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2月下旬達到峰值!疫情期間,出現這些不適千萬別硬抗

2020-02-12     廣東衛視健康有道


昨日刷到兩則好消息:全國疫情連續7天呈下降趨勢!

二是鍾南山院士預測全國疫情2月中下旬達到峰值,雖然疫情拐點暫時無法預測,但根據目前趨勢以及不斷完善的防控力度,我們很快能打贏這場疫情攻堅戰!

防疫期間除了通勤、返工或必須出門,基本都是宅家防護。

但消毒這件事,除了保持手部清潔,隨身小物件也要注意,否則會影響預防感染的效果哦。

雖說要少出門,遠離醫院等高風險場所,若真出現這些身體不適,還是建議做好防護情況下就近就醫。

隨身小物件,消毒更安心

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勤消毒是抗疫的常規操作:用消毒產品認真擦拭門把、地板、桌椅,但往往會忽略跟著我們出行的隨身小物件。

常注意消毒鑰匙、手機等電子產品、滑鼠、鍵盤、手提包以及購物袋,降低風險更安心。

通勤路上儘量少玩手機等電子產品,外出回來或使用後用酒精棉片擦拭螢幕和保護殼,少將手機與錢幣、鑰匙等放一起,避免相互污染。

電子產品的鍵盤和滑鼠常與手部接觸,一定要定期消毒,減少細菌、病毒匿藏。

出門必備的鑰匙,如果不注重消毒,容易變成細菌和病毒滋生繁衍的寶地。將消毒鑰匙與勤洗手關聯一起,才能徹底保持手部清潔。

外出回來可用酒精噴洒購物袋錶面,酒精噴洒鞋底,然後晾至通風處,不建議穿進屋內或是廚房。

使用酒精請注意

醫用酒精消毒是化學消毒法,使用時不要大面積噴洒成人與嬰兒身上,防止過敏;在使用和存放時要遠離熱源、火源,以免發生意外。

避免與84消毒液混合使用,會影響NaClO的電解平衡,削弱消毒效果。

生病了,這些情況別生扛

前段時間硬核主任張文宏的「把病毒悶死」金句走進大眾視野,堅定了大眾沒事不出門的信念,甚至出現身體不適都靠生扛。

無論宅家還是復工都要做好防疫,但出現這些問題千萬別生扛,儘快就醫是唯一選擇!

  • 傷處畸形的嚴重外傷

如果傷處出現大出血,畸形或嚴重腫痛,甚至出現功能障礙,一定要及時到醫院急診處進行相應處理。

若外傷無畸形,無嚴重的功能障,可自行止血,可先在家進行簡單包紮處理、觀察,情況好轉可不必急著去醫院處理。

  • 嚴重腹痛

腹痛的原因有很多,分腹部疾病或炎症引起的腹痛。

如果存在持續時間長、發作疼痛、需要特殊體位才能緩解的嚴重腹痛時,需要及時就診,莫拖延莫硬扛。

若腹痛一陣陣,疼一陣後會自行緩解,或同時伴有嘔吐、腹瀉等症狀,此時喝水、喝粥,可居家觀察再決定就診。

  • 心臟病症或腦卒中

特殊的防疫時期,若出現心臟病症或突發頭暈頭痛、肢體活動障礙等急性腦血管病症時,請不要拖延,儘量就近就診,爭取最佳救治時間。

畢竟急性腦缺血的靜脈溶栓時間窗為3小時,急性心梗行心臟造影和支架的時間窗是6小時,錯過時間窗將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此外,如有消化道出血,嚴重過敏等急性病症,做好充分的個人防護後務必前往醫院就診,避免增加交叉感染風險。

這場人民戰疫勝利在望,防範的同時要注意合理膳食,足量喝水,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增強機體免疫力和抵抗力,減少基礎疾病。

復工時適時調整我們的情緒,正視負面情緒,以及管理不良情緒狀態,做好復工防疫,下班儘量不逗留辦公區域,早點回家~

別忘了保持一米的社交距離和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距離不一定產生美,但能給帶來我們足夠的安全感~

轉載請聯繫我們授權

部分圖片來源:百度圖庫

如有侵權,請告訴我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omcOnABjYh_GJGVpJ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