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很多電影選擇了在網絡平台播出。
其中,有一部文藝片讓殺姐感到頗為驚喜。
《春潮》
2020-05-17(中國大陸網絡)
01
其實在網播之前。
這部由郝蕾主演的《春潮》已在多個電影節上斬獲殊榮。
不僅榮獲第二十二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最佳攝影獎,同時提名最佳劇情片,還入圍了第十三屆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劇情長片,第十五屆大阪亞洲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有幸在去年就觀看過此片的影迷朋友。
當即就表示這是當下華語電影中令人難忘的一部作品。
另外,本片的主創也都是實力派。
導演楊荔鈉,早在90年代末到00年代初,就用DV拍攝出了《老頭》紀錄長片。
之後,還拍攝了《家庭錄像帶》等作品。
其鮮明的寫實風格也讓楊荔鈉漸有名氣。
同時她的這幾部紀錄片作品,也被譽為是內地獨立電影新浪潮的代表作。
她在2013年拍攝了電影《春夢後》,更是用五年時間打造了本片的劇本。
同樣低調的實力派還有剪輯師廖慶松。
作為台灣名導侯孝賢的御用搭檔。
當他看到最初四個小時版本的原作,便被電影里蘊含的質樸氣息所打動。
當然,最有看點的還是金燕玲和郝蕾兩個實力派女演員的對手戲。
高手過招,招招精彩。
電影取景在東北。
導演楊荔鈉對這裡充滿無限眷念之情,甚至稱這裡為自己的第二故鄉。
本片聚焦於一對母女之間的瑣碎生活,由此引申出原生家庭這一近年來被多次提及的話題。
和大多作品不同,它沒有強調原生家庭對子女的傷害有多深。
而是問了一句:為什麼?
為什麼原生家庭會對子女造成如此大的心理創傷。
02
祖孫三代,外孫女、媽媽、和姥姥三個女人在一起生活。
50後的姥姥性子直,對外和藹可親。
對內在家則像變了一個人,處處刁難辱罵女兒。
70後的女兒郭建波,疼愛孩子又與其保持疏離感,還不得不忍受母親的苛責。
00後的小外孫女郭婉婷,從小就是個鬼機靈,小小年紀已會察言觀色,還會調節母親與姥姥的矛盾。
別以為這一家祖孫三代生活在一起能其樂融融。
實際上整部電影都以喪為主基調。
動不動就是姥姥與女兒之間爆發了爭吵和矛盾。
郭建波身為記者,整日奔波勞碌。
大齡未婚又賺錢有限,無奈之下只能帶著女兒與母親同住。
常言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面對咄咄逼人,來不來就威脅自己不願住就搬出去的母親,郭建波也只能皺著眉頭忍了下來。
誰讓自己這歲數還啃老呢。
不過姥姥的脾氣也是真的差。
每當一家子坐在一起吃飯時,姥姥就會不知突然哪來的無名之火。
然後一股腦地發泄出來,不是大吵大鬧就是暴怒不已。
平時看到郭建波躲在廚房抽煙會暴跳如雷。
得知郭建波報道學校性侵案件來控訴社會的新聞後,會破口大罵。
總之女兒就是她的眼中釘,肉中刺。
對外人如此隨和的姥姥,為何獨獨對自己的親女兒近乎苛刻?
