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電視專家雷蒙·威廉士說過:
「電視通過改變人們對現實世界的認識,進而起到改變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關係的作用。」
電視節目具有直觀易懂的特點,決定了它對受眾文化要求不高,甚至可以說對受眾文化沒有要求,它直觀的圖像和具體的聲音,讓受眾的參與感也強,且記憶深刻不易遺忘,所以電視具備了其他媒介難以企及的勸誘與施教這種獨特又神奇的效果。不僅吸引了大人的眼球,對沒有任何人生閱歷的孩子更是充滿了新鮮和神秘感。
也正因為這個原因, 家長們都很害怕電視把孩子帶偏了,所以想方設法的阻止孩子看電視,害怕孩子看電視。
但其實電視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恐怖,它只是一種我們認識世界的媒介或工具,只要利用好這個工具,不僅沒有害處,還對孩子好處多多。
電視給孩子帶來的好處
美國權威教育專家埃德溫·凱斯特就說過:
「如果你知道如何利用它,電視會成為一種無價的教育手段。」
美國的堪薩斯大學心理學教授艾列塞·休斯頓一直專注於研究兒童智力發展及開發的課題,他曾經做個一個關於「孩子看電視是否影響學習」的研究。
經過他的研究發現:平均每周看電視10小時的學生,成績大部分都很優秀;而看電視時間比較少或看電視時間超過10小時的學生,他們的成績普遍都很普通,甚至還很糟糕。
1、電視能提升孩子的生活和勞動技能
電視對兒童的日常生活影響非常大,對於幼小的孩子來說,模仿是他們融入這個社會的第一步。從吃飯、穿衣到說話、表情以及動作、生活習慣,他們無不是從模仿開始。
父母雖然是他們的第一模仿對象,但父母的知識、精力有限,孩子的關注點始終在父母身上,也容易產生模仿疲勞。而集畫面、聲音、文字為一體的電視,無疑是孩子模仿的最佳輔助工具,只要利用得當,孩子可以在電視上學到很多生活和勞動技能,比如做遊戲、學舞蹈、做手工、生活常識等。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女兒就特別迷戀電視里的手工節目,買了材料,然後帶著妹妹一起跟著電視學著做,做好以後就拿到學校去 「顯擺」,收穫了一大批徒弟、粉絲,也在自信的路上越走越遠。
女兒做的花束
感謝電視,是它彌補了我這個「手殘黨」媽媽的不足。
2、電視能開拓孩子視野
電視上有豐富的知識,不僅能增長孩子的見識,也能開拓視野,而這些就算是知識淵博的老師或家長也不具備的。因為家長和老師術業有專攻,只會擅長某個領域,但電視節目各種各樣,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還囊括了人情、世俗以及各行各業的知識。
世界很大,事物很多,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也有精力去看、去體會的。電視就是我們的窗戶,是它向我們展示了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
去年暑假,我帶著我女兒每天在家看一集《地球的脈動》,那些讓人震撼的美景、自然界的神奇,蘊含著豐富的知識,讓女兒了解到除了現住的城市和老家的鄉村外,原來地球上還有那麼多神奇的所在。
幾十萬隻鳥同時遷徙的壯觀場面,動物們為了生存和求偶各出的奇招都讓她讚嘆不已,雖然這些知識她也許很快就會遺忘,但大自然留在她心中的美感,動物們為了生存比我們人類還拼的精神,卻永遠印在了她心中,而且也燃起了她對自然科學的熱愛,增強了環境保護的意識。
3、電視能提高孩子的交際水平
任何交際都需要話題來傳達,對於孩子本來就比較單薄的人生來說,對電視節目的討論絕對是個重要的交際話題。如果班上的孩子湊在一起討論某部動畫片,而你的孩子卻什麼都不知道,很容易受到同學的冷落,也會讓孩子的自信心大受打擊。
早幾天,女兒去上美術課,一回來就和我提出要看動畫片《非人哉》,因為最近她們動漫課的主題是畫那裡面的角色,同班的那些孩子都看過這個電視。休息的時候,他們湊在一起討論誰最可愛,誰最搞笑,最愛熱鬧的女兒竟然一句話都插不上,備受冷落。
4、電視有促於孩子培養良好的道德觀念
電視媒體對孩子的道德規範也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對責任感、公德心等親社會行為也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曾經電視上有一個公益廣告,大意是提醒人們在公眾場合不要大聲喧譁;在館內參觀時,提醒人們禁止拍照的地方不能拍照;在外面看到垃圾就隨手撿起來丟進去垃圾桶。
然後有次和女兒外出時,她看到落在垃圾桶外面的空礦泉水瓶,很自然地就彎腰撿了重新丟進垃圾桶。在公共場合里,她還總教育妹妹不能太吵鬧,要保持安靜。我問她從哪裡學來的,她說電視里都是這麼說的啊。
5、電視能促進孩子的閱讀
