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家房企破產,專家稱還將減少三分之二,以後房子會更便宜嗎?

2019-07-27     陸水新知

在以前,我們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而現在,我們是「房價物價黃金價,價價關心」。

其中最牽動人心的自然是房價,準備買房的人在觀望一個「抄底」的時機,想要賣房的人也在等待一個「好價位」,已經買房的人則希望這個「大件」買得值,關注房價的人不在少數。

在過去的二十年里,房地產一直都是一個熱門行業,在不少人看來,它比實業來錢快,又比炒股風險低,因此不少企業家都一頭扎進房地產,賺得盆滿缽滿。

然而今年以來,不到7個月的時間裡就有274家房企破產,雖然大多都是三四線城市的中小企業,卻也有位列全國500強的上市房企銀億集團。

不僅如此,據重慶前市長、被稱為「中國最懂經濟的市長」的黃奇帆預測,在未來的十幾年裡,房企將經歷一個「大幅度減量萎縮的過程」,9.7萬房地產開發商至少會減少三分之二,也就是6萬多家。

在他看來,在市場規模縮小、部分城市房地產業務衰退的大環境下,超大型房產商會減少子、孫公司數量,也不乏房企轉行,再加上房企的收購兼并、空殼公司在工商年檢時被註銷,最終剩下的不超過3萬家。

房企紛紛破產、轉行,是否意味著樓市已經無利可圖,房子會越來越便宜呢?

對此,黃奇帆也作出了預測。他表示,中國不存在土地價格大幅下跌的可能性,房價也不會大幅下跌,沒有這個經濟基礎,但也不會像過去一樣五年翻一番、十年翻兩三番。

這是就整體而言,隨著城市化的發展,依然會有熱點地區出現,房價也有可能上漲,黃奇帆就指出了3個地方。

1、中心城市。除了省會城市,同等級別區域性的中心城市也包括在內,比如山東的青島、廣東的深圳等。

2、大都市圈。即超級大城市輻射形成的城市圈,圈內的中小城市也有可能成為熱點。

3、城市群。以城市群中的大中城市為主。

黃奇帆總結,未來十幾年房價趨於穩定,不會大漲大跌,平均增長率不會高於GDP增長率。

這也正是房地產宏觀調控的目標。今年以來,在「房住不炒」的主基調和「一城一策」的長效調控機制下,樓市已經經歷了251次調控,加上對房企融資渠道的收緊,樓市正在朝著「穩定」的目標前進。

由此看來,雖然馬雲預測的到2025年「房價如蔥」很難實現,2020年「高位解體」的可能性也不大,但任志強所說的「持續上漲」也未必準確。

李嘉誠的觀點則十分中肯:炒樓是不行的,買房自住是應該的。即便現在買貴了,過幾年也會發現並沒有買錯,因為考慮到通貨膨脹的因素。

​無論這些預測是否準確,可以肯定的是,「房住不炒」正在一步步落實,抬高房價的開發商和炒房客日子將會越來越難過,如果不趁早「收手」,恐怕會得不償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NnEN2wB8g2yegNDTlyK.html