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原油進口國,為何原油價格下跌,國內石油企業卻還是虧損?

2020-10-10     笑語千年

原標題:我國是原油進口國,為何原油價格下跌,國內石油企業卻還是虧損?

受世界經濟大環境影響,近年來國際原油價格出現了巨幅的波動,這直接導致了我國成品油價格的頻繁調整。而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對石油資源的需求很大,油價波動會引起中國石油的投資收窄、成本擠壓、利潤大幅度下降、業績持續下跌。

造成這種下跌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國內石油定價機制不完善、成本費用居高不下、產業布局不夠合理、煉化板塊盈利能力差、研發投入不足等等。這就造成國際原油價格下跌時,我國的石油企業非但不掙錢,反而很害怕的情況發生。

一、

石油被稱為「工業血液」和「黑色金子」,是一種重要戰略資源,對國家的政治安全與經濟發展具有較大的影響。近年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生產力水平逐漸提高,對石油資源的需求不斷加大,生產生活、科技發展、國防安全等眾多方面,都需要大量的石油資源。這幾年,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為67.4%,是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費國。

近年來,國際石油價格一直處於大幅度波動的狀態。2012年至2014年的國際油價基本在每桶80-100美元之間波動,之後便一直下降,2016年出現了40美元一桶的最低價格。2017年末,原油價格逐漸提升,在2018年5月上漲到每桶71.28元。到了2019年,由於原油價格又出現了下降,價格基本維持在每桶50.51美元。

國際原油價格不穩定,對我國經濟會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我們以中石油為例,分析中國石油企業在國際石油價格波動下,受到了什麼樣的影響與衝擊,以至於年年虧損?。

數據顯示,2015年中石油實現凈利潤424億元,比2014年下降了64.41億元。2016年,中石油實現凈利潤為294億元,比2015年又下降了30.5%。

但是,到了2018年,國際原油價格有所上漲,可是為什麼不管國際原油價格是漲是跌,中國的石油企業都是虧損呢?因為當石油價格上漲到一定的水平時,便會由於價格過高而影響到對石油的需求,進而會對石油企業的盈利能力帶來負面影響。而國際油價下跌,又對石油企業盈利空間帶來影響,因此便會出現財務績效大幅度下滑的情況。

二、

對於以原油為原料的企業來說,原油價格的波動會對企業的生產造成影響,這點可以理解。

當原油價格上漲,它的銷售成本便會增加。國際原油價格對煉油行業生產成本的影響,表現在原油直接成本和原油加工成本的上漲,以及原油採購費用上升。國際原油價格的上漲,對上游油氣開採企業發展非常有利,但對於下游石化企業來說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因為油價上漲,無形中會導致需求量減少,這會影響石油行業的整體發展]。

參照中石油企業最近幾年的經營狀況,比較中石油與英國石油殼牌公司的盈利情況,可以看到兩家企業的差距。中石油企業銷售率相對較高,如果原油價格不變,那麼國內油價便會波動極小。

油價低迷時,歐美石油企業業績受影響,收入大幅度下降,但是他們能以裁員等方式進行降低成本費用的支出,而這是中石油無法做到的。

因為石油自身的特殊性,當國際油價上漲時,獲利最大的是以勘探開採為主的油氣企業,但是對於煉化為主的中石油等油氣企業來說,其銷售量在國際油價上漲時會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並不能大幅漲價。2008年國際原油價格飄升至147.27美元/桶時,我國油價6.3元/升;2019年,原油價格為62.76美元/桶,我國成品油價格也基本在6元/升左右,波動不大,這雖然是我們的國情所決定的,但國際原油價格的下跌致使我國石油企業在生產和銷售環節的成本有所增加,卻也是事實。

三、

現階段世界石油市場己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健全的現貨與期貨市場結構。每年的全球石油現貨交易量在20億噸左右,僅占總交易量的15.3%。

當國際原油價格下降時,部分產油國為了彌補財政虧空,會加大石油開採量,出現價格越跌,原油產量越高的反常情況。這些產油國通過加大石油產量的方式,來搶奪更多的市場份額。

中石油的核心利潤是勘探與開採業務,在油價大幅度下跌的背景下,公司的盈利能力也會受到較大的影響。

國內原油價格已經實現了與國際原油價格的接軌,價格會隨著國際原油價格的上漲而提升。但受國內成品油計劃定價機制的影響, 儘管國內原油價格已經實現了與國際原油價格的聯動,國內成品油與國際油價卻存在倒掛現象,這種倒掛現象還挺嚴重。

成品油是鐵路貨運、 民航客運 、 公路運輸等領域的基礎性運輸原料,其價格的高低、 平穩性等因素直接決定著這些領域的持續、 穩定發展,所以中國的石油企業無權自行根據國際市場的油價來調整價格,必須接受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的宏觀調控。

中石油還有個核心任務是勘探。中石油的勘探費用,也受原油價格的波動影響。在國際原油價格高漲時,中石油加大原油勘探和開發力度;原油價格下跌時,中石油則會適當減少勘探工作,壓縮勘探成本,確保整體效益。

隨著國際油價的上漲,中石油也加大了對國內各大油氣田的勘探項目投資,以及海外的油氣開發的投資。中石化2018年資本性支同比增長21.6%,這也是一項大的、必要的開支。隨著原油價格的下滑,這部分投資還必須加大,所以壓縮了利潤空間。

我國目前正處在經濟快速發展時期,對石油的需求穩步增長,石油消費已占全球第二位。為了降低油價波動對經濟的影響,我們應該加快國家石油儲備體系建設,防止突發事件對進口石油供應量的減少或中斷對國民經濟發展的影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CAUEnUBd8y1i3sJaGG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