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寶初年的一天夜裡,長安的天光還沒到來。
皇城南邊的興化坊里,一群人趁著夜色,
把來自宮中的金銀玉器放入兩個陶瓮,
又把陶瓮埋到地下。
天亮之後,
驃騎大將軍郭利仕收到消息後鬆了口氣,
他秘密下令,那個地方的代號改叫「何家村」。
兩年後的上元夜,
曾經的不良帥張小敬追查狼衛時,
得知了一個隱藏的秘密:
郭仕利借用職權,從宮中偷金器,
而埋藏的地方,就叫做「何家村」。
可連對長安了如指掌的張小敬和葛老,
也從未聽說這個地方。
如果你沒去過西安,也沒看過《國家寶藏》,
可能會忽略《長安十二時辰》里這段虛構,
以及我們根據這段虛構補充的虛構。
但如何你是西安人或者去過西安,
你肯定會會心一笑——
對,這個何家村,我知道!
歷史的塵土,掩埋了這個城市1300多年。
1970年,在公安局擴建收容所的工地里,
建築工人們挖出了一個瓮,
裡面是滿滿的金杯銀碗。
考古專家到場之後,
又在第一個陶瓮邊上,發現了另一個陶瓮,
還有一個銀罐。
兩個陶瓮和銀罐里不只有金銀玉器,
還有金幣銀餅瑪瑙琉璃水晶……
一數,嚇一跳,總共有1000多件!
鎏金雙狐紋雙桃形銀盤
雙獅紋金鐺
何家村的發掘震動了考古界,
兩年後,總理指示停辦的《文物》雜誌復刊,
第一期就報道了何家村的重大發現。
但何家村背後,還有無盡的謎題,
直到現在也沒完全弄清楚,
比如:為什麼會埋在這裡?
嫌看不清?那就,入手一張手繪的長安輿圖!
就算唐朝真的有一位「葛老」,
就算他手眼通天,也絕對找不到這個寶藏。
不僅因為當時沒有這個地名,
更因為興化坊就在離皇城兩三公里的地方。
沒人能想到,這批可能非法的東西,
居然就埋在天子的步行範圍之內。
雖然目前沒有蓋棺定論,
但考古學家基本認定,
這些寶貝是安史之亂30年後,
也就是電視劇劇情的40年後埋下的。
鎏金鸞鳥紋六曲銀盤
可這並不妨礙我們從這些藏品中,
感受到盛唐氣度。
這是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
壺上跳舞的馬,就是盛唐的印記。
每逢玄宗的生日都會有盛大的宴會,
都會有舞馬助興。
但就在安史之亂中,
這批舞馬因為在軍樂中應節拍躍然起舞,
被叛軍視為妖孽,活活打死。
這是葡萄花鳥紋銀香囊,
楊貴妃死於馬嵬坡時,身上就有這樣的香囊。
後來玄宗從蜀地重返長安,
想改葬楊貴妃。
當挖開舊冢時,人們發現貴妃
「肌膚已壞,而香囊猶在」。
這對玉臂環出土時裝在銀罐里,
似乎是主人更在乎的寶貝。
單從形制來看,前後代都有與它媲美的玉環,
但是金鑲玉在唐代文物中十分罕見,
考古學家基本認定這不是唐代本土的產物,
而是進貢或從對外戰爭中所得。
何家村每一件大唐珍寶,
都是那個偉大的時代最鮮活的註腳。
鎏金龜紋桃形銀盤
不幸的是,那個偉大的時代,
最終還是毀了。
《長安十二時辰》的原作者馬親王曾說過,
他之所以把故事放在天寶三載,
是因為這一年長安沒發生什麼大事,
這樣更容易讓人聚焦到長安的生活細節。
可實際上,這一年雖沒有大戰大災,
卻有幾個影響唐帝國未來的小事。
第一件小事:
大唐的頭號偶像、詩仙、著名酒類代言人李白,
離開了長安這個大唐文藝中心。
這個看上去像是「逃離北上廣」的唐朝版本,
其實是李白被唐玄宗炒了魷魚。
而這件對唐玄宗來說的小事,
徹底擊碎了李白建功立業的夢想,
也為李白晚年因涉足政治而流放夜郎,
埋下了一道伏筆。
第二件小事:
李白一路向東,在這一年夏天遇到了杜甫。
搞文學的人都喜歡說,
這是中國文學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會面,
可實際上,這也許只是一次李白粉絲見面會。
即便是在八年前(開元二十四年)就寫下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樣的金句,
可杜甫初見李白時,也只是個小詩人。
這兩件小事描繪出一個不同於人們認識的盛唐:
李白想做宰相,卻只能「笑入胡姬酒肆中」。
這一年離世的文壇大佬賀知章(劇中「何監」),
面對官場的陰暗,也只能「眼花落井水底眠」。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杜甫《飲中八仙歌》
馬親王把盜寶引向高力士(劇中的郭利仕),
或許也隱喻了長安的「表里不一」。
這種表里不一之下,
和天寶三載的第三件小事糅雜在一起,
最終影響了帝國的命運。
這第三件小事,
便是那一項至關重要的人事任命:
沒有人想到,這項任命後僅僅十年,
一場比闕勒霍多還要大的災難,
就降臨到長安。
這是屬於長安的罪與罰……
可即便如此,
我們也很難不愛那個偉大的都城和時代。
何家村告訴我們盛唐的光彩,
杜甫寫下了盛唐之後的沉鬱,
但無論是光彩還是沉鬱,
唐代和長安城在人們心中都是不朽的存在,
這是盛唐和長安的最大魅力。
這魅力來自直抒胸臆的天真,
後世再real,也說不出李白那句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你問這天真從何而來?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興,蓋取塞外野蠻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頹廢之軀,舊染既除,新機重啟,擴大恢張,遂能別創空前之世局。」
——陳寅恪《李唐氏族推測之後記》
《長安十二時辰》里,狼衛沒搞到手的長安輿圖,我幫你們搞到手了。
今天介紹一位城君的老朋友,「忒色西安」團隊,他們曾經做了西安第一份手繪地圖。
在18個月前,他們開始著手做一份唐長安城地圖,在一張22.6㎡的紙上,他們畫了長安108坊,畫了東市西市,畫了雲想衣裳花想容,畫了天街小雨潤如酥……
他們用最寶貴的時間,努力讓每個人走近心中的那個盛唐。
有這一張邊長1米的長安輿圖在手,再也不怕搞不清永慶坊平康坊了……
不知主角往哪跑,長安輿圖少不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d9Q_WsBmyVoG_1Z4Se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