情況卻是在不斷變化的。所以,很多開始穩定盈利後的人會發現自己越做,資產增值速度越慢,且自己越來越小心翼翼——其實這不是謹慎,而是自己的惰性使然。
4
說說體會吧:
1、往往在萬念俱灰,人生看不到出路的時候可能出現大逆轉,但是這要求你不能放棄。
2、職業股票生涯中的最低谷要起來,必須要積累信心。而積累信心靠的不是大吃一口的勝利,而是慢慢不斷的攢積小勝利。通過連續3次、5次、乃至10次的小的連續盈利(成功操作)積累起來的信心——這真的非常重要,過來人的體會,希望樓主仔細揣摩。
其實
會買第一階:入門了
會賣:師傅
會買第二階:百里挑一的高手
會買第二階+會賣第二階:大成者
要在股市生存,需要踏實與付出,不要稍微賺一點就要做別人的精神導師。
我認識的高手都是很勤奮+低調+內斂,這個比較重要。
5
把控心態
即便炒股成為億萬富翁,也不會有什麼社會地位和尊重,最多就是買豪車、逛樓盤的時候,別人會姿態低一些,點頭哈腰多一些,除此之外就沒啥了,完了之後,可能還要在心中鄙視你這個「暴發戶」,儘管你的付出比很多實業企業家也不會少甚至更多。
職業炒股最大的壓力來自於賺快錢的需要。
因為必須賺快錢,所以無法承受試錯成本。而要大成,必須是無數次試錯後積累經驗後才能成功。
為了賺快錢,必須排除各種雜念干擾,離家出租屋炒股就成了選擇,所以孤獨就成了常態。
如果資產沒有爆發性成長,隨著時間的推移,心理上需要更快的賺錢速度,於是和失落的現實形成了更加鮮明的對比,人也就更難受、抑鬱。
由於資產沒有爆發性成長,所以平時需要自己買菜做飯,日常消費需要精打細算,更加凸顯了自己的落魄。
然而前述的落魄、難受、抑鬱、時間、孤獨等,會導致自己操作變形,形成惡性循環,最後職業炒股一朝大成的夢想被不斷打擊,形成惡性循環。
當然大成了,就不存在這些問題了,比如我,從不自己買菜做飯,省下的時間玩玩遊戲調節休息。
6
一般我都勸別人不要職業炒股。其中的痛,只有我們這種人才能知道,職業前是無法想像的。
既然已經選擇了職業,那麼就不能辜負了自己的選擇,歲月光陰,我們這種職業出租屋裡面的人是浪費不起的。這個時候,只能把100%的精力投入其中,再大的痛苦也要承受。但是,我也忠告一句:千萬別1條路走到黑,職業3年,盡了100%的努力後,如果還不成,一定要懂得放棄。千萬記住我這句話。
順便說一下,成功後日常生活的改善,買東西的時候都不看價格,想買就買,自己喜歡就買,做飯家務都不用自己操心花錢可以解決。
所以,職業炒股,既絕望,也有希望。沒有職業炒股的人,千萬別職業炒股,已經職業炒股的,在痛苦的同時,也可以看看我這段大成後生活改善的描述,算是一絲曙光吧。
頂尖交易員的交易思維是怎樣的?
以交易為生,他的主體仍然是生活,那麼讓交易像一份喜愛的工作一樣簡單,輕鬆。這樣才能算的上是一個優秀的交易系統。
大體我是這樣認為的對於一個交易員來說風險是必須放在第一位,所以第一進行交易必須有一個保守的風控。第二我們進行交易的目的是為了盈利,想要盈利的話必須有一套完整的交易模式,那麼進行交易的話就需要確立一個良好的交易系統,再確立好了交易系統之後我們知道自己的歷史連損,最大回撤了那麼接下來就是根據自己的交易系統制定合理的資金管理系統,這是第三點。最後一點就是執行力,嚴格的執行力。
關於風控
有句話這樣說的:交易其實是個失敗者的遊戲,首先你要在這個市場存活下去。就需要承認失敗的可能性,錯誤的可能性,錯誤並不可怕,但是如何在即便會出現錯誤的情況下仍然會有所收穫?這是一個需要著重考慮的問題,那麼這裡就要提及到風控,當然這裡所說的不是說你完全沒有交易理念,交易原則,交易系統的情況下,關於系統方面在這裡不著重強調了,以後我會再公眾號里逐漸更新,因為交易系統是交易員必備的條件的,沒有系統談不上交易員,那麼我們來說下成為一個優秀的交易員所要具備的條件,是建立在有系統之上的條件。第一風控,風控其實是分為很多類的,數據風險控制,資金管理風險控制,系統回撤風險控制,平台安全性風險控制,交易員心態風險控制等等,對於一個優秀的交易員或者交易團隊來說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墨菲定律裡面有講,凡事你認為最糟糕的狀況,皆更有可能會發生的,所以進行交易之前必須把最糟糕的狀況考慮進去,然後盡力去規避掉這些風險,只有懂得如何控制風險才能更好的進行交易。下面舉例說明下風控的重要性。