這沒道理啊。
其實仔細想想,現實生活中就有不少人以愛之名行傷害之事。
而姥姥會這麼做的原因也很簡單。
曾經被傷害過。
姥姥在早年時因丈夫不檢點執意離婚,至今也並未再婚。
這也導致她的精神寄託從婚姻生活的男人全部轉換到女兒郭建波身上。
同不少父母一樣,姥姥的控制欲極強。
她恨不得孩子能按照自己的規劃成長,變成自己最喜歡的那般模樣。
而郭建波這個人呢,年輕時放蕩不羈。
在母親近乎執著的掌控欲下,她早就恨不得逃離。
她和一個母親不認識的男人相戀,然後未婚生子。
被男人拋棄後,她依舊繼續過著自由充實的單身生活。
在姥姥眼中,女兒的行為已脫離自己的掌控,也足以令自己蒙羞。
尤其隨著自己熱愛上宗教,信奉佛學後。
她更加覺得郭建波是無藥可救,自甘墮落的叛徒。
當外孫女出生的那刻開始,她便蠻橫地霸占外孫女的撫養權。
還會用難聽的語言羞辱郭建波,來發泄自己多年來的不滿與憤懣。
而從童年時期便對母親的專制深感悲傷的郭建波,也不對自己的生活抱有很大希望。
她踉踉蹌蹌地來到這個世界,也深知自己也將苟延殘喘地離去。
她常對自己說:
我對未來不抱任何希望,我出生於此,也將在此死亡。
哀莫大於心死的她,在面對母親的無理取鬧時,只能壓抑自己的情緒。
用沉默結束掉這永無止境的戰爭。
直到某天母親突然生病。
她來到母親的病床前,任回憶和悲傷襲來。
面對昏迷的母親,郭建波終於感受到了久違的寧靜。
她自言自語道:
「你不說話,世界便安靜了。」
雖然電影從頭至尾都蘊含著無言的悲傷。
但結尾處伴隨著郭建波的發泄與控訴。
我們看到了電影用抽象的手法隱喻著這段關係的希望所在。
四處蔓延的水,漫過了幾個女性的雙腳。
好像春天漲潮的海水,一眼過去,滿是希冀。
03
說實話,本片的敘事有點弱,但郝蕾的演技依然很亮眼。
尤其是最後五分鐘的獨白戲,可以看到她由內而外的浸潤式的表演風格。
雖然不少人詬病這段表演頗有實驗性話劇般的風格。
但實話實說,這可能是劇情原因。
單從演技來說,郝蕾的這段表演是沒有問題的。
整部電影她的台詞不多,大多情況下是靠情緒、眼神和肢體語言去表達一個女人的壓抑與隱忍。
自始至終,她的眼神都黯淡無光。
因為終其一生,她都無法擺脫原生家庭的束縛,卻又無能為力。
這樣的一個角色也不由得讓我想起多年前她扮演的余虹。
從年輕時的無所畏懼到後來歷經滄桑,被愛情被生活折磨得遍體鱗傷後。
那一刻,繁華與蒼涼並存。
她的眼神中早已寫盡悲傷。
還有《浮城謎事》里那個得知丈夫出軌的妻子。
她把女人那種深入骨髓的絕望表達得淋漓盡致。
她的演技是公認的優秀,但是因為一些原因她的很多作品都無法公映,也被網友戲稱為「禁片女王」。
雖說她還差座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的獎盃。
但在殺姐心中,她早已是無冕之王。
04
這次她和導演楊荔鈉合作。
用寫實的鏡頭語言表達了一個女人與母親之間易斷的情感紐帶。
完整地呈現了一個家庭的滄海桑田。
理應是最親密的母女,也因原生家庭的不幸,對雙方造成了不可逆的傷害。
而造成這種傷害的最關鍵因素便是父位的缺失。
在母親眼中,父親是在菜市場摸別的女人屁股的流氓。
但在郭建波眼中,父親則是疼愛自己的好爸爸。
母親也將對父親的恨意繼續延續到下一代郭建波身上。
在看到女兒收藏好與父親的合影時,郭建波母親更是將其燒掉。
於是就這樣的幾十年間。
母親傳統、專制、控制欲強的個性與郭建波愈發強烈的自我意識形成對撞,矛盾逐漸激化……
再加上對同一個男性所持觀念、態度的不同,兩代人的情感裂痕便愈來愈大。
這樣的裂痕持久到難以用任何方式來補救。
直到一方的離開,心中的執念與傷痕才會緩緩癒合。
就像電視劇《都挺好》中的蘇明玉那般。
在某天溫和的清晨,想起去世多年的母親豁然開朗,最終與自我和解。
所以電影的宣傳海報有這樣一句話:
「你和母親的關係,決定你和世界的關係。」
雖然我們不想承認,但是,有時候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真的會伴隨我們的一生……
影片中,無論是姥姥帶著毀滅性的絕望面對後半段人生,還是郭建波用逃避壓抑的態度去過活。
雙方在這段關係中,都用錯了方式去追求、表達愛。
好在導演在結局處點燃了希望,那便是外孫女郭婉婷。
她拉著好朋友英子偷偷跑到山間,兩個人跳進緩緩流淌的溪水裡玩耍。
鏡頭定格在水花濺起的那刻,也旨在告訴我們:
她終於能茁壯成長,不會擁有和姥姥、母親相似的悲劇命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