女兒上三年級的時候,我覺得是時候增加一些,文字多一些的書給她看了,可是她一看到那麼多文字的書就說看不下去了,還是喜歡字大字少帶圖片的故事書。
為了改變她的想法,我想了很多辦法,比如給她講了前半部,吸引她去看下半部,這個辦法倒是行,只是無奈她只看完這一本,下一本文字多的書照樣不想自己看。
我只好先找動畫片《西遊記》給她看,然後再推薦簡版的《西遊記》給她,雖然那是簡版的書,但其實也有十多萬字。如果沒有電視情節事先的鋪墊,她根本無法堅持看完。這招多使用了幾次後,她慢慢地就不再排斥長篇小說了。
女兒心中的西遊記
6、電視也能開發孩子的想像力
有句話叫:「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我覺得對於知識貧乏、社會認知不足的孩子,若沒有電視這個媒介,她真的想不到世界上還會有這麼多神奇又有趣的東西,當她通過電視了解後,很有可能就刺激了她的靈感,觸發了她再創造的能力。
早兩年女兒一直很愛看《葉羅麗精靈夢》這部動畫片,裡面美麗的仙子和華麗的衣服吸引了她的目光,她看了電視後,萌發了自己要設計衣服的想法,於是那時才剛7歲的她馬上就著手畫了很多服裝設計圖稿。
女兒7歲時的設計圖稿
當時她不太會用針線,所以做布裙的想法沒有實現。但她把我買在家裡的皺紋紙,雙面膠通通拿來做了紙質裙子,然後哄著妹妹換上,在家裡上演了好幾次時裝秀。
現在,我給她買了一個人形模特,她自己也正在學著如何使用縫紉機,還把家裡的舊裙子拿出來拆掉,準備給她自己先試著製作一條裙子。
有一個語文老師曾經也和我聊過電視的問題,她說為什麼那麼多人對電視存在誤解呢?
我覺得電視是個好東西,它能幫助我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把課文中抽象化的東西化為具體,而且還能給孩子提供寫作素材呢。
有時課文比較枯燥單調,或者離我們現實比較遠的時候,比如是文言文、鄉愁這類的課文,孩子在現實生活中沒有經歷過,我有一種你講再多他們也似懂非懂的無力感。
直到有一次,我試著適時地插入一些電視中常播的廣告和古裝劇,學生們不僅立馬精神抖擻,還一下就理解了文中的意思,是電視拉近了我們的時空距離。
而且現在的孩子,大多數是學校、家裡、興趣班三點一線,生活缺乏亮點,寫作素材就少的可憐,有時被逼無奈的我,只好找一些和作文相關的電視節目提前播放給孩子,讓他們找點靈感和素材。
人們對電視存在的誤解
當然,很多人肯定會跳出來說,電視也會帶來很多壞處,比如讓孩子的眼睛近視,思維變笨,孩子還會模仿一些電視里不良的做法,甚至長期看電視會導致孩子交際能力下降,身體變差,受購物電視影響養成不良的消費習慣等。
眼睛近視:眼睛近視的主因是遺傳和用眼不健康,次因是睡眠、飲食、運動等。遺傳我們沒辦法控制,但後面這些都是我們可控的因素。我們最應該注意的就是用眼健康問題,如果這個良好的習慣沒有養成,比如眼睛沒有和參照物保持足夠距離,沒有中途休息等,就算你不看電視,讀書寫字照樣會損害眼睛。
模仿電視上的不良行為:很多家長說,我的孩子就是因為看了電視上打人的情節,就變得開始愛打人了。我只想說,孩子不是溫室里的花朵,如果他本身沒有被教養得有分辨是非的觀念,就算不跟電視學壞,也在會現實中學壞。
思維變笨:雖然有些專家說看電視會阻礙孩子的語言發展,因為電視是單方面輸出,沒有場景交流;電視讓孩子被動的接受電視的信息,缺乏思考能力和探索精神;電視讓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容易造成學習困難等。但我查了很多資料,沒發現專家對以上說法拿出具體的數據來佐證。
但倫敦大學(University of London)的教育學院博士愛麗絲·蘇利文(Dr Alice Sullivan)卻拿實驗向我們證明,一天看電視2小時或以上的孩子,在腦力發展上足足比其他孩子領先3個月。她還表示,這項關於電視的研究結論確實是出人意料,其實看電視對孩子的教育意義一直被低估,看電視不應被認為是分心傷腦。
文學專家蘇·帕爾默(Sue Palmer)則說:
「如果年輕人的生活里少了電視,他們就很難成為全面的人。
其實我覺得電視只是我們生活中用於學習娛樂的一個工具,工具本身沒有對錯之分,我們不能因為自己孩子最近看電視太多,導致學習、生活出現了問題,就簡單粗暴地把板子打在電視身上,就不讓孩子看電視。這和我們因噎廢食的性質其實是一個道理。
事實上,只要我們把握好使用電視這個工具的度,電視就只會給孩子帶來有利的影響。
如何避免電視給孩子造成壞的影響
1、為孩子挑選優質的電視節目
每個父母為了孩子的身體健康,精心安排著孩子的飲食,摒棄垃圾食物,挑選更健康的蔬菜、水果、肉類、堅果。
挑選正確的電視節目,我覺得也是同樣的道理,健康的食物能保證孩子健康的身體以及長大的需求,優質的電視節目則能保證孩子健康的心理以及對視野、眼界的需求。
每天簡單粗暴的把孩子丟在電視面前,就猶如給孩子天天吃外賣一樣,如果我們因此而怪罪電視,那孩子吃壞的腸胃也是不是應該找外賣店家算帳了?
