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情令》喜歡追劇的小夥伴 一定都耳熟能詳,甚至有很多小夥伴都已經反覆觀看了很多遍了。即使這部劇已經結束了很久了,但是這部電視劇的熱度一直沒有降低下去,就比如有專門的演唱會,告別演唱會,還有各種周邊產品的售賣,而且在去年年末還上線了《陳情令特別版》,還出口泰國、韓國等多個國家,引起追劇的熱潮,在3月19號,正式上線日本。
《陳情令》登陸日本,主題曲名字由《無羈》改為《忘羨》。熱火的電視劇能走出國門,就說明該劇走到哪裡 都能火爆一圈。有些刪減片段在國外版本都有保留,和原著基本一致。8月份在泰國播出後,直接收穫了大量的泰國迷妹。在韓國播出後,登上了播放榜榜首。
據悉,該劇將在深夜檔播出,不過只要手機能看這種播出什麼的也沒有大礙,到底我們也只能從網絡的途徑看到,這劇都沒上我們的電視台。好飯不怕晚,終於看到陳情令走向世界的節奏了。日版預告抓住了精髓,一眼萬年啊,日本人就是會抓心動瞬間。
《陳情令》未播先火,還未播出,日本的地鐵和商場已經貼滿了劇照,充滿國風感的劇照,使得本身就熱衷於中國文化的日本人充滿了好奇心增加了興趣感和期待感,同時也刷新了存在感。日本有一大批《魔道祖師》的書迷,而《陳情令》是根據該書改編的,原著黨肯定不會錯過觀看的。
陳情令會在國內火爆歸根結底的原因相信大家都心知肚明,這是一部編劇不錯的影視劇不假,但是更多的是靠顏值在支撐,可是據調查日本超一線演員木村拓哉也才不過是20W一集,因此可以看出在日本演技是站在電視劇的首要位置,而顏值似乎並不是他們所看重的。
國內的情況是,綜藝節目捧紅這些小鮮肉,所以很多人願意為他們買單,讓他們演的電視劇被成功銷售,造成了這部電視有高分的現象,但是你們想過嗎?假如說將王一博換成演技更好的黃渤,把肖戰換成徐崢,這部劇還在國內叫好嗎?但是到了日本就一定不好了嗎?其中的緣由,一較高下!
日本早年為了防止類似的外來文化輸出影響國內影視行業發展,對外來電視劇採取付費形式限制人群。
也就是說受眾從一開始就受到很大的限制,另一方面,還有一點就是文化隔閡問題。《陳情令》其實是一部玄幻劇,在它之前我國有過很多類似的電視劇鋪墊,也就是說它的設定並不是那麼容易讓外國人理解並接受。日本人對於中國電視劇最熟悉的還是宮斗劇和《琅琊榜》這類精於計謀的電視劇。最後就是日本為了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而焦頭爛額,這也是不小的影響因素。
不過各位不用擔心,日本古裝劇愛好者很多,而且很吃肖戰與王一博的顏值,再者劇中的服裝、道具、演技也都是極佳的上乘之作。
按照這一部劇的顏值,和之前火爆的追劇熱潮,我覺得它肯定會像在中國一樣火爆,雖然日本的播放時間是零點,首先這部劇在日本是處於一種未播先火的狀態,就像問題所說的,在日本的街頭,隨處可見《陳情令》的硬核應援。在日本的很多大型商場以及宣傳欄里,都印有《陳情令》的海報。而且日本版沒有國內那麼多限制,更加貼近原著,所以大家都懂得!
有良好的市場基礎。在中國陳情令受歡迎程度,播放量,有陳情令牌可以為證,一部劇衍生了多少大神級別的各種人才!韓國,泰國,還有其他國家對這部劇的口碑和演員認可都非常高。也讓我們幾位陳情少年在國外圈粉無數。所以,顯而易見。陳情令在日本也會像在我國一樣播放量火爆。
從過去追日本、韓國、泰國、歐美偶像,終於我們也有可以讓國外人著迷的偶像和劇。希望,更多的中國偶像和和好劇能長期輸出。讓更多人,能正確了解接受喜歡我們的中國文化,中國偶像。
其實,本土文化的海外輸出早就開始了。拿前幾年的電視劇來說。在韓國日本有一大批中劇粉,《琅琊榜》、《步步驚心》、《甄嬛傳》等都很火。
那些年日本引進的中國電視劇,其實說起來這些年日本引進的中國電視劇也是很多,只是譯名就有點中二了:胡歌《琅琊榜》——《琅琊榜·麒麟才子氣風雲》;楊冪《古劍奇譚》——《古劍奇譚之久遠的愛》;趙麗穎《杉杉來了》——《中午十二點的灰姑娘》;迪麗熱巴《漂亮的李慧珍》——《逆襲的仙度瑞拉》;鄭爽《微微一笑很傾城》——《灰姑娘在線中》;楊穎《孤芳不自賞》——《孤高之花》;景甜《大唐榮耀》——《麗王別姬之花散永遠之愛》;吳謹言《延禧攻略》——《瓔珞·紫禁城燃燒的逆襲王妃》;孫儷《甄嬛傳》——《宮廷爭霸女》。
總體來說,我國的電視劇是越來越好,這與我國的經濟實力日益增長緊密相關,近幾年對外持續輸出,中劇在東亞的影響力也會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