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們,任何時期,陪娃攻略貨源充足
最近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科普資料越來越多,通俗易懂,簡潔生動,讓我們這些非專業人士也能認識到病毒的威力。
那麼,除了科普視頻和繪本,還有什麼更有代入感、更能增加感性認識的途徑,讓孩子主動警惕起來,講衛生,勤洗手呢?
作為一個名副其實(?)的遊戲號主,小游當然要為「DIY親子遊戲」搖旗吶喊——說千遍講玩遍,不如玩一遍。
給娃設計的「可惡的病菌」DIY遊戲分享給你,防疫期間,陪玩、科普、鍛鍊三不誤,趕緊mark。
病菌是如何傳播的
每次看到舒膚佳的電視廣告裡面孩子手上那烏泱泱的細菌時,總覺得很可怕,但看完還是該怎麼玩怎麼玩。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病菌看不見摸不著,很難感受到它的存在。
像這樣,分別用乾淨的手觸摸過、擦過手機鍵盤、骯髒的手觸摸過等等的吐司片作為培養皿,進行菌落對照試驗,確實能看到明顯的效果(相當有震懾力……)。
但是,在這特殊的防疫期間裡,我們還是避免這樣人為地增加麻煩吧。
於是,利用「類比」的手法,讓病菌現身,則穩妥得多。
現身吧,病菌
嬰兒爽身粉、麵粉、DIY閃粉,都是合適的材料。
將這些材料倒在手心,揉搓一下,然後就盡情撒野吧,玩玩具、抱抱爸爸媽媽、地板上玩、爬沙發、按電視遙控器……
於是你就會發現,不一會兒,家裡到處都沾上了「病菌」,包括家人身上。
如果是在人多的地方,還會交叉傳播,後果越發嚴重。
看看這個國外的幼兒園老師是如何通過遊戲演示病菌的傳播的:
一個噴嚏的威力
防疫期間,我們戴口罩就是為了防止飛沫傳播病毒,尤其是避免病患打噴嚏時造成的超大型傳播。
一個噴嚏能打多遠呢?感染10米遠的培養皿不成問題,如果有氣流的幫助,最長可「飛行」40米。但這些數字仍然比不上一次親身的實驗遊戲——
繼續用爽身粉來模擬病菌,放置手心,假裝打噴嚏(注意避免唾沫飛出,僅僅口腔送氣即可,或者可以用氣球打氣筒來代替),效果是這樣的:
更「4D」的玩法是,以按壓裝了水的噴瓶來代替人體打噴嚏,如果感受到水霧噴洒,那麼就相當於「中招了」:
可以看到,可惡的病菌就是這樣藉助人的活動接觸、交叉接觸以及噴嚏等特殊途徑實現傳播的,那麼該如何阻止它呢?
好好洗手
我們來做一個類比實驗,看看洗手液的威力有多大。
首先在盤子裡倒入清水(可加入食用色素),然後撒上一層胡椒粉或者DIY閃粉。
然後用一隻手指戳進去,你會看到粉末都聚集到手指這裡來。
但如果手指事先沾上洗手液呢?哇,「病菌」都退避三舍了!
註:這個實驗是用作「類比」,原本原理是水的表面張力,而非洗手液的殺菌效果。但別忘了,對於大腦里概念庫未盡豐富的孩子來說,類比就是最好的理解方法之一。
許多家長都深知洗手的重要性,但孩子就是莫名抗拒,怎麼辦?
之前我們遊戲群里有個寶媽做了這樣一個可愛的洗手液DIY裝扮,竟然讓娃愛上了洗手,有這個煩惱的親們不妨試試。
來自讀者「我」的創意
邊擠還邊發出小貓吐出洗手液的聲音
光自己洗手還不夠,家裡的「豬朋狗友」們也該趁機搞搞衛生了。
——喜歡玩水是嗎?
——那就讓你玩個夠。
用上各種工具,給家裡的玩具、公仔們來個熱水泡泡浴,一舉兩得,你懂的
。
啊……啊啊啊秋
我們知道,噴嚏是忍不了的,那麼如何教會娃避免打噴嚏時「助力」病菌成功發射呢?下面的「啊秋」小遊戲告訴你。
在紙上畫出一個小人的臉,剪出一雙手,手掌根一端粘在紙張兩旁,手指尖一端粘上一張紙巾。
然後家長喊「啊秋」時,娃必須以最快的速度用小人的「手」將紙巾捂住口鼻,如果慢了,就算輸。家長可以在每次「啊秋」之前給一些「醞釀」的暗示,比如「啊啊啊啊啊啊……啊秋」。
還可以做成紙盤超簡易款。
或是帶彈簧手的紙杯高級版。
同樣是預判指令,快速捂住口鼻的玩法,只不過用摺紙的方式做出彈簧手。
這個遊戲不僅教會孩子打噴嚏的衛生習慣,還能練習觀察力和反應力。
病菌大作戰
大家一般是用超輕粘土來做手工,但由於它的輕質特性,也非常適合用來做成病菌模擬玩具。
粘土隨意捏一團、混色,然後插上扭扭棒(建議將扭扭棒兩頭都插入粘土中,防止玩耍時擦傷),或者棉簽,晾乾後就可以玩「病菌大作戰」了。
玩法很簡單,由家長拋擲粘土玩具,孩子利用羽毛球拍或者其他器具拍打,避開它,如果被「病菌」碰到身體就算輸。
這個遊戲不僅練了動手能力,還能宅家運動起來。
人體肺部DIY模型
我們知道,這次的肺炎主要的症狀就是呼吸道疾病,CT下呈現的是雙肺陰影病灶。那麼人體的肺是如何運作的呢?一個DIY小模型告訴你。
將一個可樂瓶去底,套上剪去底部的氣球,用膠帶牢牢封住接口。
用兩根吸管(模擬氣管)分別連接兩個小的氣球(模擬雙肺),接口封住,再穿過打孔的瓶蓋。
如果沒有打孔的工具,也可以將「氣管和雙肺」放進瓶子裡,然後用熱熔膠封住瓶口,或者用一團粘土來密封。
這樣就創造了一個可運作的肺部模型。
當我們把底下的氣球(模擬橫膈膜)往下扯時,瓶內空間增大,大氣空氣通過上面的兩根吸管進入瓶內,兩個小氣球體積增大。
這就模擬了人體的一次呼吸,有趣吧?快動手試試吧。
還可以在瓶子上貼一個人形,更具真實感。
而肺部生病的人,就像底部氣球失去彈性的模型,無法維持人體正常的呼吸,人就會得不到供氧,非常難受。
對DIY步驟有疑問的親們,可以點開下面的視頻教程看看——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給大家的「可惡的病菌」主題遊戲,希望能帶給孩子真切的體會。
如果對病菌、微生物有興趣的親們,推薦看看這本繪本——
《微生物的秘密戰爭》,以軍隊作戰為喻,講述了微生物的運行機制,畫風比較特別,值得一看。
想獲取更多的親子遊戲,請關注我們公眾號,點擊底部菜單【春節陪娃】和【搜遊戲-遊戲目錄】
如果你覺得我們的分享不錯的,不妨轉發給朋友,或者點個"贊「,讓更多家長看到~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