所以,說句父母們不愛聽的話,孩子看電視沒錯,大人不也有看電視的需求嗎?孩子因看電視而學壞,不是電視的錯,而是作為父母沒有稱職地給孩子挑選優質的電視節目。
那麼父母如何快速的找出適合孩子看的電視節目呢?
我一般是去網上搜「適合孩子看的電視或電影」,然後根據別人的推薦去看節目簡介,如果覺得對孩子有益,就在周末、假期陪著孩子一起看。
孩子自己在朋友圈中發現有特別好看的電視節目,她們要求看時,我一般會陪著她們看一兩集,如果沒有特別不好的地方,我就不反對。如果我覺得那個電視不是特別符合孩子看,也不明著反對,只會提出讓她們更感興趣的事來分散注意力。
2、規範孩子看電視的行為和時間
任何好的東西,一旦過了頭,都會變得不美好。比如好吃的東西吃的太多了會撐著,好玩的東西玩多了容易累一樣。
所以孩子看電視,我們也要立規矩、講紀律,因為一個人的精力有限,總是沉迷電視,其他活動勢必受影響。
我們看電視的目的不是要影響我們的學習和生活,而是要幫助我們的學習和生活。
所以,我們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和日常學習情況來規範孩子看電視的行為。比如兩歲前的孩子不看電視;2歲到6歲的孩子每天控制好看電視時間,每次中間必須休息一下,讓眼睛得到放鬆;正式上學的孩子得保證不影響正常生活和學習的情況下看;看電視時要與電視保持適當的距離;不能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等。
當然孩子不會那麼容易妥協這些規矩,那平時我們在飲食上、學習上、習慣上怎麼和孩子鬥智斗勇的,在這方面也同樣適用。
可以引導,可以轉移注意力,也可以耍點小心機,但有兩個原則,第一,孩子的事宜「疏」不宜「堵」,第二,我們的底線不能妥協。
舉個例子吧,我平時很少自己看電視,有段時間也迷上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兩個女兒跟著我看了兩集後也迷上了,可是那是成人的電視,情愛鏡頭太多,不宜小孩子看。
但她們吵著要看,我沒有直接反對,有時說這麼好的天氣,窩在家裡看電視多浪費,我們去哪裡玩吧。有時說,你們想知道電視里這些神仙是怎麼在天上飛來飛去的嗎?然後就找一些如何拍古裝劇的幕後給她們看,讓她們明白任何行業都不容易。
這樣多幾次插諢打科後,她們對那部劇的興趣也基本沒有了,於是在我的引導下,又看上了其他電視節目。
結束語
電子產品已經是這個時代的潮流和標誌,電視做為其中最重要的一員,父母已經無法阻止孩子去接觸它們,也沒必要去阻止,否則孩子必落後於世界。
我們父母要做的就是在孩子還沒有分辨能力之前幫他挑選合適的電視節目,規範好他看電視的行為和時間,讓電視這件工具,給我們的孩子帶來利益最大化。
也別擔心孩子會對電視「上癮」,我總是相信,對於任何一個正常的孩子來說,有溫度的「父母」總是比冰冷的「電視」更能吸引他們,如果不是,那就是我們父母的愛心和溫度還不夠。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請關注@育兒有故事,將為您分享更多實用有效的育兒經驗、育兒知識,助力孩子全面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