比如瑞郎黑天鵝事件,2015年1月15日,瑞 士 央 行突然宣布取消自2011年9月以來一直維持著的歐元兌瑞郎匯價1.20下限措施,導致市場出現了1970年代以來最大的震盪,對國際金融市場的衝擊無異於彗星撞地球。如果沒有數據風控的話前期交易員即便有百倍利潤,或許也會因為一個數據致使利潤全部回吞甚至爆倉,因為在這些數據下止損也會變得無效。這樣的話你交易的再好,獲得的利潤再多即便百倍利潤也是與你無關的。
那麼如何控制這些風險,這裡就需要採用到數據風險控制與分倉風險控制。規避數據外加單獨帳戶只去針對一類交易品種進行交易。這樣的話,在能預期的數據風險下我們採取規避,在不能預期的突發事件下即便最糟糕的情況發生爆倉,也只是爆掉單獨貨幣的倉位,風險也是在可控制之內的。
再比如平台商倒閉,像之前的的雷曼了,以及貝爾斯登,這些世界級的投行皆有可能破產,那麼即便是世界級銀行以及跨國平台皆有可能倒閉,當然這機率雖然不及萬分之一。但同樣也是會發生的,沒有人能確保100%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那麼如果發生了呢?沒有做平台安全性風控,前期創造的利潤又有何用?
關於交易系統
來說下如何建立交易系統,建立交易系統需要處理的哪些問題。那麼打造交易系統的目的是什麼呢?筆者個人認為系統化交易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規避以及剔除心態對交易的影響,當形成交易系統後,明確歷史回撤,最大虧損,進行量化固化交易是能很大程度減少心態對交易的影響。這樣說吧,在一個完善的交易系統里是不存在心態一說的,其實也可以說突破了心態的關卡,在系統化交易里所有的制度都是具體化,規範化,量化,到點位就去執行,就如同工作上班一樣,該交易交易該等待等待,那麼這樣的話交易也會變得更加輕鬆。那麼這樣來說交易的最大瓶頸是什麼呢?是如何形成系統化交易,很多時候我們在打造系統時會問題不斷,如何規範化,如何具體話,如何完全解決系統一致性問題,如何在滿足這些條件下仍然要有良好的收益,良好的贏率以及盈虧比。那麼這就牽扯到如何形成正確的市場認知,這裡就需要大量的閱讀,大量的學習,切勿一頭扎進市場,繞進一個交易怪圈,鑽牛角尖,死交易交易死。
系統的形成其實如同解數學題,每一個題都會有多種解題思路,當你走到一個死胡同時可能永遠都無法解出正確答案,這時就必須提升自己的認知高度,市場其實就像一片森林,鑽進去了,沒有路標是很難走出來的,所以我們提升高度,站在山頂登高而望,先去觀察市場,規划行走路線,然後再去進行實踐,這樣可能更容易走出市場,更快的形成交易系統。待系統形成之後再去驗證自己的系統,一遍一遍的復盤,總結問題-改進-總結-改進-復盤…..,這裡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才可以成型的,每一個系統的形成都是要不段的復盤,不斷地尋找問題。解決一致性問題,處理機率和盈虧比的平衡問題,處理橫軸價格與縱軸時間的平衡,處理交易與生活的平衡等等。所以對於一個優秀的交易系統來說不只是滿足交易獲利,更重要的事滿足生活。以交易為生,他的主體仍然是生活,那麼讓交易像一份喜愛的工作一樣簡單,輕鬆。這樣才能算的上是一個優秀的交易系統。
股市分析的9張思維導圖,建議收藏
下面為大家分享包括股市導圖總綱、k線、均線基礎、切線、指標分析、選股方法、板塊輪動和股市各類騙局,希望能給大家來個股票知識大梳理。
1、股市導圖總綱
2、k線基礎
3、均線基礎
4、切線基礎
5、指標分析
6、統計分析
7、選股方法
8、板塊輪動
9、股市中的各色騙局
(注意:以上圖片被壓縮,看不清晰的可以找我要高清圖片)
測試一下,你的投資達到了幾段水平
股市不入門級
新股民,剛進入市場,對股市裡的一切只不過有個大概的了解,甚至你都不太清楚股市的基本術語和交易規則。要買什麼股票,什麼時候賣,你自己一點都沒什麼主意。新股民的交易主要看電視,看網絡,看各大媒體的評論,或者聽聽朋友的建議,你總覺得他們說得都有道理。典型特徵是:跌了不知道該買還是該賣。
股市一段水平,投資者知道了一些技術指標,MACD、KDJ、RSI之類的,總覺得它們有時准,有時又不准。你也關心基本面情況,今天世界上發生了什麼大的事件?對於股市有什麼影響?你總是第一時間上網查看。典型特徵是,拿著股票總感覺不踏實,所以交易比較頻繁,時賺時虧,但總的來說,帳戶是虧損的。一段的特點是,對什麼都是一知半解。
