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不長進的伴侶,你能怎麼辦?學者:一起成長的夫妻更幸福

2020-04-07     壹心理

凌扶搖|作者

歐小宅|編輯

cottonbro|封面

今天,壹心理想和大家聊聊:「伴侶不夠上進」


不是說自己不上進,而是嫌棄伴侶不上進。


無論是談戀愛, 還是結婚後,經常都會有人抱怨:


為什麼他/她一點上進心都沒有?


我們確實會在親密關係中獲得成長,當雙方步調不一致的時候,就會產生疑問。


但不論是真誠希望對方腳踏實地,還是自己的期望過高不切實際,這一段關係已經開始不同頻。


問出這句話時,你的內心已經對這段感情感到不安了。


曾經看過一個女生的提問。


她讀大三的時候,和大她6歲的男朋友戀愛。


男友小學文憑,社會上摸爬打滾,在酒吧打燈,人際經驗豐富,對她天下第一好。


兩個人的成長環境、對未來的看法,沒有一點相似,她覺得男朋友不上進,男朋友嫌她屁事多。


她想等男朋友主動努力上進,可是一年又一年,總是不見行動。


月薪三千、夜班作息、下午全在打遊戲,甚至她努力幫他找的工作機會,他都找理由推掉。


兩人經常因此吵起來。



男朋友覺得這就是看不起他,要是自己有車有房,她是不是該挑剔自己沒存款沒體力之類的?


身邊的人也不理解,一個大學生,條件也不差,年紀輕輕怎麼偏偏堅持弔死在這棵樹上。


但她捨不得分手,哪個女孩不想有個伴侶對自己一輩子好呢?


於是,他們又繼續談了五年,即使買房買車欠了許多貸款,她還是很有信心。


直到,抓到男朋友出軌初戀女友的證據。


卑微。


愛得太卑微了。


這段關係,從頭到尾就是一場自我感動的騙局。


上進心只是加分項,多少人卻誤以為是必選項


上進心,只能是親密關係里的加分項。


如果一個人本身是零分,加分再多,也不會及格。


可惜的是,親密關係里的上進心,經常被當成了「萬能藥」。


好像只要伴侶有上進心、或者逼得對方上進起來,關係就能一帆風順未來就有了希望。


在這裡,我們還是要分情況討論。


沒有上進心、養不活自己、工作不認真,還會道德綁架想把你同化的,不建議留著過清明。


這不止沒有上進心,求生欲都沒有了。



他除了對你好以外,身上沒有任何你愛的閃光點,但凡婚後他不對你好了,你都沒地方哭。


為什麼這樣的人也有女朋友呢?


因為相當多一部分人,「不配得感」太重了。


總是擔心,自己不配那麼好的擁有愛情, 離開這個人之後,很難找下一個人死心塌地對自己會更糟,甚至沒有下一個。


像我的一個朋友,男朋友長相平平,學歷不高,找不到工作,還要靠她花錢養活。


不止如此,每當她提起讀書、學習的時候,男朋友都會一臉不耐煩:


「學有什麼用,到時候走關係找我親戚安排個位置就行了。」


分享一部電影,男朋友就懷疑她嘲諷自己不會英語,;說一下今天工作遇到的事,男朋友就覺得她在暗示自己事業心不夠。


和這樣的人談戀愛,是很需要魄力的,你又要承受經濟的壓力,又要獨自面對愛情中的不公平感。


你付出了好多,可是他卻當耳旁風。


更殘酷的事實是,你想改變他,可你又不是他媽,他憑什麼聽你的?


同樣的情況一樣發生在男性身上。也有不少人希望女朋友或者老婆,能夠上進一些,一起健身看書,不要整天沉浸在在淺層娛樂帶來的滿足上。


但是問題來了,這麼不滿意伴侶,為什麼還在一起呢?


原因恐怕不是金錢糾葛或者習慣那麼簡單。


蘇珊·福沃德在《依戀》里提到,人愛得卑微,很多時候是由於小時候的經歷。


比如,小時候很少從父母處得到正反饋,就容易對自己產生消極認知。


如果父母的關係也是控制型的,或者不那麼健康的,那麼我們很難從他們身上學到恰當的愛人方式,惡性循環就開始了。


另外,社會期望女性居家、賢惠,卻希望男性強大、獨立,導致女性更容易產生「找個男人託付終身」的感覺,忽略自己也有能力過好獨立生活,可以一腳踹開渣男。


這種破損的自我認知,讓很多人心甘情願愛得卑微。


抓著「上進心」這個加分項拚命麻痹自己,一眼都看不到對方的零分項。


更現實的說法就是,談了五年又五年,就是沉沒成本太多了。


拖得越久,止損時越痛,趁早吧兄弟姐妹們。


通過「改造」伴侶的方式,真的就能獲得幸福了嗎?


那麼你可能會問,如果對方一切正常,閃光點也很多,就是喜歡平淡生活,小富即安,事業心不重,那該督促他/她上進一些嗎?


