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
如何發展農村電商物流?
實踐者
湖南省安化縣供銷合作社
湖南省安化縣供銷合作社全面貫徹落實中發〔2015〕11號文件和省、市、縣相關文件精神,積極推進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把發展農村電商作為強化為農服務和打造惠農供銷的主要抓手,探索農村電商物流新模式,助力安化農產品商品化,促進農民增產增收和脫貧致富。
主要做法
近幾年來,安化縣社立足農村實情,找准電商服務切入點,主動與村「兩委」和30多家鄉級超市負責人及經濟能人、種養大戶進行座談,摸准了農民買難、賣難及服務不便的痛點,全力以赴發展農村電商。該縣社通過打造惠農服務體系,與本地種植養殖大戶、專業合作社、農產品加工企業建立緊密合作關係,形成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雙向互通的物流體系,有20%-25%村民通過網上購物和銷售農特產品。
安化廣聚供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累計投資2800多萬元,建成了8000平方米的縣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完成了23個鄉鎮惠農(電商)服務中心、433個村級綜合服務社建設,農村快遞物流雙向流通實現城鄉同增長。
一是提供快遞配送服務,為村民在網上購買生產生活物品。
二是提供上門攬貨快遞服務,將村民家裡的農產品銷售進城。
三是確保快遞物流安全通暢,建設好23個鄉鎮配送中心站和34個村級物流快遞配送點,購置各類配送車輛19台,招募縣鄉村三級配送員96人,對每配送一件物流包裹補貼0.5元。今年來,公司已對110餘萬件物流配送包裹實施補貼55.6萬元,實現了快遞物流「零」投訴。
四是黨建帶動社建,配合縣委組織部新建了72個村級電商服務站點。按照黨建、村建、社建「三建結合」的思路,通過與鄉鎮黨委、政府,村「兩委」合作共建,在鄉鎮組建惠民供銷綜合服務中心,在村組建惠民供銷綜合服務社,由村干兼任綜合服務社負責人,打造集農產品上行、工業品下鄉、便民服務為一體的基層綜合服務陣地。
五是強化農資經營功能,對接農資經營企業和農業社會化服務企業,依託惠農服務中心平台,開展農資供應服務,今年1至9月完成農資配送280餘噸,金額42萬元。為農民提供送肥上門和土地託管、測土配方、統防統治、共享農機等服務。
存在問題
農村電商物流基礎設施不完善,技術水平低,耗資巨大。
公司現有分揀線1條、配送車輛不足20台、物流配送從業人員39人,由於農民居住地和貨源都相對分散、運輸線路長,加上農村道路等級低,車輛配置滯後,大部分包裹分揀全憑手工操作。公司在物流配送方面開支高達155.2萬元,沉重的經濟包袱給打通農村物流配送「最後一公里」帶來了極大的壓力。
農村電商物流網點少,配送難度大,成本過高。
由於農民居住分散,各收貨點距離較遠,通常情況下物流配送員在商品配送上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目前全縣物流公司中,除了廣聚電商和中國郵政能提供商品配送至自然村服務,其他物流公司只提供縣或者鄉鎮一級的配送服務。因此,諸如農民和消費者通過其他物流企業收發的商品很大程度上難以服務到千家萬戶,大大挫傷農村居民進行網上交易的積極性,影響農村電商的健康發展。
農村其他物流快遞企業多,市場不規範。
安化全縣現有29家快遞物流企業,從業人員多達3000人,因為沒有規範的物流產業園區,加上管理缺失,經常發生擾民糾紛。在配送中,多家物流公司每次要向消費者收取「取件費」或「保管費」,導致舉報投訴事件接連不斷,亂象叢生。
農村電商物流信息化水平低,無法實現對物流的全程跟蹤。
目前安化縣部分村級綜合服務社運行時轉時停,加上構建信息系統的基礎設施缺乏,網絡信號也不穩定,物流信息化水平不高,導致商品經第三方物流配送後,商家和消費者無法通過網絡及時獲得物流信息,無法實現對貨物的監控,導致送貨延遲、貨物丟失、損壞等現象時有發生。
農村電商物流專業化人才匱乏,其服務能力難以與配送要求相適應。
在現階段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信息化水平低的情況下,與城市相比在農村從事電商物流配送工作更加辛苦、工資也更低,導致農村電商物流很難吸引或留住物流專業人才。
對安化農村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建議
加大對農村電子商務特別是農村電商體系、倉儲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的政策支持力度。
堅持市場主導、政府扶持、企業為主的原則,統籌推進農村電子商務建設,建議各級黨委政府以獎代補、貸款貼息、稅費減免等支持方式,以財政資金帶動社會資本共同參與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加大投入的力度,完善農村電商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在物流配送過程中,包裝、分揀、流通加工、倉儲、冷藏運輸、裝卸搬運、信息處理等每一項物流功能的具體實現,都有賴於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和物流技術的投入。公司計劃在兩年內投資1500萬元,建成1個10000平方米的縣級物流配送中心和平口、梅城2個各1000平方米的物流分撥分倉。需縣人民政府在縣級物流規劃建設用地和財政預算方面給予支持。
充分整合優勢資源,全力打造農村電商綜合服務體系。
進一步整合商務、經信、郵政、人社、供銷等部門在政策項目、平台網點、物流配送、人才培訓等方面的優勢資源,進一步完善縣級電商運營服務中心服務功能,加快鄉鎮電商服務中心和村居(社區)電商服務站點建設,構建覆蓋縣、鄉、村的三級電子商務運營服務網絡體系和惠農供銷平台,實現平台功能對接和數據對接。整合物流資源,形成農村電商物流共同配送模式。公司為了破解物流市場競爭同質化瓶頸,解決單獨開闢農村物流系統成本高、業務量小、各家「吃不飽」的問題,計劃花1-2年時間,將「四通一達」、郵政、供銷等物流企業資源進行有效整合。需縣人民政府牽頭組織召集商務、發改、交通、國土、工信、供銷、財政、質監等部門及縣內物流企業進行商討和研究,儘快形成新的合力。
加快推進特色產業與農村電商融合發展。
鼓勵和支持鄉鎮大力發展茶葉、水果、中藥材、蜂蜜等農業特色產業,依託農業龍頭企業、電商企業加快培育公共品牌,形成「一鄉一品牌、一村一特色」的模式,培育和打造除安化黑茶以外的5款暢銷農產品。不斷拓展農村電商農產品上行渠道,擴大安化優質特色農產品的行業和社會影響,黨委、政府在農產品品牌打造、稅費減免、車輛燃油及財政補貼、相關手續辦理等方面予以重點傾斜,全縣上下共同發力,全面打通農村電商物流配送「最後一公里」。
加強農村電商人才培養。
加快農村電子商務政策引導和職業技能培訓,培養電子商務與物流技術的綜合型人才,以大學生村官、返鄉青年、農村能人等有潛力、能經營的創業群體為重點,積極培育一批農村電子商務創業帶頭人,帶動農民從事電子商務創業和就業,公司計劃每年集中培訓2000-3000人。需縣人民政府在人才在引進中,重點引進1-2名現代物流產業建設的領軍型人物和一定數量高學歷人才。建議在安化職業中專開設現代物流產業管理及電子商務營銷專業,為安化現代物流產業的發展培訓專業人才。
來源/ 湖南省益陽市供銷合作社
本期編輯/楊舒婷
監製/張帆 陸璐
合作電話:010-63702668
投稿郵箱:gxwtg@126.com
2020年征訂開始啦!
歡迎訂閱《中華合作時報》,
供銷合作社自己的媒體,
不一樣的深度、不一樣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