股市二段水平
投資者在市場上已經交易了一段時間了,但總的來說帳戶是虧損的。你覺得要在這個市場賺錢真的很難,你急著想在股市翻本,可你不知道該怎麼辦。你看了很多,一些關於股票交易的書,可你覺得他們說的是一回事,拿到這個市場中實際操作又蠻不是那麼回事。你覺得還是指標不夠精確,於是你試著調整參數,可它們仍然是有時准有時不准。你上論壇,希望得到高手的指導。可他們也是說得,有時准有時不准。二段的特徵是,開始懷疑股市投資是否有規律可尋。
股市三段水平
投資者已經有過股市大虧或者爆跌的經歷。懂得開始敬畏市場。你知道要在這個市場上生存不能聽信那些個評論。於是你開始系統地學習,你把能找到的相關書籍都看了,希望能從中找到一個戰勝市場的法寶。你也學習了波浪理論、江恩的測市法則、價值投資之類的。你也知道了短線操作,要順勢而為、虧損了要止損。可你搞不清這個「勢」是怎麼確定的,止損設在什麼地方才好。你覺得要準確地知道市場何時反轉真的太難了,你不相信在這個市場有人可以賺到錢,因為有了很多經驗的你都覺得面對市場束手無策,他們怎麼可能賺到錢?三段的特點是,敬畏市場,懂得股市投資真的需要學習,明白學習很貴,不學習更貴。但是具體的學哪些東西,應該向誰學習,又似乎不明白。
股市四段水平
投資者開始明白,要在這個市場上賺錢,除了學習方法,還需要有有一套自己的交易系統。可這個交易系統具體都包括哪些東西,你還搞不太明白。你試著將幾個老師的方法,幾個技術指標組合成你的交易系統,根據它們提供的信號買賣。可技術指標之間,經常相互衝突,讓你搞不明白此時到底該相信技術指標還是價值投資。你試著長線,嘗試價值投資,可有時你搞不清到底股指是短期回調還是要反轉了。你也試著就做日內短線,經常今天賺了幾千,明天卻虧了一萬。你的帳單仍然是虧損的,你覺得做股市投資真是太難了,實在不行的話,你考慮是不是該放棄了。四段的特點是,懂得要建立自己的投資交易體系,但是具體的交易體系,包括哪些內容,開始反覆測試,拿不准。
股市五段水平
投資者開始明白,在股票市場上你沒法預測價格走勢。不僅你不行,其實別人也不行。你開始逐步的建立一套自己的交易系統,你知道只要自己嚴守紀律,長遠的來看,你該能夠賺到錢。選錯了股你會止損,盈利的股票你也開始能拿得住了。你的交易會時賺時虧,盈虧基本相當或者略有盈利。有時你能按自己的系統交易,有時你不能。但你開始相信這個市場上肯定是有人可以賺到大錢。五段水平的人,開始能夠偶爾選出好股,在一些博客論壇上你也開始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
股市六段水平
知行合一,投資人開始能夠穩定盈利,不管即使技術還是價值投資,都開始有自己的一整套值得信賴的投資系統。你已經解決了投資理念的種種問題,開始有了自己的投資哲學。對於技術性的東西你不會太關心,你知道只要投資理念正確,即使是不看移動平均線你也可以穩定獲利。你知道股市在什麼時候,你可以從容地進場,雖然你看不清以後的走勢到底如何。但是你能憑藉本能知道,後面一定有機會。六段水平的投資人,投資心態基本平靜,但偶爾面對行情的劇烈波動還是會有些起伏,特別是重倉的時候。
股市七段水平
投資人,已經覺得股市裡面賺錢實在是太容易了。選出能賺錢的股票,對你來說是家常便飯。就像一名駕駛老手開車一樣,遇到紅燈就停、綠燈就行。已經做到,手中有股,心中無股,所以很少有看盤的時候,你不再需要對著圖表精確地定義止損的位置,也不需要拿著筆或計算器去精確計算股票的估值。
股市八段水平
賺錢已經不是第一要務。投資人要麼像金庸小說《天龍八部》裡面的少林寺掃地老僧,大隱隱於市,過上自由自在的生活。這時候你已經在股市投資行業,神一樣的模糊存在。多數時間在打高爾夫或是在太平洋的某個小島釣魚。你從不和別人說起交易的事,因為你知道沒人能明白。當然,最後,也可能有極少數大師,願意像巴菲特和格雷厄姆一樣,回報社會,開壇普渡眾生。
很多朋友炒股虧損一買就跌一賣就漲,主要是缺乏正確的交易模式。想學習更多盈利模式,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股市交易員(idn0217),探討交流炒股技術,龍頭戰法 ,主力控盤戰法,強勢股操盤方法,識趨勢,知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