我始終覺得,親密關係里,上進是一種共同活動,而不是單方面的要求。


當你覺得他/她不夠上進時,意味著你已經有不滿。


可能是收入不夠、顏值不夠、溫柔不夠......總之,你希望他變得更像你理想中的樣子,用上進心把這些分補回來。



為什麼越是愛上一個人,越想要苛責對方?


人對伴侶容易有理想化的幻想。


心理學家Tesser對已婚者的研究表明,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另一半比自己強。


就像裝修房子一樣,想要改牆面顏色、增添新的家具,最後都是為了讓自己更加舒服。


改造伴侶也一樣,控制、抱怨或者指責,都是希望伴侶滿足自己的要求。


不上進的時候讓你上進,上進的時候又讓你多點顧家,從始至終,過度要求伴侶上進,都只是為了滿足他們理想化的投射。


但是,一個「不夠上進」的伴侶,真的一無是處嗎?


電影《他和她的故事》里,基雅和卡比爾結婚了。


基雅是個女強人,賺錢很多,雷厲風行,事業和感情上從來不拖泥帶水。


卡比爾卻夢想做個家庭主夫,他一直認為,能把家庭打理好是件很偉大的事情。


卡比爾的老爸罵他沒有責任心,不知道養家,一天天待在家裡不知道做什麼。


但是基雅卻被卡比爾的細膩和溫柔所感動,決定和他共度餘生。


婚後,基雅出去上班賺錢,卡比爾早起做早餐、做家務,看書學習,經營鄰里關係,笑著迎接基雅回家......


家庭生活並不如大家想像那樣,是只吃飯不做事的「媽蟲」生活,要處理的瑣碎事情其實很多,有次卡比爾還把騷擾他老婆的人暴揍一頓,證明自己是個「真正的男人」。


可是,隨著生活壓力加大,基雅賺的錢不夠用了,房東又臨時要收回房子,她的怨氣越來越大,開始覺得丈夫毫無上進心,只是個累贅。



丈夫和她聊天,她無視,想和她親熱,她就倒頭大睡。


要不是卡比爾,基雅面對這麼多破事,早就要昏頭轉向了。


可她看不到丈夫的任何付出,只是覺得他不是想像中的樣子,兩人的婚姻瀕臨破裂。


這其實是很多家庭的縮影,男人抱怨懷孕的妻子不上進、妻子抱怨丈夫的工資比自己低......


只有賺錢、上進,才被認為是對家裡有幫助的,而那個「背後的男人/女人」,卻經常被忽略、被誤解,承受了太多委屈。


如果沒有看見真實的彼此,一味想當然地責怪對方,真正的愛就無從流動起來。


好的關係,太需要共同成長了


兩個人不再對等,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


無論是真的爛泥扶不上牆、還是付出沒被看見,這樣的關係始終不會長久。


因為「不公平感」太重了。


雙方都在想:憑什麼我做了這麼多,你卻沒有給到我想要的回報?


這時候,吵出來反而是件好事。


讓你知道,原來對方是這麼想的,原來對方對於你,是這麼看的。


有時候問題並不是出在個人的生活追求上,而是你們對對方的態度,到底是欣賞的, 還是嫌棄的。


像我的一個朋友, 她在外人看來就是「不上進」的類型,但是她的男朋友卻很欣賞她。


她會做各種蛋糕、甜點,還會做手工,男朋友覺得換了他,估計都是黑暗料理,所以他並不會因為她賺得少,就覺得她是在家裡混吃等死。


像電影里的基雅,一開始嫌棄卡比爾,後來跟媽媽談完,也明白了支撐家庭的不容易,開始對卡比爾有很多敬佩和欣賞。



把你對彼此的雙方的不滿,用恰當的方式(不是指著鼻子罵)聊出來,最好是面對面聊天,可以抱一抱,增加安全感,沒那麼容易吵起來。


之後要不要根據對方的期望調整、調整到哪一步,就要看自己的三觀了。


比如,你願意為了對方多看點書,學習知識,爭取升職,給他/她多買點好吃的;


或者為愛轉行,做點小生意/投身網際網路/回歸家庭,做對方眼中閃耀的偶像;


或者你只願意做到不消極工作,做好分內事,也可以。


如果聊崩了,不能接受了,那就及時止損;


如果能慢慢調整過來,共同成長,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兩個人過日子,有時候是很平庸的,看過太多電視劇和身邊的神仙戀愛,人容易產生過高的期望。


但千萬別在婚姻里產生託付感。


誰都不是神,承載不住一個人全身心的託付。


錢是一方面,精神契合度又是另一方面,如果你什麼都不提供,卻要伴侶滿足這兩方面需求,那是過於做夢了。


找一個能彼此理解,相互契合的伴侶,比什麼都重要,也很難很難。


但我相信,你總會遇上的。


世界和我愛著你。


- The End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xyGWXEBfwtFQPkdEWH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